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25997发布日期:2022-04-13 14:2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造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有较好的视野,大型集装箱船的上建都会处在较高的高度。而处在长江沿线的船厂在制造此类船舶时,为了避免横跨于长江上的桥梁的阻挡,一般只在厂区完成船舶的主体部分,上建部分随主体部分需要通过牵引船送往入海口处的长兴岛,再进行组装。此方法不仅生产成本高,制作周期也被拉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制作周期的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一,在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之间均匀设置六至八个升降装置,并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
7.步骤二,敷设连通上建的电缆;
8.步骤三,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下降至低位,拆除雷达桅;
9.步骤四,大型集装箱船航行至入海口处,并停靠于就近的码头;
10.步骤五,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
11.步骤六,上建底部的四周边缘与安装平台顶部的四周边缘之间焊接封板形成空舱;
12.步骤七,重新安装雷达桅。
13.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上建固接的顶撑,顶撑的外侧套接有顶撑盒,顶撑盒固接于安装平台,顶撑盒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到装于顶撑的底部,千斤顶驱使顶撑在顶撑盒内滑移,顶撑盒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垫块进入的入口,垫块用于抬高顶撑,入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顶撑的定位销,顶撑由下至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定位销配合的销孔。
14.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提升的操作流程如下:
15.st1,准备好若干个垫块;
16.st2,开启同步液压泵,千斤顶微微抬升顶撑后停止,拔出定位销;
17.st3,继续抬升顶撑,露出最近的销孔后,插入定位销;
18.st4,千斤顶泄压,利用叉车经入口在千斤顶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垫块,垫块放置在底座的上方;
19.st5,重复st2-st4,将上建提升至设定高度。
20.优选的,所述垫块的高度为0.5米,千斤顶的最大行程为0.6米。千斤顶的最大行程
稍大于垫块的高度,方便叠放垫块。
21.优选的,所述入口的高度为1.8-2米。可使用叉车经入口叠放垫块。
22.优选的,所述定位销为双销轴。双销轴可提高安全性。
23.优选的,所述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反顶结构。
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5.1、在厂区便可进行上建的搭建,敷设电缆,让大型集装箱船具有自航行能力,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降至低位后便可离开厂区,由此可以避免长江上桥梁的阻挡,大型集装箱船自航至入海口,无需其他船只牵引,速度更快,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缩短了制作周期,同时也进行了试航工作。
26.2、升降装置的操作步骤简单,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的流程图;
28.图2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升降装置提升的操作流程图。
30.其中,1上建,11反顶结构,12雷达桅,2安装平台,3升降装置,31顶撑,311销孔,32顶撑盒,321入口,33底座,34千斤顶,35垫块,36定位销,4空舱。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32.如图1-3所示,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3.步骤一,上建1的底部与安装平台2的侧壁之间安装反顶结构11,提高上建的稳定性,在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之间均匀布置八个升降装置3,并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升降装置包括与上建固接的顶撑31,顶撑的外侧套接顶撑盒32,顶撑盒固接于安装平台,顶撑盒的底部布置底座33,底座的上方布置千斤顶34,千斤顶的最大行程为0.6米,千斤顶到装于顶撑的底部,千斤顶驱使顶撑在顶撑盒内滑移,顶撑盒的侧壁开设用于垫块35进入的入口321,入口的高度为2米,可使用叉车经入口叠放垫块,垫块用于抬高顶撑,垫块的高度为0.5米,垫块的高度小于千斤顶的最大行程,方便叠放垫块,入口的上方布置用于固定顶撑的定位销36,定位销为双销轴,双销轴可提高安全性,顶撑由下至上开设若干个与定位销配合的销孔;
34.步骤二,敷设连通上建的电缆;让大型集装箱船具有自航行能力;
35.步骤三,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下降至低位,拆除雷达桅12;
36.步骤四,大型集装箱船航行至入海口处,并停靠于就近的码头;
37.步骤五,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升降装置提升的操作流程如下:
38.st1,准备好若五个垫块,垫块的高度为0.5米,千斤顶的最大行程稍大于垫块的高度,方便叠放垫块;
39.st2,开启同步液压泵,千斤顶微微抬升顶撑后停止,拔出定位销;
40.st3,继续抬升顶撑,露出最近的销孔后,插入定位销;
41.st4,千斤顶泄压,利用叉车经入口在千斤顶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垫块,垫块放置在底座的上方;
42.st5,重复st2-st4,叠放四个垫块后将上建提升至设定高度;
43.步骤六,上建底部的四周边缘与安装平台顶部的四周边缘之间焊接封板形成空舱4;从而可以提高美观度。
44.步骤七,重新安装雷达桅。
45.本发明可以让大型集装箱船自航至入海口,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缩短了制作周期,同时也进行了试航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之间均匀设置六至八个升降装置,并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步骤二,敷设连通上建的电缆;步骤三,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下降至低位,拆除雷达桅;步骤四,大型集装箱船航行至入海口处,并停靠于就近的码头;步骤五,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步骤六,上建底部的四周边缘与安装平台顶部的四周边缘之间焊接封板形成空舱;步骤七,重新安装雷达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上建固接的顶撑,顶撑的外侧套接有顶撑盒,顶撑盒固接于安装平台,顶撑盒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到装于顶撑的底部,千斤顶驱使顶撑在顶撑盒内滑移,顶撑盒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垫块进入的入口,垫块用于抬高顶撑,入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顶撑的定位销,顶撑由下至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定位销配合的销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提升的操作流程如下:st1,准备好若干个垫块;st2,开启同步液压泵,千斤顶微微抬升顶撑后停止,拔出定位销;st3,继续抬升顶撑,露出最近的销孔后,插入定位销;st4,千斤顶泄压,利用叉车经入口在千斤顶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垫块,垫块放置在底座的上方;st5,重复st2-st4,将上建提升至设定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高度为0.5米,千斤顶的最大行程为0.6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的高度为1.8-2米。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为双销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反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该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之间均匀设置六至八个升降装置,并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步骤二,敷设连通上建的电缆;步骤三,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下降至低位,拆除雷达桅;步骤四,大型集装箱船航行至入海口处,并停靠于就近的码头;步骤五,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步骤六,上建底部的四周边缘与安装平台顶部的四周边缘之间焊接封板形成空舱;步骤七,重新安装雷达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国 庄亚龙 任海兵 赵建宇 左成魁 陈福忠 吴飞 陈元军 马一飞 朱晓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