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航行的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8553发布日期:2023-03-08 01:2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航行的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和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风机供电的海上制氢平台。


背景技术:

2.常规的船舶行进时采用首向航行的模式,而在特殊海洋作业中,需要船舶朝首向,尾向以及横向航行或移位,例如目前国际上热门的航天回收技术,考虑回收落点与预定位置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回收装置具备多方向航行以及快速移位的能力。
3.现有的船型方案大多都不适合于多方向航行,原因在于常规航行船具有明显的细长体特性,横向阻力较大,且横向运动时横摆特性较差,难以实现横向的有效航行,多数船型方案在首尾形式上进行改动,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793722,其通过设有倾角的首部线型以及倾斜式舷侧和尾封板,实现了首尾双向破冰以及航行的目的,但不具备横向的移动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向航行的船,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多向航行的船,船体外板自上而下呈“s”型曲线,船体外板的曲率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与船体底板弧形过度连接,船体首尾结构以船中横剖线为中心对称设置,船体外板剖面轮廓与船体底板轮廓整体呈八边形,八边形的各边角为圆滑过渡的曲线,船体首向进流角的角度为35
°
~45
°

6.在船体外表面固定有推进器,推进器所处的船体外板接近水平,推进器带有的垂向传动轴与外板垂直固定,船体上表面设置有多列支墩,船体通过支墩与上部独立式甲板箱结构连接。
7.上述一种多向航行的船,更进一步地,沿船体长度方向,船体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条肋板,相邻两条肋板之间固定有一列支墩。
8.上述一种多向航行的船,更进一步地,推进器所处船体外轮板与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为0
°
~10
°

9.上述一种多向航行的船,更进一步地,船体的船长与船宽比例为1:1~1:3。
10.上述一种多向航行的船,更进一步地,舷侧水平段长度小于船长30%。
11.上述一种多向航行的船,更进一步地,推进器与水平面形成3~8度倾角。
12.上述一种多向航行的船,更进一步地,推进器是四个,首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推进器,尾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推进器,首部推进器与尾部推进器对称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采用的船型在首向、尾向以及横向都具有相对瘦削的线型,横向水平段长度远小于传统船型,从而有效的降低航行阻力,能够实现首尾以及横向多方位的高效航行。
15.2.通过优化型线以及推进器倾角的设计,推进器布置上避免了与船体不发生的不
利干扰,各方向推进效率较高,具备良好的快速性和动力定位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3方框的放大示意图;
21.其中:1-首尾1/6船长位置、3-船中横剖线、5-船中纵剖线、6-船底外板、7-船体外板剖面轮廓线、8-支墩、9-推进器、9-1-推进器垂向传动轴、12-进水角、13-船体外板曲率变化转折点、15-舷侧水平段长度、16-船长。
具体实施方式
22.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2、3所示的一种多向航行的船,船体外板自上而下呈“s”型曲线,船体外板的曲率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与船体底板弧形过度连接,船体首尾结构以船中横剖线为中心对称设置。船体外板剖面轮廓与船体底板轮廓整体呈八边形,八边形的各边角为圆滑过渡的曲线,船体首向进流角的角度为35
°
~45
°

24.在船体外表面固定有推进器,推进器所处的船体外板接近水平,推进器带有的垂向传动轴与外板垂直固定,推进器设置在靠近首向中纵剖面曲率变化转折点处,船体上表面设置有多列支墩,船体通过支墩与上部独立式甲板箱结构连接。舷侧水平段长度小于船长的30%。
25.为了克服传统船型横向阻力较大的不足,在舷侧设置的水平段长度小于船长的30%,船长和船宽的比例范围在1:1和3:1之间,使横向航行时船型较为瘦削,具有较好的导流降阻的优势。船体外轮廓从上到下的曲率先减小,进水角的角度在35
°
~45
°
之间,到达船体外板曲率变化转折点后,再逐渐增大,与船底板平滑连接,在首尾1/6船长四角附近布置推进器,此种型线以及推进器位置的布置有利于降低兴波阻力以及增加螺旋桨叶梢与船底的高度。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全方位推进器的安装以及降低推进器与船体之间、推进器之间的干扰,设计接近水平或倾斜式平板形式,推进器垂向传动轴与外板垂直安装,推进器垂向传动轴与水平面形成3~8度倾角。该船型上表面为近似八边形结构,空间利用率差,为了弥补八边形上表面空间利用率不足的缺点,通过布置在船型上表面的支墩结构,实现与上部独立形式甲板箱结构的连接。支墩沿船体轮廓周向等间距设置,在船中纵剖线上也等间距设置有支墩(如图4所示)。
26.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在船体首向、尾向以及横向都具有相对瘦削的线型,横向水平段长度远小于传统船型,从而有效的降低航行阻力,能够实现首尾以及横向多方位的高效航行。通过优化型线以及推进器倾角的设计,推进器布置上避免了与船体不发生的不利干扰,各方向推进效率较高,具备良好的快速性和动力定位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向航行的船,其特征在于:船体外板自上而下呈“s”型曲线,船体外板的曲率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与船体底板弧形过度连接,船体首尾结构以船中横剖线为中心对称设置,船体外板剖面轮廓与船体底板轮廓整体呈八边形,八边形的各边角为圆滑过渡的曲线,船体首向进流角的角度为35
°
~45
°
;在船体外表面固定有推进器,推进器所处的船体外板接近水平,推进器带有的垂向传动轴与外板垂直固定;船体上表面设置有多列支墩,船体通过支墩与上部独立式甲板箱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航行的船,其特征在于:以船中横剖线为中心,等间距设置有多条肋板,相邻两条肋板之间固定有一列支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航行的船,其特征在于:推进器所处船体外轮板与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为0
°
~1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航行的船,其特征在于:船体的船长与船宽比例为1:1~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航行的船,其特征在于:舷侧水平段长度小于船长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航行的船,其特征在于:推进器与水平面形成3~8度倾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航行的船,其特征在于:推进器是四个,首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推进器,尾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推进器,首部推进器与尾部推进器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多向航行的船,船体外板自上而下呈“S”型曲线,船体外板的曲率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与船体底板弧形过度连接,船体首尾结构以船中横剖线为中心对称设置,船体外板剖面轮廓与船体底板轮廓整体呈八边形,八边形的各边角为圆滑过渡的曲线,船体首向进流角的角度为35


技术研发人员:常洪波 赵静 王硕 张宁 孙国君 杨志刚 黎林 姜霄翔 王晓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3/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