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架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4738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电动架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架子车。
【背景技术】
[0002]架子车是用很结实的木料制作,两边装有两个像自行车那样的轮子,架子车有两根长而平直的车把,可以用人力或畜力牵引。当车上装的东西较轻时,人也可以推着走。这种架子车,是农村人必不可少的重要运输工具。在凭人力牵引传统的架子车运输物品,在上坡,地面绵软或者载重过重时,非常费力,根本不可在山间陡路上通行,如果用畜力牵引会增加饲养牲畜的费用,而且在转弯的时候不容易控制,很容易造成侧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省力且能有效防止侧翻的电动架子车。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5]包括带有两个车把和若干根隔条的车架,车架上安装有车斗;在车斗的下方,所述车架上安装有电瓶,电瓶连接电动机,电动机连接差速器的动力输入轴,所述差速器距离车架两侧的距离相等且还包括两个动力输出轴,两个动力输出轴分别连接车轴,车轴和车架相连且车轴的外端部在车架外,车轴的外端分别连接车轮;
[0006]所述电动机连接位于车把前端的动力调节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刹车器,刹车器连接位于车把前端的刹车调节器。
[0007]所述电动机通过变速器连接离合器,离合器连接差速器的动力输入轴,所述离合器连接位于车把前端的离合调节器。
[0008]所述离合器通过离合调节拉绳与离合调节器相连。
[0009]所述电动机通过动力调节拉绳与动力调节器相连;所述刹车器通过刹车调节器拉绳与刹车调节器相连。
[0010]所述车轴上从内向外依次套设轴承和车轴壳,车轴壳固定连接车架和差速器。
[0011 ] 所述车架设置有用于固定车轴壳的车轴壳固定靴。
[0012]所述车架的尾部焊接摩擦阻力圈。
[0013]所述车架的两个车把中部下侧焊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架。
[0014]所述车架的隔条上焊接有用于固定电瓶的电瓶架。
[0015]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本发明通过电瓶连接电动机,电动机连接动力调节器,为架子车提供动力,实现了对架子车的加力,解决了架子运输时人的拉力不足问题,而且动力大小可调,利于控制速度;通过采用差速器连接电动机和车轴,保证架子车转弯时保持动力平衡,有效防止侧翻;通过设置刹车器,能够随时停车,本发明实现手动控制动力和刹车,并能够有效防止侧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适用范围较广,特别适用于山区农民在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等日常农作时运输生产生活资料和农业产品。
[0017]进一步,本发明通过设置离合器和离合调节器,能够控制电动机所提供动力的供给与脱离。
[0018]进一步,本发明通过设置轴承和车轴壳,有效减小车轴的摩擦,提高传动稳定性。
[0019]进一步,本发明通过设置车轴壳固定靴,有效对车轴壳进行固定,结构稳定。
[0020]进一步,本发明通过设置摩擦阻力圈,在下坡时,可以将架子车后仰,使其上地面接触,增加摩擦,减速前行,与刹车配合使用,使减速效果更好。
[0021]进一步,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架,在架子车停滞时,保持架子平稳放置,且有效对车架结构进行加固。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0024]其中:1-车架;2-车斗;3-车轮;4_电瓶;5-支架;6_动力调节器;7_离合调节器;8_离合调节拉绳;9_动力调节拉绳;10_刹车调节器;11_刹车调节器拉绳;12_电瓶架;13_电动机;14_变速器;15-离合器;16-刹车器;17-动车输入轴;18_差速器;19_车轴;20_轴承;21_摩擦阻力圈;22_车轴壳;23_车轴壳固定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包括车架1,车架I的上部连接车斗2,车架I有两根长而平直的车把,两根车把通过若干根相互平行的隔条连接起来。车斗2的下方,车架I的隔条上焊接有电瓶座12,电瓶4用螺栓固定在电瓶架12上。电瓶4由导线与电动机13连接,电动机13连接变速器14,变速器14连接离合器15,两个车把中间位置设置差速器18,差速器18包括一个动力输入轴17和两个动力输出轴,离合器15连接差速器18的动力输入轴17,刹车器16安装在动力输入轴17上,差速器18的两个动力输出轴分别与车轴19相连,车轴19穿入轴承20,轴承20镶在车轴壳22内部,车架I的每个车把中部通过对应设置车轴壳固定靴23,将车轴壳22固定在车架I上,车轴19的外端部延伸到车架I的两侧外,车轴19的外端部各紧固一车轮3。车架I尾部焊接摩擦阻力圈21,在下坡时,可以将架子车后仰,使其上地面接触,增加摩擦,减速前行,尤其是可以配合刹车器16 —起作用;车架I的两个车把中部下侧分别焊接有支架5,在架子车停滞时,保持架子平稳放置。
[0027]电动机13通过动力调节绳9与动力调节器6相连,动力调节器6位于一侧车把的前端,用于调节本发明所需动力大小;离合器15通过离合调节拉绳8与离合调节器7相连,离合调节器7位于车把前端且和动力调节器6相邻,用于控制电动机13所提供动力的供给与脱离;刹车器16通过刹车调节器拉绳11与刹车调节器10相连,刹车调节器10位于另一侧车把的前端,用于调节架子车的刹车。
[0028]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架子车行进时,拉车者通过扭动动力调节器6调节电动机13电信号的大小达到供力需求,当不需要供力时,可操纵离合调节器7,使离合器15分离,拉车者可以如同操控普通架子车一样前行。当架子车需停靠时,在操纵离合调节器7的同时,捏紧刹车调节器10,本发明就可停止行走。
[0029]本发明在车架底部安装的部件可实现手动控制动力、离合、刹车等,其中的电动加力部分为其提供动力源,实现了对架子车的加力,解决了架子运输时人的拉力不足问题;采用差速器18,保证架子车转弯时保持动力平衡,不至侧翻;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山区农民在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等日常农作时运输生产生活资料和农业产品,是山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好帮手。
【主权项】
1.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两个车把和若干根隔条的车架(1),车架(I)上安装有车斗⑵;在车斗⑵的下方,所述车架⑴上安装有电瓶(4),电瓶(4)连接电动机(13),电动机(13)连接差速器(18)的动力输入轴(17),所述差速器(18)距离车架⑴两侧的距离相等且还包括两个动力输出轴,两个动力输出轴分别连接车轴(19),车轴(19)和车架(I)相连且车轴(19)的外端部在车架(I)外,车轴(19)的外端分别连接车轮(3); 所述电动机(13)连接位于车把前端的动力调节器¢);所述动力输入轴(17)上设置有刹车器(16),刹车器(16)连接位于车把前端的刹车调节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3)通过变速器(14)连接离合器(15),离合器(15)连接差速器(18)的动力输入轴(17),所述离合器(15)连接位于车把前端的离合调节器(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15)通过离合调节拉绳(8)与离合调节器(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3)通过动力调节拉绳(9)与动力调节器(6)相连;所述刹车器(16)通过刹车调节器拉绳(11)与刹车调节器(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19)上从内向外依次套设轴承(20)和车轴壳(22),车轴壳(22)固定连接车架(I)和差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I)设置有用于固定车轴壳(22)的车轴壳固定靴(23) 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I)的尾部焊接摩擦阻力圈(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I)的两个车把中部下侧焊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架(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架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I)的隔条上焊接有用于固定电瓶(4)的电瓶架(12)。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架子车,包括带有两个车把和隔条的车架,车架上安装有车斗;在车斗的下方,所述车架上安装有电瓶,电瓶连接电动机,电动机连接差速器的动力输入轴,所述差速器距离车架两侧的距离相等且还包括两个动力输出轴,两个动力输出轴分别连接车轴,车轴和车架相连且车轴的外端部在车架外,车轴的外端分别连接车轮;所述电动机连接位于车把前端的动力调节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刹车器,刹车器连接位于车把前端的刹车调节器。本发明实现手动控制动力和刹车,并能够有效防止侧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适用范围较广。
【IPC分类】B62B5-04, B62B11-00, B60K17-16
【公开号】CN104527765
【申请号】CN201410799511
【发明人】韩生银
【申请人】韩生银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