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0538发布日期:2024-03-22 10:1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双叉臂悬架是独立悬架中的一种,双叉臂悬架由于其良好的舒适性和平顺性,越来越多被选用在汽车产品研发中,双叉臂悬架中下控制臂常用于承载弹减震器垂向力及车轮的加速及启动过程中传递到副车架的力,在双叉臂悬架中下控制臂分为双球节控制臂和单球节控制。

2、相关技术中,副车架管梁结构截面不能破坏,从而导致无法为控制臂小衬套起内嵌的安装支架,而且受副车架及控制臂本体结构限制,从而导致小衬套位置螺栓横向无法安装,进而导致小衬套自限位结构横向占用空间大,以及侵占副车架纵梁截面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车架总成,该副车架总成可以有效避免工具空间与副车架和控制臂结构的冲突,以及有利于碰撞传力通道的实施。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控制臂和限位支架,所述副车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控制臂的端部设置有衬套,所述限位支架穿设在所述衬套内,所述限位支架在所述衬套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在所述安装支架内对所述衬套轴向限位,所述限位支架和安装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通过在控制臂的一端设置衬套,从而可以使限位支架穿设衬套内与副车架相连接,而且限位支架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这样设置可以使限位支架与衬套轴向限位,紧固件竖向连接限位支架和安装支架,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操作空间与副车架和控制臂之间的冲突,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副车架的纵梁截面尺寸,从而有利于碰撞传力通道的实施,进而可以有效的限制车辆在加速及制动过程中控制臂的移动。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穿设在所述衬套内,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部。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轴体、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轴体穿设在所述衬套内,所述轴体的一端外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轴体的一端端面,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轴体的另一端端面,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均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上,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部穿设所述通孔,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层叠设置且通过竖向设置的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防转部,所述防转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侧,以防止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平面,所述防转部设置有第二配合平面,所述第二配合平面与所述第一配合平面相对设置且留有间隙。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为铝合金结构件,所述第二支架为铸铝结构件。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以从下向上穿设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安装支架的方式与所述螺母配合。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副车架包括:纵梁,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主体和支脚,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支脚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主体和所述支脚均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支脚和所述限位支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副车架总成。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4)还包括:第三安装部(441),所述第二限位部(42)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部(441)上,所述第二限位部(42)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部(433)穿设所述通孔,所述第三安装部(44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433)层叠设置且通过所述紧固件(5)与所述安装支架(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4)还包括:防转部(442),所述防转部(442)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部(44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33)的两侧,以防止所述第二安装部(433)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平面(434),所述防转部(442)设置有第二配合平面(443),所述第二配合平面(443)与所述第一配合平面(434)相对设置且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3)为铝合金结构件,所述第二支架(44)为铸铝结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5)包括:螺栓(51)和螺母(52),所述螺栓(51)以从下向上穿设所述限位支架(4)和所述安装支架(21)的方式与所述螺母(52)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2)包括:纵梁(2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总成(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和车辆,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控制臂和限位支架,副车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支架,控制臂的端部设置有衬套,限位支架穿设在衬套内,限位支架在衬套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在安装支架内对衬套轴向限位,限位支架和安装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通过在控制臂的一端设置衬套,从而可以使限位支架穿设衬套内与副车架相连接,而且限位支架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这样设置可以使限位支架与衬套轴向限位,紧固件连接限位支架和安装支架,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操作空间与副车架和控制臂之间的冲突,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副车架的纵梁截面尺寸。

技术研发人员:卢炜乐,李强,夏超,赵晓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