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203发布日期:2019-06-11 23:4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列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路运载工具,舟船类。



背景技术:

目前,舟船普遍是独体结构,以只的形式装载,螺旋桨推进为主。以只的形式装载的舟船称为船只。船只装载能力有限,桨叶拨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舟船的装载能力和桨叶的拨推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成列的舟船,简称列舟。列舟是组体结构,以列的形式装载,采用转移桨推进。

主要分为机舟、舟颈和舟厢三个独立的部分。机舟是动力部分,舟颈是连接部分,舟厢是装载部分。转移桨装置机舟两侧,舟颈连接机舟和舟厢缓冲各方向作用力。主要用于载运人和货物,适用于海运。

多组式舟厢,提高了舟船的装载能力。桨叶前后方向作用流体产生推力,提高了桨叶的拨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漂式列舟的左视图。

图2是图1的顶视图。

图3是图1的前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图1机舟的剖视放大图。

图6是图5转移桨的剖视放大图。

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图9是图8桨叶和胎轮的转移图。

图10是图2舟颈和舟厢的剖视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的前视图。

a.舟艏,b.舟颈,c.机舟,d.舟厢,e.浮子,f.沉子。

1.过道,2.链槽,3.侧浮子,4.桨叶,5.夹道,6.舟舱,7.活塞,8.二轮胎轮,9.桨带,10.轮轴,11.轴架,12.四轮胎轮,13.轴承,14.齿轮,15.销轴,16.轮轴,17.浮子,18.桨柄,19.胎轮夹道,20.舟岸,21.廊桥,22.副胎,23.胎环,24.链条,25.舟门,26.舟窗。(夹道、桨带非实际长度。)

仅供参考。图中有省略。

实施方式

舟颈由链条和胎环构成。链条、链槽和链销结合连接,胎环充气膨胀绷紧链条缓冲作用力。胎环固定,内部分为上下左右四个独立的区间,区间内能差异可以控制列舟方向,兼具救生作用。副胎充气膨胀停靠舟岸,由舟舱供给胎环和副胎内能。

夹道的外层是瓷釉,桨叶、桨带、胎轮和活塞的外层是橡胶。活塞以水为润滑剂封闭夹道阻挡异物。夹道口内外壁半圆拱形凸出,胎轮夹道内外壁半圆拱形凹陷。活塞由气囊和夹板构成。夹板镶嵌于气囊并连接,气囊充气膨胀挤压封闭夹道。

胎轮、桨叶间距相等。四轮胎轮支承桨叶,二轮胎轮支承桨带。侧浮子和桨叶浮子辅助桨叶转移,侧浮子兼具平衡作用。前后左右齿轮轮轴独立,单向离合加速减速,左右桨叶作用力不对称变向。

可以有两组或多组机舟,舟厢大小相等或依次递减。舟艏附属于前机舟,舟艉附属于后舟厢。舟艏是机舟的控制中心,与舟艉相等或相似。舟厢可以配置侧浮子辅助平衡。

漂式列舟行于水上,潜式列舟行于水下。载人列舟称为客舟,载物列舟称为货舟,内部配备工作人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列舟是一种水路运载工具。组体结构,以列的形式装载,采用转移桨推进。主要分为机舟、舟颈和舟厢三个独立的部分。机舟是动力部分,舟颈是连接部分,舟厢是装载部分。转移桨装置机舟两侧,舟颈连接机舟和舟厢缓冲各方向作用力。多组舟厢提高了舟船的装载能力,桨叶前后方向作用流体产生推力,提高了桨叶的拨推效率。主要用于载运人和货物,适用于海运。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朋
技术研发日:2019.01.28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