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0667发布日期:2023-09-16 15:1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海洋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


背景技术:

1、2016年后,漂浮式风电项目逐渐由样机进入了小批量商用阶段,2020-2025年间,装机需求量明显增多,漂浮式风电技术日趋成熟。漂浮式风电平台,越靠近远海、深海,风越强且越稳定;全球80%的海上风能资源都在水深超过60米的海域中;不受限于水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安装海上风电机组;远海深海风资源更优,可使漂浮式风电容量系数更高。鉴于上述优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深水风资源的开发。

2、对于深水浮式风电平台,一般均为无人平台,要求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因其深水浮式风电平台所处海域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因此,维保一般使用吨位较大船舶,保证人员和物资安全。但大吨位船舶在进行靠平台作业时,一般会对平台造成一定冲击,因而对平台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船舶吨位较大,船舶与平台存在一定相对运动,极易造成登平台人员滑落或挤伤,对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置;尤其是适用于海上深水浮式风电平台和维保船舶的特点制定,整体结构型式相对简单、易于建造,并满足国内大部分维保船舶吨位与航速要求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与浮式风电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另一端连接吸能结构一端,所述吸能结构另一端连接靠船结构,所述支撑结构顶部设有中转平台,所述靠船结构顶部设有登乘平台,所述登乘平台平行置于所述中转平台上部。

3、进一步的,所述登乘平台水平方向与所述中转平台水平方向部分重叠。

4、进一步的,所述登乘平台与所述中转平台高度差为0.3m。

5、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结构包括上吸能器和下吸能器,所述上吸能器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吸能器另一端与所述靠船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下吸能器置于所述上吸能器下方,所述下吸能器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下吸能器另一端与所述靠船结构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下吸能器端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轴线与所述靠船结构轴线重合,所述靠船结构与所述套管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靠船结构为靠船件,所述靠船件与维保船舶接触面设有缓冲层。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橡胶涂层。

9、进一步的,所述靠船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靠船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登乘平台底部。

10、进一步的,所述靠船件为2-3个。

11、进一步的,维保船舶靠船时与所述靠船结构接触,所述维保船舶随着所述吸能结构运动而运动,所述维保船舶与所述登乘平台贴合紧密,所述登乘平台与所述中转平台存在水平向运动,所述登乘平台始终处于中转平台上方。

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的维保船舶靠近浮式风电平台停泊时,维保船舶的运动能量通过吸能器进行吸收和缓冲,从而避免船舶对浮式风电平台结构产生碰撞和损伤。经计算表明,吸能器能够满足最大5000吨级船舶以最大0.5m/s速度进行靠泊作业,因此,吸能器可满足现有绝大部分海上维保船舶应用需求,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14、2、现有技术中,在维保船舶吨位较大情况下,维保船舶与浮式风电平台存在一定相对运动,传统登入浮式风电平台的方式很难保证人员安全,人员极易滑落或挤伤。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靠船件顶部的登乘平台可以随着维保船舶在水平方向运动,在停靠时,维保船舶与登乘平台贴合紧密,有利于提高人员进行登乘作业时的安全性,适合推广应用。

15、3、本实用新型的登乘平台设计在中转平台上方,在进行登乘作业时,登乘平台随着维保船舶运动而运动,中转平台随着浮式风电平台运动而运动,两者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相对位移,但两者之间部分区域重合,人员在两者之间移动时不存在掉落的风险,安全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与浮式风电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另一端连接吸能结构一端,所述吸能结构另一端连接靠船结构,所述支撑结构顶部设有中转平台,所述靠船结构顶部设有登乘平台,所述登乘平台平行置于所述中转平台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平台水平方向与所述中转平台水平方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平台与所述中转平台高度差为0.3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上吸能器和下吸能器,所述上吸能器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吸能器另一端与所述靠船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下吸能器置于所述上吸能器下方,所述下吸能器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下吸能器另一端与所述靠船结构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能器端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轴线与所述靠船结构轴线重合,所述靠船结构与所述套管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船结构为靠船件,所述靠船件与维保船舶接触面设有缓冲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橡胶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船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靠船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登乘平台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船件为2-3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维保船舶靠船时与所述靠船结构接触,所述维保船舶随着所述吸能结构运动而运动,所述维保船舶与所述登乘平台贴合紧密,所述登乘平台与所述中转平台存在水平向运动,所述登乘平台始终处于中转平台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浮式风电平台维保船舶靠泊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一端与浮式风电平台固定连接,支撑结构另一端连接吸能结构一端,吸能结构另一端连接靠船结构。支撑结构顶部设有中转平台,靠船结构顶部设有登乘平台,登乘平台平行置于中转平台上部。本技术在维保船舶进行靠船作业时,通过吸能器对船舶运动能量进行吸收,人员先登上靠船件顶部的登乘平台,再通过中转平台登上浮式风电平台进行维保作业。维保船舶停靠时与靠船件顶部登乘平台紧密贴合,保障维保人员登上浮式风电平台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维保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浮式风电平台维保作业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茂林,康思伟,张法富,孙红军,劳新力,杨小龙,杨亮,刘亮,王文龙,华斌,孔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