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双向扭杆解锁备胎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597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锁式双向扭杆解锁备胎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大中型卡车底盘备胎升降的自锁式双向扭杆解锁备胎升降器。
现有大中型卡车底盘备胎升降器采用摆线行星减速,金属链提升降备胎,人工用螺帽锁紧或松开来实现备胎的固定或卸用。这种方式虽然能可靠地完成预定的工作,但由于操作程序多,换胎时间长,给路途运输带来一定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自锁功能,扭杆扭力解锁操作省时方便的车用底盘备胎升降器,即自锁式双向扭杆解锁备胎升降器。
技术解决途径为本实用新型由壳体、偏心轴、锁套、摆线轮、托架、开口销、垫片、行星轮、升降金属链以及自锁装置构成,所述的自锁装置置于偏心轴内,由锁心,回位弹簧、钢球、护套组成,钢球置于偏心轴、锁心和锁套之间,升降金属链骑在摆线轮的链槽内,其一端与托架相接,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偏心轴通过壳体内置的滑块,摆线轮而固定,行星轮靠开口锁固定于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体积小,承载能力大,工作可靠自然,安装方便,成本低,且可随作业方向解锁提升或下降,简化了备胎托架的固定装置,锁定可靠,仅需一扭杆即可让备胎升降。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靠扭杆销(4)沿偏心轴(5)上的V型滑槽旋轨工作,锁心(3),钢球(1)和回位弹簧(2),锁套(7)配合自锁或解锁,其工作过程如下用扭杆扭动扭杆销(4),扭杆销(4)沿偏心轴(5)上V型旋轨运动,推动锁心(3)压缩回位弹簧(2)使钢球(1)自由空间增大,此时钢球(1)失去自锁功能,偏心轴(5)才开始沿扭杆方向运动,即提升或下降。当扭杆锁(4)上的作用力小于回位弹簧(2)的回力时,回位弹簧(2)即推动锁心(3)向扭杆销(4)方向移动,钢球(1)通过锁心(3)的型槽进入锁轴面此时钢球(1)直径五分之二的半球面凸出偏心轴(5)直径,与锁套(7)的内半圆啮合,形成钢性自锁。
实施例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由钢球(1),回位弹簧(2),锁心(3),扭杆锁(4),偏心轴(5),护套(6),锁套(7),行星轮(8),滑块(9),升降金属链(10),壳体(11),摆线轮(12),开口销(13),垫片(14),托架(15)组成。护套(6)起防尘作用,锁心(3)受扭杆锁(4)和回位弹簧(2)控制,双向扭转均可实现解锁或升降,当扭杆销(4)不受外力时,锁心(3)回位,实行自锁,偏心轴(5)的轴向间隙靠调整垫片(14)获得。
权利要求1.一种自锁式双向扭杆解锁备胎升降器,其特征是由壳体(11),偏心轴(5),锁套(7),摆线轮(12),托架(15),开口销(13),垫片(14),行星轮(8),升降金属链(10)以及自锁装置构成,所述的自锁装置置于偏心轴(5)内,由锁心(3),回位弹簧(7),钢球(1),护套(6)组成,钢球(1)置于偏心轴(5),锁心(3)和锁套(7)之间,升降金属链(10)骑在摆线轮(12)的链槽内,其一端与托架(15)相接,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偏心轴(5)通过壳体(11)内置的滑块(9),摆线轮(12)而固定,行星轮(3)靠开口销(13)固定于壳体(1)上,锁套(7)焊接在壳体(11)上。
专利摘要一种自锁式双向扭杆解锁备胎升降器,由壳体、偏心轴、扭杆解锁装置及摆线行星轮组、金属链式托架等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易操作,工作可靠,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大中小型卡车底盘备胎升降,又可作为通用独立升降器总成。
文档编号B62D43/00GK2222103SQ9520324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3日
发明者耿昌荣, 王建东 申请人:耿昌荣, 王建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