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用堵漏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213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舰用堵漏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艇损管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舰用堵漏伞。
背景技术
舰艇生命力是舰艇作战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艇的抗沉性能是舰艇生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舰艇损管工具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舰艇的抗沉性能,从而影响到舰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因此,舰艇损客工具的地位在保障舰艇生命力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对损管工具的研制均十分重视,特别是英、阿马岛海战后,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中、小型舰艇受敌方武器命中后在水底部位产生的直径在120~300mm之间的内卷边破口的堵漏工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堵漏工具,如堵漏箱、堵漏板、合页铁板等,这此损管工具均具有一定的堵漏作用。但这些损管工具不是存在堵漏过程费时、费力、操作难度大、不能重复使用,就是存在堵漏效果差、渗漏严重的问题,有的甚至需要使用潜水员从舰艇外侧进行封堵,而这在作战现场是相当危险的,轻则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及时堵漏工作的完成,重则影响舰艇的生命力和作战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从舰艇内操作、能快速实现堵漏、重复使用的堵漏伞,以提高堵漏速度和效果,保障舰艇的生命力和作战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舰用堵漏伞,包括伞布1、伞骨2、撑杆3、主管4、内杆5、主弹簧6,其特征是伞布1与伞骨2相连,伞骨2的一端和伞骨承盘7销接;撑杆3的一端与撑杆承盘8销接,另一端与伞骨2销接;撑杆承盘8与主管4的一端固接;内杆5安装在主管4中,一端穿过撑杆承盘8并安装有伞骨承盘7;主弹簧6套装在内杆4上,主弹簧6的一端与主管封套9相抵,另一端与内杆5上的凸台10相抵;在主管封套5处的主管4上安装有自锁手柄21;内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塞11,活塞11与收伞落杆12相抵,收伞落杆12伸出主管4外的部分连接有纽杆13;在活塞11的中部开有环形落珠弧槽14;主管4靠活塞11的一端的管壁上开有安装钢珠15的锥孔,在收伞状态下,钢珠15与活塞11上的环形落珠弧槽14相接触;在安装钢珠15处的主管4的外部套装有扳机16,板机16的内侧设有一内锥孔17,扳机16的一端通过自锁弹簧18与板机座19相抵;在主管4上位于内锥孔17的部位安装有卡圈20,扳机16在卡圈20的阻挡下只能作单向移动;当扳机16在人力的作用下克服自锁弹簧18的弹力移动时,钢珠15在主弹簧6的作用下进入板机16内侧的内锥孔17中,并与活塞11脱离,活塞11在主弹簧6的作用下,带动内杆5迅速向安装有收伞落杆12的一端移动,内杆5带动伞骨承盘7作同方向移动,带动撑杆3张开从而将伞打开,打开自锁手柄21,将伞与舰体固定。
伞骨承盘7连接有导流罩22。
收伞落杆12与主管4上的端盖23通过螺纹相连,并能与纽杆13同时与端盖23分离,从而与伞体分离,收伞落杆12可在收伞时再与主管端盖2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重量轻、操作方便、堵漏速度快、且可重复使用。
2、自锁手柄的设置和舰体外水压的双重作用,使得堵漏伞可以牢牢地固定在破损部位上。
3、伞骨承盘与伞骨采用销轴连接、撑杆与伞骨、撑杆与撑杆承盘也均采用销轴连接,收放自如、转动灵活,确保了操作的轻便性。
4、抗风浪和耐速行驶性能好,极大地提高了舰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5、除了在舰艇上使用外,还可用于民用船舶的堵漏,为其赢得宝贵的施救时间,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扳机16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管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舰用堵漏伞,包括伞布1、伞骨2、撑杆3、主管4、内杆5、主弹簧6。伞布1与伞骨2相连,伞骨2的一端和伞骨承盘7销接,伞骨承盘7连接有导流罩22,导流罩22同时压在伞布1上,其作用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堵漏伞的随舰移动性能,减少舰速和水流速度对堵漏伞的不良影响;撑杆3的一端与撑杆承盘8销接,另一端与伞骨2销接;伞骨2和撑杆3的数量均为12根;撑杆承盘8与主管4的一端固接;内杆5安装在主管4中,一端穿过撑杆承盘8并安装有伞骨承盘7;主弹簧6套装在内杆4上,主弹簧6的一端与主管封套9相抵,主管封套9与主管4通过螺纹相连(如图3左端所示),主弹簧6的另一端与内杆5上的凸台10相抵,凸台10可以是一个与内杆5相固接的零件,也可是内杆5上加工形成的凸台,设置凸台10的目的是控制主弹簧6的长度,从而控制开伞力;在主管封套5处的主管4上安装有自锁手柄21,自锁手柄21相当于常用的套筒扳手的结构,在手柄上设有一个双向开关,使手柄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当要向反方向转动时,只要拨动单向开关即可;内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塞11,活塞1 1与收伞落杆12相抵,收伞落杆12伸出主管4外的部分连接有纽杆13,主管4的该端上还安装有管盖23,管盖23通过螺纹与主管4相连(如图3右端所示),管盖23与收伞落杆12上均加工有螺纹,二者通过螺纹相连;在活塞11的中部开有环形落珠弧槽14;主管4靠活塞11的一端的管壁上开有四个安装钢珠15的锥孔(如图3所示),相应地钢珠15的数量也为四个,在收伞状态下,钢珠15与活塞11上的环形落珠弧槽14相接触;在安装钢珠15处的主管4的外壁上装套装有扳机16,板机16的内侧加工有一内锥孔17,以便钢珠15在内锥孔17的内锥面的作用下能进入和退出内锥孔17中,实现开伞和收伞的功能,钢珠15进入内锥孔17时为开伞状态,退出内锥孔17时为收伞状态,钢珠15的数量可以为4个或更多,相应地安装钢珠15的锥孔的数量也应相同;扳机16的一端通过自锁弹簧18与板机座19相抵,设置自锁弹簧18的目的是保证伞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自动打开,必须当外力(人力)大于自锁弹簧18的弹力时,才能开伞,以减少不必要的误动作,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堵漏伞始终处理正常的待用状态;扳机座19可以作为一个零件固定在主管4上,也可以是在主管上加工出的凸台形成;在主管4上位于内锥孔17的部位安装有卡圈20,扳机16在卡圈20的阻挡下只能作开伞的单向移动,反方向移动时,扳机16上的圆柱面受到卡圈20的阻挡面无法移动,这是本实用新型扳机16的重要措施之一;当扳机16在人力的作用下克服自锁弹簧18的弹力移动时,由于主弹簧6有一个预压力作用在活塞11上,活塞11对钢珠15有一个向外的推力,收伞状态下,该推力由于受到扳机16内圆柱面的作用而使钢珠15保持在活塞11上的环形落珠弧槽14中,使活塞11无法移动,从而达到收伞的目的,当钢珠15离开扳机16上的圆柱面而进行内锥孔17时,钢珠15在活塞11推力作用下沿内锥孔17锥面移动而与活塞11的环形落珠弧槽14逐渐脱离,此时,活塞11因无轴向阻力的作用,故在主弹簧6的作用下,带动内杆5迅速向安装有收伞落杆12的一端移动,内杆5同时带动伞骨承盘7作同方向移动,带动撑杆3张开从而将伞打开,打开自锁手柄21,将伞与舰体固定,达到堵漏的目的。此时,钢珠15再次进入主管4上的锥孔中,扳机在自锁弹簧18的作用下复位,钢珠15再次与扳机16中的圆柱面相接触,扳机16在卡圈20的作用下再次处于单向自锁状态。
当舰艇进港维修时,首先转动自锁手柄21上的双向开关,然后将自锁手柄复位,从舰体外侧取出堵漏伞并按下述方法收伞将扳机16向开伞方向拉住,转动纽杆13,纽杆13带动收伞落杆12转动,收伞落杆12上的螺纹沿端盖23上的螺纹转动,收伞落杆12向主管内移动,从而推动活塞11移动,使主弹簧6收力;由于扳机16被拉住,钢珠15可进入锥形孔17中,从而使内杆5可在主管4中自由移动,当活塞11上的环形落珠槽14与钢珠15相遇时,钢珠15落入环形落珠槽14中,松开扳机16,使钢珠15卡住活塞11,与此同时,活塞推动内杆5向伞体端移动,撑杆3向内杆5轴线方向收拔,从而带动伞骨2收拢,完成收伞过程,并可将收伞落杆12和纽杆13取下,下次再用,此时应再次转动自锁手柄上的双向开关,以确保下次使用时自锁手柄能发挥应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零部件除伞布1外均应使用不锈钢材料制用,以防止海水对零部件的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在伞骨承盘7和撑杆承盘8上还应分别加装压盘,以防止伞骨、撑杆从相应的承盘上脱落而影响使用效果。
堵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开伞过程。当水底舰体破损后,由舰员立即将本实用新型的堵漏伞从舰体的破损孔中伸出舰外,并立即扳动扳机16,伞体打开,在外面水压的作用下,伞布1从外侧紧贴舰体,从而将破损孔堵住,为防止堵漏伞在水流的冲击下脱离破损孔,此时舰员应立即将自锁手柄21打开,抵住舰体内侧,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堵漏伞固定在破损孔中。如果仍有少量漏水,应打开舰仓内的排水装置,以确保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舰用堵漏伞,包括伞布(1)、伞骨(2)、撑杆(3)、主管(4)、内杆(5)、主弹簧(6),其特征是伞布(1)与伞骨(2)相连,伞骨(2)的一端和伞骨承盘(7)销接,撑杆(3)的一端与撑杆承盘(8)销接,另一端与伞骨(2)销接;撑杆承盘(8)与主管(4)的一端固接;内杆(5)安装在主管(4)中,一端穿过撑杆承盘(8)并安装有伞骨承盘(7);主弹簧(6)套装在内杆(4)上,主弹簧(6)的一端与主管封套(9)相抵,另一端与内杆(5)上的凸台(10)相抵;在主管封套(5)处的主管(4)上安装有自锁手柄(21);内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塞(11),活塞(11)与收伞落杆(12)相抵,收伞落杆(12)伸出主管(4)外的部分连接有纽杆(13);在活塞(11)的中部开有环形落珠弧槽(14);主管(4)靠活塞(11)的一端的管壁上开有安装钢珠(15)的锥孔,在收伞状态下,钢珠(15)与活塞(11)上的环形落珠弧槽(14)相接触;在安装钢珠(15)处的主管(4)的外部套装有扳机(16),板机(16)的内侧设有一内锥孔(17),扳机(16)的一端通过自锁弹簧(18)与板机座(19)相抵;在主管(4)上位于内锥孔(17)的部位安装有卡圈(20),扳机(16)在卡圈(20)的阻挡下只能作单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用堵漏伞,其特征是所述的伞骨承盘(7)连接有导流罩(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用堵漏伞,其特征是所述的收伞落杆(12)与主管(4)上的端盖(23)通过螺纹相连,并能与纽杆(13)同时与端盖(23)分离。
专利摘要一种舰用堵漏伞,用于舰艇破损口的堵漏,包括伞布(1)、伞骨(2)、撑杆(3)、主管(4)、内杆(5)、主弹簧(6),其特征是伞布(1)与伞骨(2)相连,伞骨(2)与伞骨承盘(7)销接,撑杆(3)分别与撑杆承盘(8)及伞骨(2)销接;内杆(5)安装在主管(4)中并与伞骨承盘(7)相连;主弹簧(6)套装在内杆(4)上,自锁手柄(21)安装在主管(4)上;内杆(5)连接有活塞(11),活塞(11)与收伞落杆(12)相抵,收伞落杆(12)连接有纽杆(13);在活塞(11)上有环形落珠弧槽(14);主管(4)上开有安装钢珠(15)的锥孔;扳机(16)套装在主管(4)上,板机(16)设有内锥孔(17),扳机(16)与板机座(19)相抵;在主管(4)上还安装有卡圈(20);具有操作方便、堵漏效果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B63B43/16GK2654505SQ20032011073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3日
发明者黎福全 申请人:南京天保船舶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