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面舵机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7688发布日期:2023-05-17 18:4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翼面舵机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航空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翼面舵机连杆结构。


背景技术:

1、飞机的俯仰、滚转、偏航运动主要靠操纵机翼或尾翼的翼面上下运动或左右运动来实现,而翼面的动作通过舵机来实现。对于一些中大型无人机,舵机与翼面之间通过连杆连接。翼面标定过程中,需要调节连杆与舵机,连杆与翼面之间的距离,以使翼面达到初始零位。目前使用的舵机连杆调节精度差,灵活度差,不易于翼面的零位标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翼面舵机连杆结构,该连杆结构为一种简单、实用、可调性高的舵机连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包括:

3、转接件,一端用于与舵机螺纹连接;

4、延长杆前段,一端与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延长杆前段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

5、延长杆后段,一端通过转轴与翼面固定端转动连接,所述延长杆后段的另一端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头部与所述凹槽的开口卡接配合,所述螺钉能够沿着所述延长杆前段的轴线方向移动。

6、可选地,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舵机上设置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所述第一螺柱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

7、可选地,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延长杆前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螺柱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

8、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上分别设置有止动垫片。

9、可选地,所述延长杆前段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开口上,所述通孔将所述凹槽与所述延长杆前段的外部连通。

10、可选地,所述螺钉的杆部与所述通孔相配合。

11、可选地,所述延长杆后段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螺钉配合的第三螺纹孔。

12、可选地,所述舵机设置在机翼固定端或尾翼固定端上。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连杆结构通过转接件与舵机和延长杆前段之间的螺接连接方式,可以提高连杆的调节精度,同时延长杆前段与延长杆后段之间采用螺钉连接,螺钉的头部与凹槽形成卡接,螺钉的头部与凹槽的底部留有空隙,且由于延长杆前段与螺钉是通孔连接,这样在延长杆前段进行360°的任意角度旋转时,会带动延长杆后段做任意距离的伸缩运动,从而通过转轴带动翼面做任意角度的上下运动,从而更精确的调整翼面的初始零位。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舵机上设置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所述第一螺柱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延长杆前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螺柱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上分别设置有止动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前段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开口上,所述通孔将所述凹槽与所述延长杆前段的外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杆部与所述通孔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后段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螺钉配合的第三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舵机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设置在机翼固定端或尾翼固定端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翼面舵机连杆结构,涉及航空部件领域,包括:转接件,一端用于与舵机螺纹连接;延长杆前段,一端与转接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延长杆前段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延长杆后段,一端通过转轴与翼面固定端转动连接,延长杆后段的另一端设置有螺钉,螺钉的头部与凹槽的开口卡接配合,该连杆结构为一种简单、实用、可调性高的舵机连杆。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尹燕斌,陈著,闫东,邢焕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