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7502发布日期:2024-01-16 11:2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靠背缓冲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


背景技术:

1、电动摩托车有靠背的和没有靠背的,有靠背的更安全,坐在后面不容易滑脱,没有靠背的则看着更简洁利索,各有利弊,对于带有靠背的,在起步时,由于加速度比较大,产生了惯性,靠背会给背部一个压力,而且电动摩托起步力度更大,这种推背更明显,降低了后座的乘坐舒适感,市场上也有很多缓冲的靠背,比如公告号为cn210734366u的一种电动车靠背,如图1所示,这种采用弹簧缓冲,挤压后,蓄能大,缓冲蓄能后,能够利马反弹,容易造成后侧乘客撞击到前侧的驾驶员,而且,降低了舒适感,因此,如何使电动摩托车靠背缓冲的同时,降低回弹力度,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包括背板以及连接在背板下端用于安装的连扳,连扳的末端安装在电动摩托车上,所述背板的左端设置有对乘客弹性缓冲的支撑气囊,且背板的右端设置有弹性的缓冲气囊,所述支撑气囊和缓冲气囊之间设置有通气的通气机构。支撑气囊支撑背部,实现缓冲。

3、优选的,所述通气机构包括开设在背板上的透气孔,且透气孔连通支撑气囊和缓冲气囊。支撑气囊受压缓冲,同时,气体流向右侧的缓冲气囊,这样可以减小支撑气囊内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减小反弹力。

4、优选的,还包括调整透气孔进气大小的调速机构。通过调速机构调整气流流速,改变缓冲效果。

5、优选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固定在透气孔右端的支撑套,且支撑套内插接有能够绕着轴线旋转的左端开口的转管,所述支撑套和转管上对应开设有透气槽。转管能够绕着支撑套旋转,将透气槽错开,改变气流速度。

6、优选的,所述转管与支撑套之间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不容易松动。

7、优选的,所述转管的右端设置有旋柄。通过缓冲气囊捏压旋柄旋转。

8、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上与旋钮对应的位置向右凸起形成容纳旋钮的容纳部。方便操作旋钮。

9、优选的,所述连扳呈方便缓冲的“s”型。提高缓冲效果,能够变形缓冲。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起步时,支撑气囊给背部一个推力,支撑气囊受力变形膨胀,实现缓冲,而且,也柔软舒服,同时,支撑气囊的气体经透气孔进入到缓冲气囊内,降低压力,实现缓冲,避免因为挤压过大造成压力升高,在回弹时,因为透气孔直径限制,气体不会立马充回来,有个时间,从而降低了力度,更舒服安全;

12、2、转动旋钮,就可以调整气流速度,实现缓冲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包括背板(1)以及连接在背板(1)下端用于安装的连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的左端设置有对乘客弹性缓冲的支撑气囊(2),且背板(1)的右端设置有弹性的缓冲气囊(3),所述支撑气囊(2)和缓冲气囊(3)之间设置有通气的通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机构包括开设在背板(1)上的透气孔(4),且透气孔(4)连通支撑气囊(2)和缓冲气囊(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透气孔(4)进气大小的调速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机构包括固定在透气孔(4)右端的支撑套(5),且支撑套(5)内插接有能够绕着轴线旋转的左端开口的转管(6),所述支撑套(5)和转管(6)上对应开设有透气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管(6)与支撑套(5)之间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管(6)的右端设置有旋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囊(3)上与旋钮对应的位置向右凸起形成容纳旋钮的容纳部(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扳呈方便缓冲的“s”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缓冲式靠背,包括背板以及连接在背板下端用于安装的连扳,连扳的末端安装在电动摩托车上,所述背板的左端设置有对乘客弹性缓冲的支撑气囊,且背板的右端设置有弹性的缓冲气囊,所述支撑气囊和缓冲气囊之间设置有通气的通气机构。支撑气囊支撑背部,实现缓冲。起步时,支撑气囊给背部一个推力,支撑气囊受力变形膨胀,实现缓冲,而且,也柔软舒服,同时,支撑气囊的气体经透气孔进入到缓冲气囊内,降低压力,实现缓冲,避免因为挤压过大造成压力升高,在回弹时,因为透气孔直径限制,气体不会立马充回来,有个时间,从而降低了力度,更舒服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董园其,李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责亚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