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9564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艇五金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项广受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在钓鱼过程中,若将鱼竿拿在手上,则鱼竿容易晃动,很难精确观察竿尖等的细微变化,无法准确判断是否有鱼上钩,并且,长时间手持鱼竿会使垂钓者手臂酸痛。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钓鱼竿固定装置,可以对鱼竿进行固定,避免垂钓者长时间手持鱼竿。然而,现有鱼竿固定装置中的鱼竿固定管结构强度不高,当力气较大的鱼咬钩时,作用在鱼竿上的力较大,容易导致鱼竿固定管破裂、鱼竿滑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增强结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呈一端开口的圆管状,所述主体管的外表面设置多条管体加强筋,每条所述管体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方向;所述主体管的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所述主体管的外表面凹陷形成,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主体管的管壁,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方向。

优选地,所述主体管具有相对的管口和管底,所述管口与所述主体管的内壁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管口与所述主体管的外部连接处设有凸阶。

优选地,所述凸阶的外径小于所述管口的外径,所述凸阶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管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管底的内侧设有管底加强筋,所述管底加强筋沿所述管底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管底加强筋的截面呈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管底的圆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沿所述管底的周向均匀排布,每个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方向。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呈矩形,所述安装孔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安装槽内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管口之间、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管底之间也设有管体加强筋。

优选地,沿所述管口至所述管底方向,所述主体管的内径逐渐缩小,即所述主体管的壁厚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主体管采用塑料或尼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在主体管的外表面设置多条管体加强筋,能够增强主体管的结构强度,延长鱼竿固定管的使用寿命;在管底的内侧设置管底加强筋,能够进一步增强管底的结构强度,避免鱼竿将管底损坏;主体管上设有安装槽和安装孔,方便使用者对鱼竿固定管进行安装固定;沿管口至管底方向,主体管的内径逐渐缩小,即主体管的壁厚逐渐增大,能够在固定鱼竿时增大鱼竿固定管与鱼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鱼竿滑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的仰视图。

其中,100-主体管,11-管体加强筋,12-安装槽,13-安装孔,20-管口,21-凸阶,30-管底,31-管底加强筋,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图5、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包括主体管100,主体管100呈一端开口的圆管状,主体管100的外表面设置多条管体加强筋11,每条管体加强筋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体管100的轴线方向;多条管体加强筋11能够增强主体管100的结构强度,避免使用中鱼竿受力过大对主体管100造成破坏,延长鱼竿固定管的使用寿命;主体管100的中部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由主体管100的外表面凹陷形成,安装槽12内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贯穿主体管100的管壁,安装孔1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主体管100的轴线方向。优选地,安装槽12呈矩形,安装孔13有两个,两个安装孔13在安装槽12内对称分布。安装槽12和安装孔13方便垂钓者对鱼竿固定管进行安装固定。

优选地,请参见图2和图4,主体管100具有相对的管口20和管底30,管口20与主体管100的内壁连接处圆滑过渡,方便垂钓者将鱼竿插入主体管100中;管口20与主体管100的外部连接处设有凸阶21。优选地,凸阶21的外径小于管口20的外径,凸阶21的外径大于主体管100的外径。凸阶21与主体管100、管口20为一体成型结构,凸阶21能够增强管口20与主体管100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延长鱼竿固定管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请结合参见图2和图5、图6,管底30的内侧设有管底加强筋31,管底加强筋31沿管底30的直径方向设置,管底加强筋31的截面呈半圆形。管底加强筋31能够增强管底30的结构强度,避免鱼竿受力过大时将管底30损坏,延长鱼竿固定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管底30的圆周设有多个通孔32,多个通孔32沿管底30的周向均匀排布,每个通孔32的轴线方向平行于主体管100的轴线方向。多个通孔30能够分散管底30承受的冲击力,提高管底30的承受能力,还能够起到透气作用。

优选地,请参见图1,安装槽12与管口20之间、安装槽12与管底30之间也设有管体加强筋11,能够进一步增强主体管100的强度。

优选地,请参见图2,沿管口20至管底30方向,主体管100的内径逐渐缩小,即主体管100的壁厚逐渐增大,能够在固定鱼竿时增大鱼竿固定管与鱼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鱼竿滑脱。

优选地,主体管100采用塑料或尼龙材质,结构强度高,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在主体管100的外表面设置多条管体加强筋11,能够增强主体管100的结构强度,延长鱼竿固定管的使用寿命;在管底30的内侧设置管底加强筋31,能够进一步增强管底30的结构强度,避免鱼竿将管底30损坏;主体管100上设有安装槽12和安装孔13,方便使用者对鱼竿固定管进行安装固定;沿管口20至管底30方向,主体管100的内径逐渐缩小,即主体管100的壁厚逐渐增大,能够在固定鱼竿时增大鱼竿固定管与鱼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鱼竿滑脱。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呈一端开口的圆管状,所述主体管的外表面设置多条管体加强筋,每条所述管体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方向;所述主体管的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所述主体管的外表面凹陷形成,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主体管的管壁,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具有相对的管口和管底,所述管口与所述主体管的内壁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管口与所述主体管的外部连接处设有凸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阶的外径小于所述管口的外径,所述凸阶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管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底的内侧设有管底加强筋,所述管底加强筋沿所述管底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管底加强筋的截面呈半圆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底的圆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沿所述管底的周向均匀排布,每个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呈矩形,所述安装孔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安装槽内对称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管口之间、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管底之间也设有管体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口至所述管底方向,所述主体管的内径逐渐缩小,即所述主体管的壁厚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采用塑料或尼龙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艇用鱼竿固定管,包括主体管,主体管呈一端开口的圆管状,主体管的外表面设置多条管体加强筋,每条管体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体管的轴线方向;主体管的中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由主体管的外表面凹陷形成,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主体管的管壁,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主体管的轴线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鱼竿固定管在主体管的外表面设置多条管体加强筋,能够增强主体管的结构强度,延长鱼竿固定管的使用寿命;在管底的内侧设置管底加强筋,能够进一步增强管底的结构强度,避免鱼竿将管底损坏,进一步延长鱼竿固定管的结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祥;秦松根;夏小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永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