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9118发布日期:2024-03-18 17:0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龙头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自行车为了美观及安全的缘故,于车身设有与车身内部的腔体相通的入口与出口,使变速器或后煞车的管线能通过穿置于出口、入口之间的方式隐藏于车身内,达到美观以及避免管线过于凸出车身而被异物勾到造成危险的情况发生。

2、虽然上述现有的自行车已有隐藏管线的设计,但自行车的龙头握把由于在使用者骑乘自行车时,会反复承受使用者手部施加的压力,加以若仅于把手设置供管线穿入、穿出的穿孔,而没有强化该处的强度,就会使穿孔周边的强度降低,在使用者骑乘自行车时容易被折弯。这使得龙头握把不能单纯应用自行车身的穿孔的设计,将原本外露于龙头握把的管线隐藏于龙头握把的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龙头把手装置,于竖管的本体与束环框分别设置相对的孔道,再于夹合在竖管本体与束环框之间的把手部分形成连通前后相对孔道的穿线途径,达到将管线隐藏于竖管中不外露,以及把手具有穿线途径处的两侧受竖管夹固,因此能提升把手的强度,避免把手承受外力时容易损坏。

2、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包括一竖管以及一结合于该竖管的把手;该竖管沿一第一轴向延伸,该第一轴向相反方向的两端定义为远端与近端。

3、该竖管包括一竖管本体与一束环框;该竖管本体的近端具有一套接部,该竖管本体的远端具有一承靠座,该竖管本体内具有一穿线腔,该穿线腔面向该承靠座处具有一入口,该穿线腔于该竖管本体接邻该套接部处具有一出口;该承靠座于其垂直于该第一轴向的相反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束环部,该入口形成于两个第一束环部之间;该束环框可拆卸的结合于该承靠座,该束环框于其垂直于该第一轴向的相反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二束环部,两个第二束环部沿该第一轴向与两个第一束环部相对,该束环框于两个第二束环部之间的部分具有一开口。

4、该把手夹合于该承靠座与该束环框之间,该把手受两个第一束环部与两个第二束环部包夹固定的外表面定义为二夹靠面,该把手位于两个夹靠面之间的部分具有至少一穿线途径,各该穿线途径连通于该开口与该入口之间。

5、本申请使用时,将竖管的套接部结合于自行车前叉的立管,并于把手安装有煞车把手或变速器把手。本申请的功效在于,能将连接煞车把手或变速器把手的管线穿过开口、各穿线途径、穿线腔及其出口的方式,将该些管线隐藏于该竖管中,达到隐藏龙头的走线更为美观,以及减少龙头周围凸出物更加安全的效果。此外,由于把手具有穿线途径处的两侧受到了二第一束环部与二第二束环部紧束,能固定把手具有穿线途径的部分使此处不易受弯折,提升把手具有穿线途径处的强度,避免把手因设置穿线途径而使把手的强度降低时,于把手承受外力时容易损坏的情况发生。

6、有关本申请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包括一竖管以及一结合于该竖管的把手;该竖管沿一第一轴向延伸,该第一轴向相反方向的两端定义为远端与近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具有一套接孔,该套接孔沿一第二轴向延伸,该第二轴向相反方向的两侧定义为第一侧与第二侧;该入口的第二侧边缘接邻该把手位于两个夹靠面之间的外表面,该入口的第一侧边缘与该把手位于两个夹靠面之间的外表面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两个第二束环部与第一侧之间连接一连接部,于该连接部的内侧具有一沟部,该沟部的远端与该开口相通,该沟部的近端则与该穿线腔的该入口的第一侧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具有一套接孔,该套接孔沿一第二轴向延伸,该第二轴向相反方向的两侧定义为第一侧与第二侧;该把手具有一个穿线途径,该穿线途径于该把手位于两个夹靠面之间的第二侧形成一第二凹沟,该第二凹沟连通于该开口与该入口的第二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具有另一个穿线途径,该另一个穿线途径于该把手位于两个夹靠面之间的第一侧形成一第一凹沟,该第一凹沟连通于该开口与该入口的第一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把手沿一第三轴向延伸,该第一凹沟沿该第三轴向的宽度小于两个夹靠面之间沿该第三轴向的宽度,该第二凹沟沿该第三轴向的宽度小于两个夹靠面之间沿该第三轴向的宽度;该第一凹沟与该第二凹沟在该第三轴向上的位置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具有一套接孔,该套接孔沿一第二轴向延伸,该第二轴向相反方向的两侧定义为第一侧与第二侧;该把手具有一个穿线途径,该穿线途径于该把手位于两个夹靠面之间部分的相反两侧连接一管段,该管段内形成一贯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具有一套接孔,该套接孔沿一第二轴向延伸,该第二轴向相反方向的两侧定义为第一侧与第二侧;该把手具有一个穿线途径,该穿线途径于该把手位于两个夹靠面之间部分的外表面凹入形成一圆环状的环状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包括一把手本体以及一衬套,该把手本体于中间的部分形成一小径部,该小径部的外径小于各该第一束环部与各该第二束环部合绕的范围;该衬套套合于该小径部,且该衬套的外表面与该把手本体相反两侧接邻该小径部两端处的外表面对齐;两个夹靠面形成于该衬套的外表面,该至少一穿线途径形成于该衬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衬套包括对合的二半壳体;该把手具有二个穿线途径,其中一穿线途径于该其中一半壳体形成一第一凹沟,另一穿线途径于另一半壳体形成一第二凹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穿线途径由把手外表面向内凹陷而成,且各该穿线途径与该把手管内部互不相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穿线途径凹陷最深处与该把手外表面的深度差的长度大于等于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束环部之间沿垂直于该第一轴向方向的间距长度小于等于10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把手沿一第三轴向延伸,两个夹靠面之间沿该第三轴向的距离长度小于等于4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穿线途径的数量为至少二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穿线途径的龙头握把装置,包括一竖管,竖管内具有穿线腔且远端具有承靠座,穿线腔于面向承靠座处具有一入口,承靠座具有二第一束环部,于二第二束环部罩合一束环框的二第二束环部,束环框中间具有一开口,以二第二束环部与二第一束环部包夹固定一把手,把手受包夹处定义为二夹靠面,于二夹靠面之间的部分具有至少一穿线途径;当竖管结合于自行车前叉的立管时,将管线穿过开口、各穿线途径进入穿线腔的方式隐藏管线,且通过二第二束环部与二第一束环部包夹二夹靠面的方式,固定把手位于穿线途径两侧的部分因此能加强把手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古逢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