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体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5858发布日期:2021-11-03 14:1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体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缆牵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体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江海湖泊船体进船厂检修时,需要使用收卷机带动钢缆牵引船体上岸,在牵引船体的过程中,通常使用一个收卷机配合滑轮组将船体的阻力均匀平摊到单根钢缆上,以减少船体对钢缆的拉力,但钢缆行走进程较长,检修占地较大,增加了场地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缆行走进程较长,检修占地较大,增加了场地成本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包括第一收卷机、第二收卷机、第一牵引组及第二牵引组,所述第一收卷机连接有第一钢缆,所述第二收卷机连接有第二钢缆,所述第一牵引组、第二牵引组均包括两个滑轮组,所述第一牵引组上缠绕若干圈所述第一钢缆,所述第一钢缆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牵引组的滑轮组上,所述第二牵引组上缠绕若干圈所述第二钢缆,所述第二钢缆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组的滑轮组上,所述第二牵引组的滑轮组其一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牵引组与第二牵引组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使用第一钢缆缠绕在第一牵引组的两个滑轮组上,缠绕多圈后,将第一钢缆的末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滑轮组上,再用第二钢缆缠绕在第二牵引组的两个滑轮组上,缠绕多圈后,将第二钢缆的末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滑轮组上,将第二牵引组的一个滑轮组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第一牵引组和第二牵引组相邻的滑轮组固定连接,第一牵引组的一个滑轮组与船体连接,最后使用第一收卷机牵引第一钢缆,同时使用第二收卷机牵引第二钢缆,在牵引船体上岸的过程中,第一牵引组的两个滑轮组互相靠近,第二牵引组的未固定滑轮组向固定的滑轮组靠近,同时,牵引第一牵引组的两个滑轮组同步移动,钢缆行走进程缩短了一倍,大大节约了检修场地,减少了工作成本,增加了便利,同时,根据第二钢缆缠绕在第二牵引组的圈数,可以减少第二钢缆的拉力,增加了第二钢缆的耐久度。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第二钢缆缠绕在第二牵引组的两个滑轮组上,在第二牵引组的拉动下,第二牵引组的未固定滑轮组靠近固定的滑轮组的同时,拉动第一牵引组的靠近船的滑轮组向第二牵引组靠近,其解决了钢缆行走进程较长,检修占地较大,增加了场地成本的技术问题,产生了钢缆行走进程缩短了一倍,大大节约了检修场地,减少了工作成本,增加了便利,同时,根据第二钢缆缠绕在第二牵引组的圈数,可以减少第二钢缆的拉力,增加了第二钢缆的耐久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视结构示意图。
8.上述附图中1、第一收卷机;11、第一钢缆;12、第一牵引滑轮;2、第二收卷机;21、第
二钢缆;22、第二牵引滑轮;3、第一牵引组;4、第二牵引组;41、滑轮组;42、凹环;43、弧形臂。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包括第一收卷机1、第二收卷机2、第一牵引组3及第二牵引组4,所述第一收卷机1连接有第一钢缆11,所述第二收卷机2连接有第二钢缆21,所述第一、第二牵引组4均包括两个滑轮组41,所述第一牵引组3上缠绕若干圈所述第一钢缆11,所述第一钢缆11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牵引组3的滑轮组41上,所述第二牵引组4上缠绕若干圈所述第二钢缆21,所述第二钢缆21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组4的滑轮组41上,所述第二牵引组4的滑轮组41其一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牵引组3与第二牵引组4固定连接;
11.具体工作流程是:使用第一钢缆11缠绕在第一牵引组3的两个滑轮组41上,缠绕多圈后,将第一钢缆11的末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滑轮组41上,再用第二钢缆21缠绕在第二牵引组4的两个滑轮组41上,缠绕多圈后,将第二钢缆21的末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滑轮组41上,将第二牵引组4的一个滑轮组41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第一牵引组3和第二牵引组4相邻的滑轮组41固定连接,第一牵引组3的一个滑轮组41与船体连接,最后使用第一收卷机1牵引第一钢缆11,同时使用第二收卷机2牵引第二钢缆21,在牵引船体上岸的过程中,第一牵引组3的两个滑轮组41互相靠近,第二牵引组4的未固定滑轮组41向固定的滑轮组41靠近,同时,牵引第一牵引组3的两个滑轮组41同步移动,钢缆行走进程缩短了一倍,大大节约了检修场地,减少了工作成本,增加了便利,同时,根据第二钢缆21缠绕在第二牵引组4的圈数,可以减少第二钢缆21的拉力,增加了第二钢缆21的耐久度。
12.如图1所示,一种船体牵引装置,所述滑轮组41的滑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钢缆11、第二钢缆21相配合的凹环42,所述凹环4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滑轮组41的中心轴垂直,避免缠绕在滑轮组41上的第一钢缆11和第二钢缆21与滑轮组41之间的摩擦,减少滑轮组41对第一钢缆11和第二钢缆21的损坏。
13.如图1所示,一种船体牵引装置,所述第一收卷机1的第一钢缆11出口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一牵引滑轮12,所述第一牵引滑轮12与所述第一钢缆11相配合,方便第一钢缆11转向,方便第一收卷机1对第一钢缆11进行收卷。
14.如图1所示,一种船体牵引装置,所述第二收卷机2的第二钢缆21出口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牵引滑轮22,所述第二牵引滑轮22与所述第二钢缆21相配合,方便第二钢缆21转向,方便第二收卷机2对第二钢缆21进行收卷。
15.如图1所示,一种船体牵引装置,所述第一牵引组3上缠绕的第一钢缆11数目与第二牵引组4上缠绕的第二钢缆21数目相同,使第一钢缆11和第二钢缆21的拉力相同,方便使用功率相同的第一收卷机1、第二收卷机2分别对第一钢缆11、第二钢缆21进行收卷,避免第一钢缆11、第二钢缆21受力不均,影响对船体的牵引。
16.如图1所示,一种船体牵引装置,所述滑轮组41上铰接有铸铁制作的弧形臂43,通过捆扎、扣接等方便将第一牵引组3的滑轮组41与第二牵引组4的滑轮组41固定连接。
1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卷机、第二收卷机、第一牵引组及第二牵引组,所述第一收卷机连接有第一钢缆,所述第二收卷机连接有第二钢缆,所述第一牵引组、第二牵引组均包括两个滑轮组,所述第一牵引组上缠绕若干圈所述第一钢缆,所述第一钢缆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牵引组的滑轮组上,所述第二牵引组上缠绕若干圈所述第二钢缆,所述第二钢缆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组的滑轮组上,所述第二牵引组的滑轮组其一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牵引组与第二牵引组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的滑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钢缆、第二钢缆相配合的凹环,所述凹环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滑轮组的中心轴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卷机的第一钢缆出口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一牵引滑轮,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与所述第一钢缆相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卷机的第二钢缆出口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牵引滑轮,所述第二牵引滑轮与所述第二钢缆相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组上缠绕的第一钢缆数目与第二牵引组上缠绕的第二钢缆数目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上铰接有铸铁制作的弧形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体牵引装置,包括第一收卷机、第二收卷机、第一牵引组及第二牵引组,第一收卷机连接有第一钢缆,第二收卷机连接有第二钢缆,第一牵引组、第二牵引组均包括两个滑轮组,第一牵引组上缠绕若干圈第一钢缆,第一钢缆的末端固定在第一牵引组的滑轮组上,第二牵引组上缠绕若干圈第二钢缆,第二钢缆的末端固定在第二牵引组的滑轮组上,第二牵引组的滑轮组其一固定设置,第一牵引组与第二牵引组固定连接,其解决了钢缆行走进程较长,检修占地较大,增加了场地成本的技术问题,产生了钢缆行走进程缩短了一倍,大大节约了检修场地,根据第二钢缆缠绕在第二牵引组的圈数,可以减少第二钢缆的拉力,增加了第二钢缆的耐久度的技术效果。久度的技术效果。久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谭连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民娃船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