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及其传力路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8544发布日期:2024-04-08 13:5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及其传力路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及其传力路径。


背景技术:

1、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在满足基本性能的要求上,一台车的舒适程度,开始被用户和汽车品牌追逐。其中nvh性能是影响汽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车身在整车的nvh性能中有着重要影响,不论是来自路面的激励,还是来自发动机的激励,均是通过车身传导给乘员。在保证车身安全结构与性能的前提下,开发出更合理的车身结构对提高整车nvh、提升汽车品质、舒适性有着重要作用。

2、2023-08-29日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2320645362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包括内环加强结构和外环加强结构,所述内环加强结构设于所述外环加强结构的内侧,并与所述外环加强结构连接形成多个封闭的腔体结构,所述车辆包括所述一种车身后部加强结构,所述内环加强结构中内环加强板设置为弧形横截面结构,且所述内环加强结构和所述外环加强结构都设置溃缩腔。但该专利仍然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传力路径完整的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及其传力路径,本发明通过在侧围总成、后轮罩总成、包裹架总成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结构,增加了连接处的强度达到一件多用,从而减少零件数量,降低重量,减少车身开发成本;形成了完整的传力路径,将力更均匀和更高效的向侧围总成传递从而达到降低路噪,提升整车nvh性能,提高整车舒适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包括侧围总成、后轮罩总成、包裹架总成和加强结构,所述后轮罩总成的侧部与侧围总成连接,后轮罩总成的后部与包裹架总成连接,包裹架总成的侧部与侧围总成连接,加强结构的底部连接在后轮罩总成上,加强结构侧部连接在侧围总成和包裹架总成上。

3、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支架ⅰ和加强支架ⅱ,加强支架ⅰ设置在后轮罩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处;加强支架ⅱ设置在后轮罩总成与侧围总成、后轮罩总成与包裹架总成的连接处。

4、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ⅰ的边缘设有用于配合的翻边,加强支架ⅰ的上端通过点焊与侧围总成连接,加强支架ⅰ的底面和侧面通过点焊连接在后轮罩总成上,形成稳定的斜撑传力路径。

5、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ⅰ与后轮罩总成上的后排卷收器安装板点焊连接,后排卷收器安装板上设有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孔,加强支架ⅰ的安装位置靠近后轮罩总成上的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孔。

6、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ⅰ上设有凹凸结构形成加强支撑筋,加强支撑筋上设置主定位孔和副定位孔,主定位孔与副定位孔成对角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ⅱ上设有l型翻边,加强支架ⅱ通过l型翻边与侧围总成点焊连接,加强支架ⅱ的底面通过点焊连接在后轮罩总成上,形成稳定的l型传力路径。

8、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ⅱ上设有z字型翻边,z字型翻边的上端与侧围总成和包裹架总成点焊连接,z字型翻边的下端。与后轮罩总成点焊连接,形成稳定的z字型传力路径。

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ⅱ的底面上设有行李箱盖铰链安装孔和减重孔,行李箱盖铰链安装孔分布在减重孔的四周。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的传力路径,基于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所述传力路径包括:主传递路径和z向传递路径,汽车在行驶时,车轮产生力,后轮罩总成构成主传递路径,z向传递路径设置在后轮罩总成与侧围总成、包裹架总成之间,当主传力路径通过后轮罩总成下端沿z向向上传力至后轮罩总成上端后,主传力路径通过后轮罩总成上端结构往车后方向传力的同时,在后轮罩总成的前中后三个位置处,通过加强支架ⅰ和加强支架ⅱ构建的三条z向传力路径向侧围总成和包裹架总成传递。

11、进一步的,所述z向传递路径包括前部传力路径、中部传力路径和后部传力路径,通过加强支架ⅰ的底面连接在后轮罩总成上,加强支架ⅰ的侧面连接在侧围总成上构成前部传力路径;通过加强支架ⅱ上的l型翻边与后轮罩总成和侧围总成连接构成中部传力路径;通过加强支架ⅱ上的z字型翻边与后轮罩总成和侧围总成、包裹架总成连接构成后部传力路径。

12、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3、1.本发明通过在侧围总成、后轮罩总成、包裹架总成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结构,增加了连接处的强度达到一件多用,从而减少零件数量,降低重量,减少车身开发成本;形成了完整的传力路径,将力更均匀和更高效的向侧围总成传递从而达到降低路噪,提升整车nvh性能,提高整车舒适性。

14、2.本发明通过车身后部结构创新性加强,加强后排卷收器安装点局部刚度,降低后排卷收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消除卷收器发生异响风险,降低路噪,提升整车nvh性能,提高整车舒适性。

15、3.本发明通过车身后部结构创新性加强,加强行李箱铰链安装点局部刚度,降低行李箱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位移量,消除行李箱摩擦密封条产生异响风险,提升整车舒适性;而且整合了零件结构设计,达到一件多用,从而减少零件数量,降低重量,减少车身开发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总成(3)、后轮罩总成(4)、包裹架总成(5)和加强结构,所述后轮罩总成(4)的侧部与侧围总成(3)连接,后轮罩总成(4)的后部与包裹架总成(5)连接,包裹架总成(5)的侧部与侧围总成(3)连接,加强结构的底部连接在后轮罩总成(4)上,加强结构侧部连接在侧围总成(3)和包裹架总成(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支架ⅰ(1)和加强支架ⅱ(2),加强支架ⅰ(1)设置在后轮罩总成(4)与侧围总成(3)的连接处;加强支架ⅱ(2)设置在后轮罩总成(4)与侧围总成(3)、后轮罩总成(4)与包裹架总成(5)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ⅰ(1)的边缘设有用于配合的翻边,加强支架ⅰ(1)的上端通过点焊与侧围总成(3)连接,加强支架ⅰ(1)的底面和侧面通过点焊连接在后轮罩总成(4)上,形成稳定的斜撑传力路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ⅰ(1)与后轮罩总成(4)上的后排卷收器安装板(41)点焊连接,后排卷收器安装板(41)上设有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孔(411),加强支架ⅰ(1)的安装位置靠近后轮罩总成(4)上的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孔(41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ⅰ(1)上设有凹凸结构形成加强支撑筋(11),加强支撑筋(11)上设置主定位孔(12)和副定位孔(13),主定位孔(12)与副定位孔(13)成对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ⅱ(2)上设有l型翻边(21),加强支架ⅱ(2)通过l型翻边(21)与侧围总成(3)点焊连接,加强支架ⅱ(2)的底面通过点焊连接在后轮罩总成(4)上,形成稳定的l型传力路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ⅱ(2)上设有z字型翻边(22),z字型翻边(22)的上端与侧围总成(3)和包裹架总成(5)点焊连接,z字型翻边(22)的下端。与后轮罩总成4点焊连接,形成稳定的z字型传力路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ⅱ(2)的底面上设有行李箱盖铰链安装孔(23)和减重孔(24),行李箱盖铰链安装孔(23)分布在减重孔(24)的四周。

9.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的传力路径,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所述传力路径包括:主传递路径(6)和z向传递路径,汽车在行驶时,车轮产生力,后轮罩总成构成主传递路径,z向传递路径设置在后轮罩总成(4)与侧围总成(3)、包裹架总成(5)之间,当主传力路径通过后轮罩总成下端沿z向向上传力至后轮罩总成上端后,主传力路径通过后轮罩总成上端结构往车后方向传力的同时,在后轮罩总成的前中后三个位置处,通过加强支架ⅰ(1)和加强支架ⅱ(2)构建的三条z向传力路径向侧围总成和包裹架总成(5)传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的传力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传递路径包括前部传力路径(7)、中部传力路径(8)和后部传力路径(9),通过加强支架ⅰ(1)的底面连接在后轮罩总成(4)上,加强支架ⅰ(1)的侧面连接在侧围总成(3)上构成前部传力路径(7);通过加强支架ⅱ(2)上的l型翻边(21)与后轮罩总成(4)和侧围总成(3)连接构成中部传力路径(8);通过加强支架ⅱ(2)上的z字型翻边(22)与后轮罩总成(4)和侧围总成(3)、包裹架总成(5)连接构成后部传力路径(9)。


技术总结
本实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包括侧围总成、后轮罩总成、包裹架总成和加强结构,所述后轮罩总成的侧部与侧围总成连接,后轮罩总成的后部与包裹架总成连接,包裹架总成的侧部与侧围总成连接,加强结构的底部连接在后轮罩总成上,加强结构侧部连接在侧围总成喝包裹架总成上。本发明通过在侧围总成、后轮罩总成、包裹架总成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结构,增加了连接处的强度达到一件多用,从而减少零件数量,降低重量,减少车身开发成本;形成了完整的传力路径,将力更均匀和更高效的向侧围总成传递从而达到降低路噪,提升整车NVH性能,提高整车舒适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的传力路径。

技术研发人员:马帅帅,闫思汶,周伟,闫跃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