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1537发布日期:2024-04-18 17:4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1、儿童推车一般在大人携带儿童外出时使用。儿童推车一般都包括推车车架,为方便儿童推车的携带及存放,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均可进行折叠。推车车架一般都是由多根杆件组成,当组成推车车架的杆件及杆件的连接方式不同时,推车车架的折叠方式即不同,且推车车架折叠后儿童推车整体的体积大小亦不同。现有技术中的部分儿童推车存在折叠后结构体积仍较大,不方便携带及存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后结构紧凑、体积小的儿童推车。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架和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横撑组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均包括:

4、前支架;

5、后支架,包括后下杆和能够沿所述后下杆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后下杆上的后上杆,所述后上杆的上部与所述前支架的上部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

6、上推杆;

7、下推杆,所述下推杆的上部与所述上推杆的下部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

8、侧推杆,所述侧推杆的上部与所述上推杆的下部通过第三轴转动连接,所述侧推杆的下部与所述前支架的上部通过第四轴转动连接;

9、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前支架通过第五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所述后下杆的上部和所述下推杆的下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第三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任一者转动连接,或者前述三者通过第六轴同轴转动连接;

10、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下推杆的下部通过第七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后上杆的下部通过第八轴转动连接。

11、优选地,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在所述上推杆上,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三轴的下方;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第四轴、所述第五轴、所述第一轴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从上向下顺序设置,或者,所述第四轴和所述第五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四轴和所述第五轴的下方;在所述下推杆上,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七轴和所述第六轴从上向下顺序设置。

12、优选地,所述侧支架还包括座杆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第九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侧推杆上,所述座杆的一端部与所述下推杆通过第十轴转动连接,所述座杆能够相对所述滑动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

13、进一步地,在所述侧推杆上,所述第九轴位于所述第三轴和所述第四轴之间;在所述下推杆上,所述第十轴位于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七轴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横撑组件包括第一横撑组件,所述第一横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十字撑组件,每组所述第一十字撑组件均包括相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转动连接的两根第一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撑杆靠近所述侧支架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座杆和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十字撑组件相邻的端部转动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部相交形成v型结构,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部、所述后下杆的上部和所述下推杆的下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第三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任一者转动连接,或者前述三者同轴转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所述第三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的一端部相交形成v型结构,所述第三杆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下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后上杆的下部转动连接,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下推杆相平行设置。

16、进一步地,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沿同一方向延伸。

17、优选地,所述后下杆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管腔,所述管腔的上下两端部均敞开,所述后上杆能够沿所述管腔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管腔中,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后上杆的下部缩入到所述管腔中,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后上杆的下部向下伸出到所述管腔的外部。

18、优选地,所述横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横撑组件,所述第二横撑组件包括第二十字撑组件,所述第二十字撑组件包括相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转动连接的两根第二撑杆,每根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部与一侧的所述侧推杆的下部和/或所述前支架的上部通过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侧的所述后上杆的下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19、优选地,所述横撑组件还包括第三横撑组件,所述第三横撑组件包括一端部转动连接的两根第三撑杆,每根所述第三撑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所述前支架的下部转动连接;和/或所述横撑组件还包括第四横撑组件,所述第四横撑组件包括一端部转动连接的两根第四撑杆,每根所述第四撑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所述上推杆的上部转动连接。

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折叠操作方便,折叠时后上杆向下滑动与后下杆相靠拢,上推杆、下推杆和侧推杆均向下转动与后支架相靠拢,前支架向后转动与后支架相靠拢,使得推车车架折叠后各杆件均紧密靠拢在一起,使得折叠后的儿童推车结构紧凑,体积小,从而便于儿童推车的携带及存放。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架和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横撑组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在所述上推杆上,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三轴的下方;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第四轴、所述第五轴、所述第一轴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从上向下顺序设置,或者,所述第四轴和所述第五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四轴和所述第五轴的下方;在所述下推杆上,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七轴和所述第六轴从上向下顺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还包括座杆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第九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侧推杆上,所述座杆的一端部与所述下推杆通过第十轴转动连接,所述座杆能够相对所述滑动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推杆上,所述第九轴位于所述第三轴和所述第四轴之间;在所述下推杆上,所述第十轴位于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七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组件包括第一横撑组件,所述第一横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十字撑组件,每组所述第一十字撑组件均包括相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转动连接的两根第一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撑杆靠近所述侧支架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座杆和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十字撑组件相邻的端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部相交形成v型结构,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部、所述后下杆的上部和所述下推杆的下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第三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任一者转动连接,或者前述三者同轴转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所述第三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的一端部相交形成v型结构,所述第三杆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下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后上杆的下部转动连接,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下推杆相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沿同一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杆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管腔,所述管腔的上下两端部均敞开,所述后上杆能够沿所述管腔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管腔中,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后上杆的下部缩入到所述管腔中,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后上杆的下部向下伸出到所述管腔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横撑组件,所述第二横撑组件包括第二十字撑组件,所述第二十字撑组件包括相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转动连接的两根第二撑杆,每根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部与一侧的所述侧推杆的下部和/或所述前支架的上部通过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侧的所述后上杆的下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组件还包括第三横撑组件,所述第三横撑组件包括一端部转动连接的两根第三撑杆,每根所述第三撑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所述前支架的下部转动连接;和/或所述横撑组件还包括第四横撑组件,所述第四横撑组件包括一端部转动连接的两根第四撑杆,每根所述第四撑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所述上推杆的上部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推车车架包括侧支架,侧支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上推杆、下推杆、侧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后支架包括滑动连接的后下杆和后上杆,后上杆的上部与前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下推杆的上部与上推杆的下部转动连接;侧推杆的上部与上推杆的下部转动连接,侧推杆的下部与前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前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后下杆的上部和下推杆的下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第三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任一者转动连接,或者前述三者同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下推杆的下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与后上杆的下部转动连接。该儿童推车折叠后结构紧凑,体积小。

技术研发人员:李丰,马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