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鱼分装浮船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7417发布日期:2019-11-01 20:04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活鱼分装渔船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鱼分装浮船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大水面捕捞,捕获的大宗水产品通过载鱼船运送到岸边码头,再进行人工按各类品种大小进行分捡、装篓、起吊、过称、装车,运往销售目的地。为了保证运送的水产品个体不受伤、不掉鳞,达到鲜活无伤痕的目的,使得在分捡装篓、起吊水产品过程中人工需要格外细心外,设备也是很关键,因此,我们设计一种活鱼分装浮船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鱼分装浮船制作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鱼分装浮船制作工艺,其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制作浮船主体框架,采用8厘米×8厘米空心方钢4根,截长度为13米,每2根空心方钢叠加焊接成一根长方钢边框,再用同样规格的空心方钢4根截长度为2.2米,每2根空心方钢叠加焊接成一根短方钢边框,分别将对称的2根长方钢边框与短方钢边框对接焊连,形成一个长13米、宽2.2米的长方体形的浮船主体大框架;

(2)焊接横梁,用8厘米×8厘米空心方钢,截成长2.08米20根,将截的方钢两头每间隔60厘米的间距等高一致焊牢在大框架内,做为浮船主体大框架底部横梁,当焊接完第5根方钢横梁时留下1.2米的净空间隙,再焊接第6根至第10根时同样留下1.2米的净空间隙,从第11根焊接至15根方钢横梁时再留1.2米的净空间隙,从第16根方钢横梁开始,再按每间隔60厘米等距离、等高度焊接4根余下方钢横梁;

(3)制作吊鱼篓放置区,上述焊接横梁时遗留的3个1.2米宽的横向净空间隙再与纵向留下1.4米长的净空间隙形成长方形的吊鱼篓放置区;

(4)在吊鱼篓放置区四角处,焊上高25厘米-30厘米,直径0.8厘米的钢圆柱,吊鱼篓放置区的两头和后侧用宽2厘米的钢皮焊在圆柱上,留下2厘米的空隙,呈栅栏状,用以防止装在鱼篓的鱼逃出;

(5)浮船主体大框架内的横梁上每间隔1.5厘米-2厘米纵向焊上3厘米宽的薄钢片,成为钢片栅条浮船底部;

(6)用厚度0.5厘米的钢皮,截高度40厘米焊接在浮船主体大框架的两头和后侧上,形成三面封闭的浮船体,用以防止活鱼进船逃跑,称防逃围栏;

(7)在浮船主体大框架的四周位置处各焊接一个直径10厘米,长15厘米的空心钢管,做为浮船在水中定位不移的立柱套管;

(8)在浮船主体大框架的两头第4根横梁前沿处各焊上一个高15厘米的圆筒钢管,在圆筒钢管上焊接一个套筒螺丝管,在螺丝管上套上一根直径6厘米、长2.8米-3米的钢管,作为单臂秤杆,用做浮船定位,用于固定浮船作用。

有益效果是:本浮船设计合理,制作方便,便于应用在起吊分装活鱼使用,有利于使得分装的活鱼死亡率降低至5%以内,有利于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鱼分装浮船制作工艺,其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制作浮船主体框架,采用8厘米×8厘米空心方钢4根,截长度为13米,每2根空心方钢叠加焊接成一根长方钢边框,再用同样规格的空心方钢4根截长度为2.2米,每2根空心方钢叠加焊接成一根短方钢边框,分别将对称的2根长方钢边框与短方钢边框对接焊连,形成一个长13米、宽2.2米的长方体形的浮船主体大框架;

(2)焊接横梁,用8厘米×8厘米空心方钢,截成长2.08米20根,将截的方钢两头每间隔60厘米的间距等高一致焊牢在大框架内,做为浮船主体大框架底部横梁,当焊接完第5根方钢横梁时留下1.2米的净空间隙,再焊接第6根至第10根时同样留下1.2米的净空间隙,从第11根焊接至15根方钢横梁时再留1.2米的净空间隙,从第16根方钢横梁开始,再按每间隔60厘米等距离、等高度焊接4根余下方钢横梁;

(3)制作吊鱼篓放置区,上述焊接横梁时遗留的3个1.2米宽的横向净空间隙再与纵向留下1.4米长的净空间隙形成长方形的吊鱼篓放置区;

(4)在吊鱼篓放置区四角处,焊上高25厘米-30厘米,直径0.8厘米的钢圆柱,吊鱼篓放置区的两头和后侧用宽2厘米的钢皮焊在圆柱上,留下2厘米的空隙,呈栅栏状,用以防止装在鱼篓的鱼逃出;

(5)浮船主体大框架内的横梁上每间隔1.5厘米-2厘米纵向焊上3厘米宽的薄钢片,成为钢片栅条浮船底部;

(6)用厚度0.5厘米的钢皮,截高度40厘米焊接在浮船主体大框架的两头和后侧上,形成三面封闭的浮船体,用以防止活鱼进船逃跑,称防逃围栏;

(7)在浮船主体大框架的四周位置处各焊接一个直径10厘米,长15厘米的空心钢管,做为浮船在水中定位不移的立柱套管;

(8)在浮船主体大框架的两头第4根横梁前沿处各焊上一个高15厘米的圆筒钢管,在圆筒钢管上焊接一个套筒螺丝管,在螺丝管上套上一根直径6厘米、长2.8米-3米的钢管,作为单臂秤杆,用做浮船定位,用于固定浮船作用。

使用时,1)通过焊接钢长臂固定浮船:在混凝土结构的码头靠水面边,用15厘米槽钢焊牢在地面上,槽钢伸向水面2.5米长,为了使钢长臂安全牢固,还要在槽钢1.6米处垂直打下一根长钢管在水中地下,上面与槽钢焊接,槽钢左右以三角形构架焊上2根斜称钢管,在槽钢伸向水面顶端10厘米处开挖一个直径6厘米大的圆洞,做安装滑轮之用;此外在距槽钢前沿端8厘米处焊接一个高25厘米的钢管,钢管上安装一个套螺丝管,用做固定浮船上的单臂秤杆,所制作的钢长臂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钢长臂之间相距9米,主要作用是固定浮船;

2)在钢长臂上设置的直径6厘米大的圆洞内安装滑轮,滑轮钢丝与浮船体栓牢,按水位高低调节浮船与水面平行,保证浮船在使用时平衡、稳定、安全;

3)立柱套管上安装钢管:采用4根长5米的实心钢管,又称立柱,把浮船放入水中,滑轮钢丝栓牢浮船两头,把立柱穿入浮船主体大框架的四周位置处的立柱套管内,用打桩器或铁锤,把立柱夯实在水下泥中,以固定浮船在水中不漂移、不摇摆;

4)鱼篓制做:鱼篓是装鱼物件,制做的鱼篓以塑钢材料为优,呈椎体状,上宽下窄,底部开挖数个孔洞,以便漏水,长宽与浮船上的吊鱼篓放置区大小一致;四角拴上粗尼龙绳做吊绳,分捡或起运水产品时,把运送的鱼船贴近靠紧浮船外沿边,人工把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活鱼分别捡装到鱼篓里,用吊机将鱼篓的活鱼直接吊装到车载活鱼厢里,魚篓子底是活栓式的,装魚时把栓上,往车上倒魚时把活栓一拉,魚自动进入活魚车厢,发往销售目的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鱼分装浮船制作工艺,其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制作浮船主体框架,采用长方钢边框与短方钢边框对接焊连,形成一个长13米、宽2.2米的长方体形的浮船主体大框架;焊接横梁,用8厘米×8厘米空心方钢,截成长2.08米20根,将截的方钢两头每间隔60厘米的间距等高一致焊牢在大框架内,做为浮船主体大框架底部横梁;在焊接横梁的同时留有吊鱼篓放置区;浮船主体大框架内的横梁上每间隔1.5厘米‑2厘米纵向焊上3厘米宽的薄钢片,成为钢片栅条浮船底部;并在浮船主体框架上设置立柱套管以及单臂秤杆。采用本技术方案,本浮船设计合理,制作方便,便于应用在起吊分装活鱼使用,有利于使得分装的活鱼死亡率降低至5%以内,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朝;余志龙;程传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利诚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19.1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