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转子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5333发布日期:2018-10-12 22:3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船舶推进设备,具体地说是船用转子舵。



背景技术:

现代船舶吨位越来越大,对操纵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运行工况也越来越复杂,要求设计者们需要不断研究新的舵型以提高船舶的操纵性能,而高舵效的特种舵是提高操纵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特种舵是对普通舵进行开发,或者普通舵与别的设备组合的具有特种型式的舵,如主动舵、整流帽舵、襟翼舵、转子舵等。

特种舵能提高船舶的推进效率和改善操纵性能,特别是提高船在低速航行时的操纵性。

现代船舶对舵的操纵性能有如下要求:小舵角下的航向保持性、中等舵角的航向改变性、大舵角的船舶回转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舵效比常规舵高、操纵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一种船用转子舵。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船用转子舵,其特征是:包括主舵叶、子舵叶、上整流封板、下整流封板、主舵轴、转柱轴、子舵轴,子舵叶通过铰链机构连接主舵叶,上整流封板固定在主舵叶上方,下整流封板固定在主舵叶下方,上整流封板里设置太阳轮和行星轮,太阳轮和行星轮通过传动带同步转动,太阳轮固定在主舵轴上,行星轮固定在子舵轴上端部,子舵轴下端部套于主舵叶上的轴承中,子舵轴与子舵叶通过铰链固定,主舵轴下端部伸入至主舵叶里,主舵轴与主舵叶之间安装舵承,转柱轴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通过各自的转柱轴承连接主舵叶,转柱轴的上端部通过键连接电动机。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太阳轮和行星轮直径比为2.57,子舵叶与主舵叶的宽度比为1:3。

2、主舵轴的下部分粗于其上部分,下整流封板的厚度小于上整流封板的厚度。

3、主舵叶的剖面和子舵叶的剖面均为流线型,子舵叶的剖面形状承接主舵叶的剖面流线型形状。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提高升力,增大转船力矩,提高回转性、推迟水流分离,增大了临界舵角。一般情况与普通舵比其舵力可提高50%,最大值为2倍,低速时可达到3~4倍,倒航时可提高4倍。在低速航行时启动,改善操纵性。且拥有襟翼尾,当转舵时,剖面的弯曲相当于增大了剖面的拱度,水流加速,临界舵角增大,提高了升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运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2,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主舵轴1、子舵轴7、转子11、主舵叶10、子舵叶6、子舵传动装置、尾封板、转子电动机13、舵承等。

主舵叶10设计特定形状,各处横剖面普通流线型,主舵叶10前端设计出电机室,电机室跟随主舵转动,电机室特定位置设置集线孔16,整个主舵叶通过主舵轴1吊装于船舶尾部下端,主舵轴1上细下粗,由船内舵机控制。

电机室内安装异步电动机13,电动机与转子11通过键连接在一起,带动转子11高速旋转,通过电流控制转子旋转方向,转子上端套入主舵叶10的轴承孔内,轴承孔充分润滑。

子舵叶6由子舵轴驱动,通过三个铰链机构与主舵叶相连,子舵叶6与主舵叶10宽度比1:3,子舵叶剖面也为普通流线型,承接主舵叶流线形状。

舵叶上下都有整流封板,且下封板厚度小于上封板,上封板内安装太阳轮2与行星轮4,上封板固定在主舵叶10上方,下封板固定在主舵叶10下方,当转舵时,整流封板随主舵叶10转动。

子舵的传动装置包括太阳轮2、行星轮4和传动带3。大齿轮作为太阳轮,固定在主舵轴上,小齿轮作为行星轮,驱动子舵叶6旋转,且大齿轮与小齿轮直径比2.57。两轮之间设有传动带,传动带平行,以保证行星轮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

本发明结合格努斯(magnus)效应(在均匀水流中,旋转的圆柱可以在垂直于来流和旋转轴方向上产生升力)和襟翼舵原理(增加子舵叶,增加舵面拱度,改变水流方向并增加水流速)而设计实施。

如图1所示,主舵轴1连接船体与舵,将舵整体吊装在船尾螺旋桨后的尾流区,主舵轴上端连接液压舵机。

主舵轴1下方位于主舵叶10中,下端固定安装太阳轮2,行星轮4与太阳轮2安装于同一水平位置,用于子舵叶6的旋转。主舵轴1在主舵叶10中安装上舵承15和下舵承14。传送带3保证太阳轮2与行星轮4转向相同。

子舵轴7上端安装行星轮4,位于上整流封板5中,下端套入位于主舵叶10的轴承中,子舵轴7与子舵叶6通过铰链固定,通过子舵轴7的旋转驱动子舵叶6的旋转。子舵轴7安装在主舵叶10的润滑轴承中。

子舵叶6与主舵叶10宽度比1:3,设计展弦比为1.5。

异步电动机13安装电机室中,下端接转柱轴11。电机室与上整流封板5中设置集线孔16,用于安装异步电动机的供电线路,转柱轴11上端安装转柱轴承12,下端安装转柱轴承9。

如图2所示,子舵传动装置示意图中传送带3水平布置,当主舵叶10逆时针旋转时,子舵叶6也逆时针旋转。太阳轮2与行星轮4直径比2.57,保证子舵叶6旋转角度与主舵叶10旋转角度的比值同为2.57。

当船舶直线航行时,不需要转舵,则舵角0度,如图a位置。当需要转船力矩时,转舵位置由a位到b位,若需要大舵角则到c位。到c位时,子舵叶6与船舶纵向呈90度角,增加舵面拱度的同时,改变水流方向垂直于船向,并增加水流速,这样可最大限度增加转船力矩。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转子舵和襟翼舵的组合式新型转子舵,及其建造结构,设计方案合理。该新型转子舵临界角大幅提高,舵效增加,保证船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在原有襟翼舵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转子,加入了驱动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用于转子的高速旋转,从而大幅度增加了舵的升力,进一步增加了转船力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转子舵,包括主舵叶、子舵叶、上整流封板、下整流封板、主舵轴、转柱轴、子舵轴,子舵叶通过铰链机构连接主舵叶,上整流封板固定在主舵叶上方,下整流封板固定在主舵叶下方,上整流封板里设置太阳轮和行星轮,太阳轮和行星轮通过传动带同步转动,太阳轮固定在主舵轴上,行星轮固定在子舵轴上端部,子舵轴下端部套于主舵叶上的轴承中,子舵轴与子舵叶通过铰链固定,主舵轴与主舵叶之间安装舵承,转柱轴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连接主舵叶,转柱轴的上端部通过键连接电动机。本发明在低速航行时启动,改善操纵性。且拥有襟翼尾,当转舵时,剖面的弯曲相当于增大了剖面的拱度,水流加速,临界舵角增大,提高了升力。

技术研发人员:丁宇;徐家润;随从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13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