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5565发布日期:2018-11-24 10:5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下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中的前无人机已经应用很多的领域,比如航拍、喷洒农药和实时监测等,无论哪一种无人机作业目的,无人机本体并无太多改动且不需要人为的过分干预,如此解放人类工作,减少了生产工作量而提升使用范围。对于水下的探索却具缺少类似功能的设计与结构,往往都是针对专业目的专业设计,比如桥梁检测水下工作器,抓斗,水下游动推进器等。

本发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一方面可以用同一个控制腔体完成多种操作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智能化手段大大减少人工操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包括控制腔体,所述控制腔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无人机外壳,且控制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智能运动跟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腔体的内部位于智能运动跟随控制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控制模块,所述控制腔体的内部前端设置有摄像模块,所述控制腔体的内部位于摄像模块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配重模块,所述无人机外壳的内部位于控制腔体的一侧设置有供电系统,所述无人机外壳的内部位于控制腔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机身功能系统,所述控制腔体的后端设置有动力系统,所述控制腔体与无人机外壳之间设置有防水接插件,所述无人机外壳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机头,所述无人机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螺旋桨,且无人机外壳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螺旋桨,所述无人机外壳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三号螺旋桨。

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一号螺旋桨、二号螺旋桨与三号螺旋桨,且动力系统的输入端与动力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螺旋桨与二号螺旋桨的规格大小均相同,且一号螺旋桨与二号螺旋桨呈对称排列。

优选的,所述配重模块内部设置有配重,所述防水接插件的结构内部可以连接控制腔体与无人机外壳的信号连接线路。

优选的,所述供电系统、机身功能系统与动力系统的输入端均与供电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控制模块与摄像模块的输入端均与供电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主控模块与机身及动力系统分离,通过主控全系统切换不同智能模式配合搭载不同形式的功能性外壳,可以自主完成多种水下作业功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的内部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二号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腔体;2、无人机外壳;3、智能运动跟随控制模块;4、动力控制模块;5、摄像模块;6、配重模块;7、供电系统;8、机身功能系统;9、动力系统;10、防水接插件;11、机头;12、一号螺旋桨;13、二号螺旋桨;14、三号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包括控制腔体1,所述控制腔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无人机外壳2,且控制腔体1的内部设置有智能运动跟随控制模块3,所述控制腔体1的内部位于智能运动跟随控制模块3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控制模块4,所述控制腔体1的内部前端设置有摄像模块5,所述控制腔体1的内部位于摄像模块5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配重模块6,所述无人机外壳2的内部位于控制腔体1的一侧设置有供电系统7,所述无人机外壳2的内部位于控制腔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机身功能系统8,所述控制腔体1的后端设置有动力系统9,所述控制腔体1与无人机外壳2之间设置有防水接插件10,所述无人机外壳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机头11,所述无人机外壳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螺旋桨12,且无人机外壳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螺旋桨13,所述无人机外壳2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三号螺旋桨14;

动力系统9包括一号螺旋桨12、二号螺旋桨13与三号螺旋桨14,且动力系统9的输入端与动力控制模块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一号螺旋桨12与二号螺旋桨13的规格大小均相同,且一号螺旋桨12与二号螺旋桨13呈对称排列;配重模块6内部设置有配重,所述防水接插件10的结构内部可以连接控制腔体1与无人机外壳2的信号连接线路;供电系统7、机身功能系统8与动力系统9的输入端均与供电系统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动力控制模块4与摄像模块5的输入端均与供电系统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设置的摄像模块5为水下智能拍摄器,只用作一种水下作业方式,其余水下作业方式皆可通过替换无人机外壳2并切换工作模式得以实现,水下检测内容包括在水下进行的各种量纲类量化参数的检测,具体内容是水体成分检测,水下桥梁检测,水中环境探查等,水下工作包括在水下进行的各种运动类活动,具体内容包括水体样品采样,深海海底采样,鱼类补抓,摄像拍照等,机身功能系统8主要目的为控制无人机完成水下悬停,急追,倒退,上浮,下潜,旋转,平移的功能,保证无人机外壳2内部摄像头可以锁定目标拍摄物,智能运动跟随控制模块3可以计算出以最短线路跟上拍摄物并保持一米的拍摄距离,动力控制模块4,内含三瓦功率的三线转动电机并配合一号螺旋桨12、二号螺旋桨13与三号螺旋桨14使用,供电系统7内置十四伏电池组,为电源提供所需电能,摄像模块5可以实时拍下目标物当前状态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至控制存储器,配重模块6让全体航行拍摄器能够稳定的保持与水体中的任意位置,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包括控制腔体,所述控制腔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无人机外壳,且控制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智能运动跟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腔体的内部位于智能运动跟随控制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控制模块,所述控制腔体的内部前端设置有摄像模块,所述控制腔体的内部位于摄像模块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配重模块,所述无人机外壳的内部位于控制腔体的一侧设置有供电系统。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水下无人机,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主控模块与机身及动力系统分离,通过主控全系统切换不同智能模式配合搭载不同形式的功能性外壳,可以自主完成多种水下作业功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郭开泰;李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鲲之眼(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2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