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9361发布日期:2024-03-22 10:13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钢转移设备,具体为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是机械制造、无线电仪表、电机、电器等工业部门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压力加工工艺的质量、产品的精度产量和生产成本,而模具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了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热处理的影响。

2、专利网公开号为cn217598616u公开了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安装在底座后端的扶手支架;底座的下端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升降组件和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位于升降组件和扶手支架之间;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升降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升降板上贯穿设置有穿槽,所述穿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若干输送辊;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承载平台,相邻所述承载平台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立柱固定连接,位于下端的承载平台通过立柱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平台正对贯穿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间隔设置的承载辊,所述承载平台上还安装有支撑组件。本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具有运送量大,运送稳定,便于使用的优点。

3、上述申请通过承载组件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承载平台,相邻所述承载平台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立柱固定连接,位于下端的承载平台通过立柱与底座固定连接,不能针对性的对长条状和板状的模具钢进行灵活性的转移,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包括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车体左侧固定连接有拖环,所述移动车体内靠近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栏,所述移动车体顶部设置有紧固机构;

3、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紧固条,所述紧固条滑动连接于移动车体顶部,所述紧固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钩,所述紧固条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紧固条中间滑动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与紧固条内侧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移动车体顶部对应紧固条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车体通过移动槽与紧固条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移动槽内。

5、优选的,所述移动车体对应紧固条外侧开设有深入槽,所述深入槽尺寸小于紧固条靠近顶部尺寸。

6、优选的,所述紧固条中间开设有t型槽,所述紧固条通过t型槽与t型块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轮,所述第一移动轮转动连接于移动车体底部左侧,所述移动车体底部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二移动轮中间固定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左侧啮合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在大齿轮后侧固定连接有惯性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靠近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移动车体左侧和右侧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移动车体对应转动轴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移动车体的转动孔内,所述移动车体对应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均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均分别转动连接于移动车体左侧和右侧的移动孔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通过设置的紧固机构,当需要对长条状的模具钢进行转运过程中,只需将模具钢放置于紧固条顶部,当松开模具钢后,在模具钢自身重量作用下,此时紧固条在移动槽内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紧固条两侧中部以上位置进入到深入槽内,此时紧固条两侧张开,使得模具钢能够掉下去,并在第二弹簧作用下使得紧固钩能够对模具钢进行限位,保证转运过程中能够进行稳定的运输,同时第一弹簧能够保证运输过程中对模具钢产生的震动力进行抵消,从而保证整个运输车体的转运稳定性,同时t型块和t型槽之间相互摩擦,从而能够对第一弹簧形成良好的阻尼效果,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隔栏能够对板状的模具钢进行转运,有效的解决了不能针对性的对长条状和板状的模具钢进行灵活性的转移的问题。

12、2、该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拖钩能够带动整个移动车体在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配合下进行移动,同时在移动过程中惯性轮转动起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大齿轮可以快速的带动小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移动轮转动的更加快速,从而省力的方便了移动车体的移动,方便了转运。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车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拖环(4),所述移动车体(1)内靠近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栏(5),所述移动车体(1)顶部设置有紧固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顶部对应紧固条(21)开设有移动槽(24),所述移动车体(1)通过移动槽(24)与紧固条(21)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6)设置于移动槽(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对应紧固条(21)外侧开设有深入槽(25),所述深入槽(25)尺寸小于紧固条(21)靠近顶部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条(21)中间开设有t型槽(29),所述紧固条(21)通过t型槽(29)与t型块(2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第一移动轮(31),所述第一移动轮(31)转动连接于移动车体(1)底部左侧,所述移动车体(1)底部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移动轮(32),所述第二移动轮(32)中间固定连接有小齿轮(33),所述小齿轮(33)左侧啮合有大齿轮(35),所述大齿轮(35)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4),所述转动轴(34)在大齿轮(35)后侧固定连接有惯性轮(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轮(31)和第二移动轮(32)靠近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37),所述第一移动轮(31)和第二移动轮(32)均通过轴承(37)分别与移动车体(1)左侧和右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对应转动轴(34)开设有转动孔(6),所述转动轴(34)转动连接于移动车体(1)的转动孔(6)内,所述移动车体(1)对应第一移动轮(31)和第二移动轮(32)均开设有移动孔(7),所述第一移动轮(31)和第二移动轮(32)均分别转动连接于移动车体(1)左侧和右侧的移动孔(7)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模具钢转移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包括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车体左侧固定连接有拖环,所述移动车体内靠近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栏,所述移动车体顶部设置有紧固机构。该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只需将模具钢放置于紧固条顶部,当松开模具钢后,在模具钢自身重量作用下,此时紧固条在移动槽内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紧固条两侧中部以上位置进入到深入槽内,此时紧固条两侧张开,使得模具钢能够掉下去,同时T型块和T型槽之间相互摩擦,从而能够对第一弹簧形成良好的阻尼效果,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隔栏能够对板状的模具钢进行转运。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军,卢真,黄勇辉,张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中科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