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航式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2156发布日期:2020-06-23 21:2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航式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海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航式救生器。



背景技术:

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过程中以及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抢险救灾中,人员落水或者被水围困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及时、快速地对落水人员、伤员和被困人员实施救护,降低落水人员和伤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通常采用救生艇进行救援,但是现在的救生艇受水域复杂地形和水下障碍物及风浪、舰船自身引力等影响,不能完全靠近,靠救援人员抛出救生圈,抛出距离有限,抛出落点偏差过大造成求援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航式救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航式救生器,包括救生船体,设置在救生船体外围的浮力圈,设置在救生船体后侧的推动器,所述救生船体底部设有辅助救援装置,所述救生船体上设置电源装置,所述推动器通过接线接入电源装置,所述辅助救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救生船体底部的两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第一固定板关于第二固定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活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救援板,所述第一救援板内端通过调节装置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一活动板,驱动第一活动板来回滑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第一活动板底部设有第一滑块,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电动推杆的自由伸缩端与第一活动板相连,所述第一救援板内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板上;

所述第一救援板上设有空槽,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卡接在第一救援板的空槽内并可沿空槽来回滑动,活动连接在同一个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救援板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航式救生器,通过辅助救援装置提高救援速度和救援效率,在救生器航行时,通过调节装置将第一救援板收起,减小救生器的航行阻力,到达救援点将第一救援板打开,多个第一救援板可供多个落水人员使用,落水人员抓住第一救援板向救生船体移动,有效解决了救生船体与落水人员距离过远而造成救援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辅助救援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辅助救援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救生船体,2-浮力圈,3-推动器,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救援板,7-第一活动板,8-电动推杆,9-空槽,10-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所示,一种自航式救生器,包括救生船体,设置在救生船体外围的浮力圈,设置在救生船体后侧的推动器,所述救生船体底部设有辅助救援装置,所述救生船体上设置电源装置,所述推动器通过接线接入电源装置,所述辅助救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救生船体底部的两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第一固定板关于第二固定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活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救援板,所述第一救援板内端通过调节装置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一活动板,驱动第一活动板来回滑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第一活动板底部设有第一滑块,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电动推杆的自由伸缩端与第一活动板相连,所述第一救援板内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板上;

所述第一救援板上设有空槽,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卡接在第一救援板的空槽内并可沿空槽来回滑动,活动连接在同一个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救援板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救生器航行时,推动电动推杆将第一活动板推到第二固定板最前端,第一活动板向内收起,减小救生器的航行阻力,到达救援点后,电动推杆将第一活动板收回,将第一救援板向外打开,多个第一救援板可供多个落水人员使用,落水人员抓住第一救援板向救生船体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航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船体,设置在救生船体外围的浮力圈,设置在救生船体后侧的推动器,所述救生船体底部设有辅助救援装置,所述救生船体上设置电源装置,所述推动器通过接线接入电源装置,所述辅助救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救生船体底部的两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第一固定板关于第二固定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活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救援板,所述第一救援板内端通过调节装置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航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一活动板,驱动第一活动板来回滑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第一活动板底部设有第一滑块,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电动推杆的自由伸缩端与第一活动板相连,所述第一救援板内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航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救援板上设有空槽,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卡接在第一救援板的空槽内并可沿空槽来回滑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航式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活动连接在同一个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救援板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航式救生器,包括救生船体,设置在救生船体外围的浮力圈,设置在救生船体后侧的推动器,所述救生船体底部设有辅助救援装置,所述救生船体上设置电源装置,所述推动器通过接线接入电源装置,通过辅助救援装置提高救援速度和救援效率,在救生器航行时,通过调节装置将第一救援板收起,减小救生器的航行阻力,到达救援点将第一救援板打开,多个第一救援板可供多个落水人员使用,落水人员抓住第一救援板向救生船体移动,有效解决了救生船体与落水人员距离过远而造成救援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荣;刘源;毛瓒;王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技术研发日:2019.10.30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