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气浮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8687发布日期:2023-04-20 07:1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气浮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漂浮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充气浮体。


背景技术:

1、现有较多的浮体采用滚塑、吹塑工艺实现,根据使用需求在其内部填充发泡物料用于提升制品受压下的变形率,当此类浮体遇到大面积水域连续应用项目,如海上光伏、浮体平台等需求大面积连续浮体应用时,往往需要较多数量的单一单元连接组合应用,各单元连接根据需求的不同有时采用金属连接件或特制塑料连接件,遇到水流波动时会出现连接位置断裂的可能。为解决浮体的连接问题,可将浮体设置成筒状结构,使得浮体的壁厚可控,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尺寸的控制。

2、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两端封堵的筒状浮体,为保证其抗变形能力,会在浮体内部设置钢环内模(例如,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片浮体--cn202593810u),或是在浮体内部注入发泡材料以支撑变形,不仅增加了浮体的制造成本,还增加了浮体自身的重力,降低了单一浮体产生的浮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气浮体,采用承插、热熔的方式将封头与壳体进行连接,不仅能够对壳体的端部进行支撑以保证圆度及抗变形能力,还能保证气密性,无需钢环内模等的使用,同时设置了充气机构以向壳体内部充气,以利用气体对浮体的内部进行支撑,不增加浮体的自重,解决了现有浮体自重大、浮力小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气浮体,包括筒状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的封头,所述封头与邻近的壳体端部承插连接,承插连接处设有电热丝以用于承插连接处的热熔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向壳体内部充气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固定设置在壳体一端的封头上。

4、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由若干个同轴设置的壳体单元组成,相邻壳体单元之间热熔连接。

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相邻壳体单元之间沿其环向还设有聚乙烯板结构的加强单元,加强单元固定设置在相邻壳体单元对接处的外表面上。

6、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封头靠近壳体端部的一侧沿其环向固定设有支腿,支腿的外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同,支腿的上表面设有电热丝。

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封头、支腿的壁厚均大于壳体的壁厚。

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支腿的下表面通过加强肋与封头固定连接。

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封头的外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同。

10、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封头为平面结构、圆形面结构、锥形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1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封头与壳体之间的承插连接处的外表面沿其环向固定设有加强单元。

12、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充气机构由充气管和设置在充气管上的压力表组成,充气管的一端穿过封头并与壳体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气阀连接。

13、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封头与壳体之间通过承插、热熔的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能够对壳体的端部进行支撑以保证圆度及抗变形能力,还能保证气密性,无需钢环内模等的使用,同时设置了充气机构以向壳体内部充气,以利用气体对浮体的内部进行支撑,不增加浮体的自重,且可通过气体自身的浮力以提高浮体的浮力及抗变形能力。

15、2)本实用新型壳体由若干个壳体单元组成,若干个壳体单元同轴设置,且相邻两个壳体单元之间热熔对接并使用加强单元加强,不仅便于运输,还能根据需求增加壳体的长度,取消了连接件的使用,加强单元的设置能够增加连接处的强度,抵抗后期浮体受外力弯曲、挠动导致的连接处开裂风险。

16、3)本实用新型支腿插入壳体内部,以对壳体的端部进行支撑,有效保证了壳体端部的圆度,且封头以及支腿的壁厚均大于壳体的壁厚,以保证对壳体的支撑稳定性,进而保证浮体的抗变形能力。

17、4)本实用新型封头的外径应与壳体的外径相同,从而使得封头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有效保证了浮体的美观。

18、5)本实用新型充气管连接有气阀和压力表,气压可调,可通过气体自身的浮力以提高浮体的浮力及抗变形能力,压力表的设置能够有效监测浮体内部气体压力的变化,可及时进行气体的补充或发现浮体的破损情况,应急能力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的封头,所述封头与邻近的壳体端部承插连接,承插连接处设有电热丝以用于承插连接处的热熔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向壳体内部充气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固定设置在壳体一端的封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由若干个同轴设置的壳体单元组成,相邻壳体单元之间热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壳体单元之间沿其环向还设有聚乙烯板结构的加强单元,加强单元固定设置在相邻壳体单元对接处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靠近壳体端部的一侧沿其环向固定设有支腿,支腿的外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同,支腿的上表面设有电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支腿的壁厚均大于壳体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的下表面通过加强肋与封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的外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为平面结构、圆形面结构、锥形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与壳体之间的承插连接处的外表面沿其环向固定设有加强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气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由充气管和设置在充气管上的压力表组成,充气管的一端穿过封头并与壳体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气阀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气浮体,涉及漂浮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浮体自重大、浮力小的问题,降低了浮体自重,提高了浮力及抗变形能力,具体方案如下:包括筒状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的封头,所述封头与邻近的壳体端部承插连接,承插连接处设有电热丝以用于承插连接处的热熔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向壳体内部充气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固定设置在壳体一端的封头上。

技术研发人员:倪奉尧,孔德彬,胡召元,王国利,王晓峰,孔德亮,魏建方,孔祥奇,孔令国,孔凡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