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2101发布日期:2020-08-07 17:3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水上无人救生圈和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差别主要在太阳能表皮蓄电结构上。现有的常规产品,航行时间固定,无法进行较远救援或救援后无法抵达安全区,而且在使用完成后需要通过内部具备的充电控制器向其内部的锂电池进行充电,才能使其再次使用,不具备续航能力,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通过太阳能软皮对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内部的锂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增加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的航行时间,便于对较远的地方进行救援,同时避免救援后无法抵达安全区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续航能力,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包括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所述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为u形结构,且所述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靠近其中部的外侧面和靠近其头部外侧面的位置均安装有太阳能软皮,所述太阳能软皮的输出端通过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内部的充电控制器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内部锂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软皮为太阳能软电池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软皮的边缘安装有软性固定框架,所述软性固定框架靠近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的一侧设有均匀分布的磁性卡柱,所述磁性卡柱的侧面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固定连接,且固定套筒的内部设有与磁性卡柱吸附的强力磁铁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软皮的边缘安装有软性固定框架,所述软性固定框架的侧面边缘设有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对应设置的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通过太阳能软皮对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内部的锂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增加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的航行时间,便于对较远的地方进行救援,同时避免救援后无法抵达安全区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续航能力,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磁性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软性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2太阳能软皮、3软性固定框架、31磁性卡柱、32固定套筒、33强力磁铁片、34螺孔、35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阅1-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包括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为u形结构,且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靠近其中部的外侧面和靠近其头部外侧面的位置均安装有太阳能软皮2,增大太阳能软皮2的面积,提高发电效率,太阳能软皮2的输出端通过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内部的充电控制器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内部锂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太阳能软皮2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存储到锂电池内部,从而提高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的航行时间和航行距离。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软皮2为太阳能软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中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的型号为pnw—001。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在晴天,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进行救援工作时,太阳能软皮2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通过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内部的充电控制器将电能存储到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内部的锂电池中;

锂电池为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提供电能,从而提高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续航能力,使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能够工作更长时间,移动更远的距离。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软皮2的边缘安装有软性固定框架3,软性固定框架3靠近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的一侧设有均匀分布的磁性卡柱31,磁性卡柱31的侧面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套筒32,固定套筒32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固定连接,且固定套筒32的内部设有与磁性卡柱31吸附的强力磁铁片33。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将磁性卡柱31插入到固定套筒32内部,并使磁性卡柱31与强力磁铁片33吸附在一起,从而将带有太阳能软皮2的软性固定框架3固定到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的表面;

当太阳能软皮2受到损坏需要将其进行拆卸时,通过软性固定框架3拉动磁性卡柱31,并使磁性卡柱31与强力磁铁片33和固定套筒32能够分离即可拆除太阳能软皮2,然后对太阳能软皮2进行更换即可。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软皮2的边缘安装有软性固定框架3,软性固定框架3的侧面边缘设有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对应设置的螺孔34,螺孔3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5。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通过固定螺栓35将带有太阳能软皮2的软性固定框架3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固定连接;

当太阳能软皮2受到损坏需要将其进行拆卸时,转动固定螺栓35,然后将带有太阳能软皮2的软性固定框架3取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软皮2对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内部的锂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增加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的航行时间,便于对较远的地方进行救援,同时避免救援后无法抵达安全区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续航力能,使用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包括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为u形结构,且所述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靠近其中部的外侧面和靠近其头部外侧面的位置均安装有太阳能软皮(2),所述太阳能软皮(2)的输出端通过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内部的充电控制器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内部锂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软皮(2)为太阳能软电池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软皮(2)的边缘安装有软性固定框架(3),所述软性固定框架(3)靠近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的一侧设有均匀分布的磁性卡柱(31),所述磁性卡柱(31)的侧面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套筒(32),所述固定套筒(32)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固定连接,且固定套筒(32)的内部设有与磁性卡柱(31)吸附的强力磁铁片(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软皮(2)的边缘安装有软性固定框架(3),所述软性固定框架(3)的侧面边缘设有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1)对应设置的螺孔(34),所述螺孔(3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包括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所述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为U形结构,且所述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靠近其中部的外侧面和靠近其头部外侧面的位置均安装有太阳能软皮,太阳能软皮的输出端通过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内部的充电控制器与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内部锂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该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太阳能软皮续航里程装置,通过太阳能软皮对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内部的锂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增加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的航行时间,便于对较远的地方进行救援,同时避免救援后无法抵达安全区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水上无人智能机器人续航能力,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明;宋金勇;邢志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派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