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6845发布日期:2020-04-24 20:4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监测技术,特别是指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监测技术作为海洋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预警海洋灾害、保护海洋环境、加强国防建设、谋求新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展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海洋监测技术一般可分为天基海洋观测、海基观测和水下海洋观测,申请人研究发现,目前海洋监测技术面临如下技术难题:

(1)受海岸线地形局限,设备能源供给难以实现长距离供给,难以保障设备续航;

(2)受海底洋流波动影响,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3)设备功能单一,不能适应丰富多样的海底科考需求;

(4)构造复杂,传感器设备容受电化学腐蚀和海洋生物附生,难以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具体方案如下。

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包括水下观测平台、海底电缆、岸基控制装置、数据展示终端,其中:水下观测平台具有仪器搭载平台,仪器搭载平台底部具有用于向下伸出并用于支撑的框架支撑腿,仪器搭载平台内固定有与之绝缘的尼龙安装夹座,尼龙安装夹座上安装有传感器设备;仪器搭载平台内还安装有水下密封舱,水下密封舱内水密性的安装有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水下密封舱具有供传感器设备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连接的数据接口、供海底电缆连接的电缆接口,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岸基控制装置,数据展示终端与岸基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海底电缆理想的解决了设备能源供给和信号稳定性需求,水下观测平台具有防拖曳设计、防淤泥设计、防附着处理、防腐蚀处理、易安装布放设计,方便仪器设备的安装搭载与扩展集成,具有良好的抗倾覆能力,能够满足边界层不同高度层次的湍流连续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下观测平台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下密封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包括水下观测平台1、海底电缆2、岸基控制装置3、数据展示终端4,其中:水下观测平台1具有仪器搭载平台11,仪器搭载平台11底部具有用于向下伸出并用于支撑的框架支撑腿12,仪器搭载平台11内固定有与之绝缘的尼龙安装夹座13,尼龙安装夹座13上安装有传感器设备5;仪器搭载平台11内还安装有水下密封舱6,水下密封舱6内水密性的安装有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图未示出),水下密封舱6具有供传感器设备5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连接的数据接口61、供海底电缆2连接的电缆接口62,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通过海底电缆2连接岸基控制装置3,数据展示终端4与岸基控制装置3通讯连接。

较佳的,仪器搭载平台11整体呈锥台状,底盘大于顶面。

其中,仪器搭载平台11外表安装有防拖网勾挂的外罩12。

其中,外罩12表面覆盖有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涂层。

较佳的,仪器搭载平台11的底面与框架支撑腿1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

较佳的,仪器搭载平台1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图未示出),尼龙安装夹座13插装在安装孔内。

较佳的,框架支撑腿12在仪器搭载平台11底部构成三脚架结构。

较佳的,水下密封舱6具有用于连接传感器设备5的扩展接口63。

较佳的,框架支撑腿12的底部设有配重台14,配重台14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若干配重块15。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1.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观测平台、海底电缆、岸基控制装置、数据展示终端,其中:水下观测平台具有仪器搭载平台,仪器搭载平台底部具有用于向下伸出并用于支撑的框架支撑腿,仪器搭载平台内固定有与之绝缘的尼龙安装夹座,尼龙安装夹座上安装有传感器设备;仪器搭载平台内还安装有水下密封舱,水下密封舱内水密性的安装有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水下密封舱具有供传感器设备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连接的数据接口、供海底电缆连接的电缆接口,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岸基控制装置,数据展示终端与岸基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仪器搭载平台整体呈锥台状,底盘大于顶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仪器搭载平台外表安装有防拖网勾挂的外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罩表面覆盖有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涂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仪器搭载平台的底面与框架支撑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仪器搭载平台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尼龙安装夹座插装在安装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撑腿在仪器搭载平台底部构成三脚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水下密封舱具有用于连接传感器设备的扩展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撑腿的底部设有配重台,配重台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若干配重块。


技术总结
海底有缆实时观测系统,包括水下观测平台、海底电缆、岸基控制装置、数据展示终端,水下观测平台具有仪器搭载平台,仪器搭载平台底部具有用于向下伸出并用于支撑的框架支撑腿,仪器搭载平台内固定有与之绝缘的尼龙安装夹座,尼龙安装夹座上安装有传感器设备;仪器搭载平台内还安装有水下密封舱,水下密封舱具有供传感器设备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路板连接的数据接口、供海底电缆连接的电缆接口。通过海底电缆理想的解决了设备能源供给和信号稳定性需求,水下观测平台具有防拖曳设计、防淤泥设计、防附着处理、防腐蚀处理、易安装布放设计,方便仪器设备的安装搭载与扩展集成,具有良好的抗倾覆能力,能够满足边界层不同高度层次的湍流连续测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瑜;王玉国;冯子旻;袁克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睿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