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8530发布日期:2021-09-25 01:4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船货舱,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货舱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2.集装箱船货舱区域通常会设置有燃油深舱,而用于排放货舱舱底水的污水井一般布置在货舱与燃油深舱相邻一道横舱壁的内底区域,这样可以尽量靠近货舱的尾端,便于货舱舱底水排放。
3.污水井有漏水孔的网板部分会被集装箱遮挡,而污水井剩下的结构上方被燃油舱覆盖,同时污水井存在堵塞情况,往往造成货舱舱底水无法顺利排放,在一个货舱的尾端通常会横向布置两个污水井,当船员利用货舱垂向通道到达货舱底部后,必须保证货舱内对应部位无集装箱才能打开污水井的网板,维修和维护较为不便。
4.此外,这种结构形式从安全的角度是不利于船舶的破损稳性。由于舷侧压载舱的压载支管接入位于船中内底管弄的压载总管时,需要横向穿过底部压载舱,因此按照solas要求,由于舷侧压载舱的压载支管横向穿过底部压载舱,一旦底部压载舱破损,那么穿过该舱的压载支管也视为破损,由于该支管连通到舷侧压载舱,需考虑舷侧压载舱累计进水,即底部和舷侧压载舱同时进水,造成破损的进水量增大,使船舶横倾角增大,对船舶的破损稳性带来不利结果。按照现有技术对于货舱及燃油舱及内底区域的设计,压载支管无法避开底部压载舱,因此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在船舱内设置一个能够使船员对污水井就地检查和维护的横向通道,来解决货舱舱底水无法顺利排放,维修围护十分困难的问题;同时巧妙的利用该通道的空间对压载支管进行布置,消除了破损稳性的不利因素,保证船舶安全性。
6.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燃油舱与货舱前后方向相邻布置,位于燃油舱与货舱交界处下方的船体内底区域的内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污水井7,所述燃油舱的底侧边缘部位向内凹陷,沿船体横向形成一检修通道8,所述检修通道8位于船体横向两侧的污水井7正上方;舷侧压载支管1自管弄2处向上伸入所述检修通道8,沿所述检修通道8布置并最终接入舷侧压载舱。
8.优选的,检修通道8底部具有可打开并与污水井7连通的盖板6。
9.优选的,所述污水井7上方对应货舱的部位设有网板2。
10.优选的,所述污水井7内设有用于将污水排出的潜水泵。
11.优选的,所述检修通道8的主体呈矩形体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舷侧压载支管1布置于所述矩形体结构靠近燃油舱一侧的下底角部位。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在船舱内设置一个能够使船员对污水井就地检查和维护的横向通道,货舱舱底水可顺利排放,同时保证了污水井及时检修清理。
15.2)货舱内污水井的上方即使有集装箱也不影响检修工作。
16.3)巧妙的利用该通道的空间提供了舷侧压载支管的布置处所,消除了破损稳性的不利因素,提高了破损稳性和船舶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管系受到腐蚀。
附图说明
17.图1是现有集装箱船货舱的局部侧视图。
18.图2是图1中污水井详细节点图。
19.图3是现有的舷侧压载管系走向

横剖面图。
20.图4是本发明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检修通道和污水井详细节点图。
22.图6是舷侧压载管系进货舱横截面图。
23.图中,1.舷侧压载支管,2.管弄,3.左侧底压载舱,4.右侧底压载舱,5.压载总管,6.盖板,7.污水井,8.检修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一(对比实施例):
26.现有集装箱燃油舱跟货舱相邻的横舱壁是从内底向上延伸至主甲板,污水井的一部分位于货舱,一部分位于燃油舱下方,被燃油舱覆盖。如果货舱里装有集装箱,那么集箱子会将把货舱区域的污水井覆盖。如图1、2所示。
27.由于舷侧压载舱的压载支管接入位于船中内底管弄的压载总管时,需要横向穿过底部压载舱,如图3所示。
28.常规布置形式没有为船员提供该通道,污水井有漏水孔的网板部分会被集装箱遮挡,而污水井剩下的结构上方被燃油舱覆盖。在一个货舱的尾端通常会横向布置两个污水井,当船员利用货舱垂向通道到达货舱底部后,缺少一条横向通道供船员沿船宽方向左右走通。从使用的角度,现有通道结构存在技术缺陷,给船员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29.同时,这种结构形式从安全的角度是不利于船舶的破损稳性。由于舷侧压载舱的压载支管接入位于船中内底管弄的压载总管时,需要横向穿过底部压载舱,因此按照solas要求,一旦底部压载舱破损,那么穿过该舱的压载支管也视为破损,由于该支管连通到舷侧压载舱,引起该舱的累积进水,即底部和舷侧压载舱同时进水,造成破损的进水量增大,使船舶横倾角增大,对船舶的破损稳性带来不利结果。
30.实施例二:
31.参见图4

6,一种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燃油舱与货舱前后方向相邻布置,位于燃油舱与货舱交界处下方的船体内底区域的内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污水井7,所述燃油舱的底侧边缘部位向内凹陷,沿船体横向形成一检修通道8,所述检修通道8位于船体横向两侧的污水井7正上方;舷侧压载支管1自管弄2处向上伸入所述检修通道8,沿所述检修通道8
布置并最终接入舷侧压载舱。
32.检修通道的宽度、深度、高度可以根据实际布置及规则要求调整,舷侧压载支管的走向、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舱室划分进行调整。
33.参见图5,检修通道8底部具有可打开并与污水井7连通的盖板6。
34.参见图5,所述污水井7上方对应货舱的部位设有网板2。
35.参见图5,所述污水井7内设有用于将污水排出的潜水泵。
36.结合图4

5可见,所述检修通道8的主体呈矩形体结构。
37.参见图5,所述舷侧压载支管1布置于所述矩形体结构靠近燃油舱一侧的下底角部位。
38.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该通道即可以便于船员通行,同时还提供了布置舷侧压载支管的处所。
39.在污水井上面设置一条横向贯通的检修通道,将污水井的活动盖板部分露出来,是船员横向走通。
40.参见图6,将舷侧压载舱的压载支管直接接入该检修通道,到达船中处再转入管弄接进压载总管。保证该段管系高于内底。详见图4

6。
41.本实施方式实现了集装箱船货舱污水井的检修通道结构,保证了污水井及时检修清理,舷侧压载支管布置位置的调整,既利于破损稳性,也避免了管系的腐蚀。
42.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燃油舱与货舱前后方向相邻布置,位于燃油舱与货舱交界处下方的船体内底区域的内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污水井(7),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舱的底侧边缘部位向内凹陷,沿船体横向形成一检修通道(8),所述检修通道(8)位于船体横向两侧的污水井(7)正上方;舷侧压载支管(1)自管弄(2)处向上伸入所述检修通道(8),沿所述检修通道(8)布置并最终接入舷侧压载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检修通道(8)底部具有可打开并与污水井(7)连通的盖板(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井(7)上方对应货舱的部位设有网板(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井(7)内设有用于将污水排出的潜水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通道(8)的主体呈矩形体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舷侧压载支管(1)布置于所述矩形体结构靠近燃油舱一侧的下底角部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船货舱通道结构,燃油舱与货舱前后方向相邻布置,位于燃油舱与货舱交界处下方的船体内底区域横向两侧各设有一污水井,燃油舱的底侧边缘部位向内凹陷,沿船体横向形成一检修通道,检修通道位于船体横向两侧的污水井正上方;舷侧压载支管自管弄处向上伸入检修通道,沿检修通道布置并最终接入舷侧压载舱。本发明在船舱内设置一个能够使船员对污水井就地检查和维护的横向通道,来解决货舱舱底水无法顺利排放,维修围护十分困难的问题;同时巧妙的利用该通道的空间对压载支管进行布置,消除了破损稳性的不利因素,保证船舶安全性。舶安全性。舶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磊 林洁 孙大虎 杜鲁辉 唐娟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