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隐身导弹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707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潜水隐身导弹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隐身效果的导弹快艇背景技术20世纪50年代,苏联开始研制反舰导弹的时候,西方强国认为它只不过是一种近程防御性武器而没有引起重视。在1967年10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从苏制“蚊子”级导弹艇上发射了2枚SS-N-2“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数千吨的以色列“艾拉特”(Eilat)号驱逐舰,震惊了世界。从此开创了反舰导弹发展的新纪元,导弹艇也开始令人刮目相看,成为海军舰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成为中、小海洋国家主要的进攻与防御武器之一。到目前,世界上大约有700余艘多种级别的导弹艇服役。
现今的海军导弹快艇的作战使用方法已发生了变化,现代作战强调系统性,导弹快艇在这个系统中承担的是一个隐蔽杀手的角色,正是因为导弹艇可以出其不意地攻击才有了它在新时期存在的机会。导弹艇火力上的强大是不容置疑的,用它去对付我们现有敌人是足够的,但要用它去对付我们潜在的异常强大的敌人就可能有些力不从心了,如对付航母战斗群,虽然它的反舰导弹先进,但要想让反舰导弹发挥作用深入防卫半径在500公里左右,射程120公里的航母,在这段航行时间里不被敌人的各种预警设备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突破防卫圈,发射完反舰导弹也将遭到敌人的残余力量的打击。导弹艇虽然有一定的自卫能力,但面对越来越先进的空舰导弹,很难达到完成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要求。要想保存自己,避免导弹艇成为自杀式敢死队的局面,只有不被发现,至少也要减少发现的距离。事实证明,我国的导弹艇要想达到真正在战略上发挥较大的优势作用,必须克服小艇在大洋作战的隐身这两个目前国际舰船界都觉得是鱼和熊掌的问题。
导弹艇虽然在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有出色的表现,推动了导弹艇的发展,但在这之后的几次战争中,导弹艇面对敌方的远程纵深打击毫无还手之力,不但没有任何建树,还成为敌方导弹空袭的靶子。因此,很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型海军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导弹艇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在新的作战理念下寻求导弹艇的发展和运用之道。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海军战略,将海战场由远海向近海转移,把沿海第一、第二岛链作为海战的主战场,近海对陆攻击的需求更加迫切。近海舰艇不但要实施对大型舰艇攻击,也要实施对小艇攻击;不但要攻击海上目标,也必须能攻击近海活动目标与地面固定目标(如码头,机场、仓库等)。这为导弹艇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因为导弹艇具有目标特征小、吃水浅、速度快、威力大,灵活机动的特点,是实施近海攻击与防御的有力武器。能很好地利用地貌作掩护对敌方突然打击。但是因为一般在近海和岛链作战,所以还是容易被探测到。80年代以后,导弹艇明显地向隐身化方向发展。导弹艇的隐身设计一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低雷达反射艇体外形设计;采用吸波材料和吸波涂料,简化上层建筑的结构,采用内倾设计,减少各种天线;甲板武器系统隐形设计,减小导弹发射架的可探测面积,减小动力装置的红外特征;严格控制水下噪声等,为提高适航性,采用双体船外形。比如我国建造的2208系列导弹艇。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海军要想对抗超级大国的先进舰艇编队,发展具有隐身效果的导弹快艇无疑是很符合国情的。它的攻击方式基本上是倚仗或高或低的隐身效果,最好在恶劣海况的掩护下,突破敌方的防御圈,进至己方反舰导弹的射程之内后发射导弹,然后迅速撤退。但是如果面对具有强大攻防能力的航母编队,现有的隐身导弹艇很难能悄无声息的接近,即使冒险前进,并发射反舰导弹,导弹也很难突破由“宙斯盾”为防御核心的多层软硬拦截网,而防御力有限的导弹艇在航母编队强大的攻击力面前,几乎不可能全身而退。这一点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无疑。这种攻击方式拼的是各自的科技实力,而这恰恰是超级大国的强项,如果按照超级大国所制定的战争游戏规则,以己之短对敌之长,即使胜也是惨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导弹艇在现代海战中生存几率太低的致命缺陷,本实用新型基于目前已知各国的反舰导弹,再先进也无法攻击水下目标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现有技术水平巧妙设计,可将导弹快艇生存几率大幅提升,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潜入水中隐身,躲避攻击力的潜水隐身导弹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潜水隐身导弹艇,包括导弹艇本体,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水线以下圆弧形的潜艇船身,艇艏正面为大坡度耕地犁刀状的锥形体,艇艉为抛物面形,其上有一个与之吻合,且能自动滑行的抛物面圆锥水密圆滑盖,艇艉后部制有供喷水推进器推进的涡喷推流孔,船体前后装有升降舵,甲板上制有与现有潜艇舰桥的作用大致相同的综合光电桅杆塔台,舰上的排烟排气装置在水下。卫星通信天线、各种电子设备天线,潜望镜等艇载设备被封装在综合光电桅杆塔台里,舰面光洁平整,舰尾设置有一座锥形隐身多管近防炮,防空、反舰导弹等武器系统安装在甲板上部位于塔台前部和两侧,并加有水密圆滑整流罩;水线以下部分装有可伸缩的主动搜索声纳和反潜反舰两用鱼雷两枚。艇上还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多级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储备在空气柜内,位于艇艏鱼雷舱、辅助设备舱和轮机舱,弹药舱位于艇艏电池室和快速下潜水箱之间的下甲板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实用新型以现有导弹艇为蓝本,主要以攻击一切水面舰艇为主,反潜为辅。水面行驶为主,水下行驶为辅。最重要的特征在于隐身导弹艇采用了潜艇的部分技术,使其具有下潜能力。为了能快速下潜和上浮,所以不采用现有的双船体外形。船体外表纯隐身设计,船身上部类似美国“海影”隐身舰,尽量减少各种突起,即可增强隐身效果,还可使导弹艇在水下航行时阻力减小,噪声减弱。舰首外形类似美下一代DD-21驱逐舰。反舰导弹携带量不少于四枚,埋藏在艇身内部,以免降低隐身效果。自卫武器有隐身外形设计的多管近防炮和可收缩发射架的中距舰空导弹。动力部分采用柴电推进,水面行驶用柴油动力,水下用电池推进。诱饵是水面使用的充气可膨胀诱饵,水下有鱼雷欺骗诱饵。分别对付反舰导弹和制导鱼雷。发起攻击时,导弹艇通常采用水面高速行驶。随着距离的接近,很快会被敌方发现。而这种情况下对付导弹快艇也只有用反舰导弹,当敌方战机发射的导弹来临时,导弹艇抛射诱饵,同时快速下潜,转换成水下行驶状态,使舰艇本身的雷达及红外特征彻底消失。目前已知的各国的反舰导弹,再先进也无法发现和攻击水下目标。面对导弹艇上的火力猛烈的近防炮和射程不小于20公里的舰对空导弹,敌方战机无法近距离扫射和投掷炸弹,同理,携带鱼雷的反潜飞机更是无法进入有效攻击范围。用潜望镜确定威胁解除后,导弹艇上浮,仍然以水面行驶状态继续高速前进,一直突进至很近的距离上再发射反舰导弹。理论上来说,这种新式导弹艇只要在敌方的舰炮和反舰鱼雷的射程之外发射就可以了(127毫米舰炮最大射程小于25公里,鱼雷射程更短)。由于发射距离很近,再加上现代反舰导弹以数倍音速飞行,末端蛇形机动,使敌舰发应时间极短,几乎无法拦截。而且反舰导弹也可因此重新设计,因飞行距离短,可缩小导弹动力部分,使导弹体积减小,进而增加导弹携带量;或者在缩小动力部分后,增大战斗部的体积和威力。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有可能对其造成一定威胁的只有敌方攻击潜艇所发射的鱼雷。所以该艇装备了主动声纳和反潜反舰两用鱼雷,当数十艘这种新型导弹艇开启主动声纳搜索时,敌方即使是造价数十亿美元的先进攻击核潜艇,即使它的噪音已低于海底背景噪音,面对主动声纳的搜索,仍然会暴露无疑。此时敌方潜艇如果与导弹艇交战,面对数十枚鱼雷的攻击,无疑死路一条;如果逃跑,速度又太慢。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大潜深来躲避搜索和攻击,当然前提是作战海域有足够的深度让它躲。这种战法就是利用该新型导弹艇的特点,有效躲避空中导弹威胁,消灭或驱逐水下威胁,顺利打通进攻通道。当该导弹艇发射完反舰导弹后,还可根据导弹攻击的效果以及战场形势的危险程度,来决定是否还需要逼近敌舰实施鱼雷攻击,毕竟鱼雷对舰艇的破坏力是最可怕的。如果有几十艘这种新型导弹艇在预警机,无人机,潜艇等支援下,共享情报,同时对敌舰编队发起攻击。面对大批这种时隐时现,打不到,又甩不掉,火力猛烈的隐身导弹快艇,即使是超级大国的航母编队也无法招架。如果投入足够的数量,那将是所有水面舰艇的末日,甚至将改写现有的海战模式。
现在的导弹快艇速度快,火力猛,价格低廉,但遇上强敌生存力低下,战果如何完全要靠导弹的性能和被对方防御能力的高低。而潜艇的隐蔽性强,有较大威慑力,但价格昂贵,行动缓慢,而且一旦被敌反潜兵力发现,则只有被动逃逸,极其危险。本实用新型吸收了两种武器的优点的同时,又摒弃了他们的缺点,而且只需将已有技术巧妙整合,不需再开展大规模研究,可在最短时间内建成并形成战斗力。在当今的世界各国常规武库中,还没发现能有效遏制它的武器。
本实用新型艇艏正面大坡度耕地犁刀状的锥形体,其尖锐的头部直插水中,好似一枚穿波破浪的弹头。抛物面形的艇艉,吻合其上并能自动滑行的抛物面水密圆滑整流罩,包括一改以往舰艇甲板上炮塔、舰桥、桅杆、天线、烟囱林立的传统设计,把舰上的卫星通信天线、各种电子设备天线,潜望镜等设备封装在塔台综合光电桅杆塔台里,舰面光洁平整,舰后的锥形隐身多管近防炮,以及安装在甲板上部位于塔台前方和两侧,加有圆锥圆滑水密盖的防空、反舰导弹等艇载武器系统隐藏在舰体内部。水线以下装有主动声纳和反潜反舰两用鱼雷两枚。整体舰面以锥形抛物面为主体设计,光洁而平整顺畅的外形,呈光滑的流线型结构。使得原本具有强烈雷达波反射和红外物理特征的舰艇上层建筑部位和露天部位得以完全改观,收到了极好的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的效果,大幅度地提高战舰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与其他舰艇相比,本实用新型舰体各个部位由不规则的抛物倾斜多面体组成,各个相交面做成圆弧状,从而大大减小了该舰的雷达散射面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喷水推进器作为推进装置。它对于抑制空泡、降低舰艇的空气噪声和振动具有很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水下部分并不算庞大,因为它无需象潜艇那样的大潜深,它只要能下潜至50米左右,能躲避反舰导弹即可,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因为水下部分较小,行驶阻力小,噪音降低,更重要的是因对水密方面不必要求那么高,使用材料也少,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所需工时减少,制造速度可加快很多。本实用新型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潜入水中隐身,躲避攻击。从而实现完全隐身,大幅提升了新型导弹快艇的生存几率,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导弹艇需具备较大的吨位、较强的耐波性、较宽广的活动半径、较高的隐身性能和足够的打击火力,以配合水面战舰,组成编制完整、功能互补的海上打击群。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图中,船体水线1以下的船身采用现有技术潜艇圆弧形结构,艇壳由圆柱状加固环钢梁支撑,每根钢梁间隔大约600毫米,钢梁上焊接钢板,每块钢板都与相邻的钢板交迭。耐压艇壳可以由镍钢制造,也可以将艇船体的主要材质由钢和具备吸波性能的碳氢树脂复合材料组成。使用碳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及其混合材料制造的舰体结构,不仅能够避开雷达的追踪,大大提高隐蔽性,而且即使被鱼雷和导弹击中也很难完全解体,可避免毁灭性后果。同时,船身外层在船体结构连接部分涂有能吸引无线电波的特殊材料,因为这些地方是反射雷达波的主要来源。船体下部布设水下声波吸收物和主动声波抵消器,比如伸缩式主动声纳8,可以有效地抵消声音,达到消音的效果。舯部厚可以是18毫米,两端厚可以是16毫米。最大可承受60公斤/平方毫米的压力。外艇壳可以由7毫米厚的钢板加工而成,内外艇壳之间储存有燃料和压舱水。艇艏正面呈大坡度耕地犁刀状的锥形体形状,艇艉制成抛物面形,其上制有与之吻合,且能自动滑行的抛物面圆锥水密圆滑盖,艇体后部可以安装4台喷水推进器10。为配合喷水推进器10,艇艉尾船部平台装有诱饵发射器3。艇艉下部制有供喷水推进器推进的涡喷推流孔,该孔可以借用美国“海影”号船体下部增加喷气口径的洞形设计。这样便可利用船内超导体产生的磁场和电池产生的电场产生垂直作用力,不断把海水从中间的洞口往后推,使它前进时产生一种不会造成噪音的沉流水流。使用喷水推进器作为推进装置。对于抑制空泡、降低舰艇的空气噪声和振动,减少舰艇声信号特征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安装MWJ-900A型喷水推进装置还可以根据喷水方向来调节船体机动。一年四季,它接到任务后就能立即以全速出航。船体前后装有水翼升降舵9,后水平舵水翼安装在水线下。前后水平舵用于控制深度,使舰艇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下潜和上浮。舵面为电动,操纵装置在控制室内。上层建筑用碳纤维强化玻璃钢与雷达渡吸收材料制造,甲板上制有综合光电桅杆塔台4,舰上的卫星通信天线、各种电子设备天线、包括可变雷达信号的雷达角反射器,潜望镜等设备被封装在综合光电桅杆塔台4里,反舰导弹发射舱可设置在综合光电桅杆塔台4的下方,伸缩式航空导弹发射架6可设置在综合光电桅杆塔台4的前方。舰面尽量光洁平整,舰后各设置有一座锥形隐身多管炮2,防空、反舰导弹等武器系统安装在甲板上部位于塔台前方和两侧,布置在左舷和右舷,并加有水密圆滑整流罩的反舰导弹发射舱5。
空气压缩和再生系统可以采用由电动机驱动的多级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储备在空气柜内,位于艇艏鱼雷发射舱7、辅助设备舱和轮机舱。艇两舷可以各布置有二个水箱和一个油箱,发动机直接连接到一台四级空气压缩机,后者产生压强为70公斤/平方厘米的压缩空气。发动机与一个电动机组相连,两者之间也可分离,每台压缩机可以由专门的电动机驱动,二台初级压缩机内获得空气,压缩后的空气储备在至少3个空气柜内。每个水密舱可抵抗80个大气压的水压。压缩空气仅在潜艇遭遇紧急状况时用于排空水箱里的压舱水,这些水箱里的水通常由压缩机排空。艇上还可以装备有由低压空气甚至人力驱动的应急备用水泵和氧气罐。动力系统以柴油机和蓄电池作为动力源,艇上可以有二个存放电池组的舱室,电池组可以用高能锂充电电池和镍氢充电电池。也可以采用银锌电池、燃料电池和钠硫电池。潜艇船体的综合光电桅杆塔台4上可以安装二具手动旋转,电动升降的潜望镜。靠近前端的一具用于攻击,靠近艇艉的一具用于搜索和探测。攻击潜望镜安装在控制室上方的独立的小舱内。
艇载武器系统可以隐藏在舰体内部,反舰导弹的发射箱也可以设在舰桥两侧的艇体内。雷达角反射器可根据需要上下伸缩和左右移动,使其能够有选择性地改变雷达反射截面积和雷达波反射角度,造成敌雷达屏上显示图像的紊乱,干扰其目标识别的能力。弹药舱位于艇艏电池室和快速下潜水箱之间的下甲板上。舰上可以装设喷雾自卫系统。一旦需要;该系统便会立刻产生细密的水雾,可在几秒钟之内将舰艇自身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并与来自海面和天空的背景光混淆在一起,从而将舰艇的光反射和红外辐射遮盖起来。这种方法不仅使得舰艇难被肉眼发现,而且还会使敌人的红外探测系统失去捕捉目标的能力。
电子设备可以采用OPS-18-3型对海雷达、OPS-20型航海雷达、NOLR-9B型侦察雷达、OAX-2型红外线夜视装置,以及GPS导航系统等,无源干扰装置则是在舰桥尾部布置的可膨胀诱饵发射装置。
为了追求隐身效果和电子兼容效果,舰上所有支柱截面均被设置为菱形或圆弧形,以减少垂直面,甚至连喷水推进装置的转向架支柱截面也设计为菱形或圆弧形。高度也以不与射击指挥装置冲突为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潜水隐身导弹艇,包括导弹艇本体,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水线以下圆弧形的潜艇船身,艇艏正面为大坡度耕地犁刀状的锥形体,艇艉为抛物面形,其上有一个与之吻合,且能自动滑行的抛物面圆锥水密圆滑盖,艇艉后部制有供喷水推进器推进的涡喷推流孔,船体前后装有水翼,甲板上制有综合光电桅杆塔台;卫星通信天线、各种电子设备天线,潜望镜等艇载设备被封装在综合光电桅杆塔台里,舰面光洁平整,舰后设置有一座锥形隐身多管炮,防空、反舰导弹等武器系统安装在舰艇前部和塔台两侧,并加有水密圆滑整流罩,水线以下装有主动声纳和反潜反舰两用鱼雷两枚。艇上还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多级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储备在空气柜内,位于艇艏鱼雷舱、辅助设备舱和轮机舱,弹药舱位于艇艏电池室和快速下潜水箱之间的下甲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主要材质由钢和具备吸波性能的碳氢树脂复合材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前后装有水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弹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艇艉为抛物面形,其上制有与之吻合,且能自动滑行的抛物面圆锥水密圆滑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艇艉尾部制有供喷水推进器推进的涡喷推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弹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身外层在船体结构连接部分涂有能吸引无线电波的特殊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隐身导弹艇。它具有一个水线以下圆弧形的潜艇船身,艇艏正面为大坡度耕地犁刀状的锥形体,艇艉为抛物面形,其上有一个与之吻合,且能自动滑行的抛物面圆锥水密圆滑盖,艇艉后部制有供喷水推进器推进的涡喷推流孔,船体前后装有水翼,甲板上制有综合光电桅杆塔台;艇载设备被封装在综合光电桅杆塔台里,舰后设置有一座锥形隐身多管炮,防空、反舰导弹等武器系统安装在舰艇前部和塔台两侧,加有水密圆滑整流罩,艇上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多级压缩机。水线以下装有主动声纳和反潜反舰两用鱼雷两枚。整体舰面以锥形抛物面为主体设计,舰体各个部位由不规则的抛物倾斜多面体组成。在紧急情况下,它能迅速潜入水中隐身,躲避攻击。具备水陆隐身功能。
文档编号B63G8/00GK2875946SQ20052003620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李建华 申请人:李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