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进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船舶机舱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04815发布日期:2023-07-07 09:4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机舱进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船舶机舱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舶,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舱进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船舶机舱。


背景技术:

1、目前,越来越多的船舶需要进入到寒带航线进行作业。现有的船舶机舱内的主要推进设备,一般需要维持在0℃以上的环境温度,才能正常工作或发挥出更好的性能。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机舱设备的设计温度通常是0~45℃。但是,室外环境温度低至-20℃以下,因此需要考虑采取一定的升温方式,保证达到机舱内部的送风温度达到0度。

2、现有技术的常用解决方案,是由机舱进风百叶窗设有电加热装置,或通过蒸汽、热油盘管加热器的形式,对进入机舱内部的外界空气进行预热,但是这些方式往往都需要采用消耗额外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舱进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船舶机舱,以解决在对机舱进风进行升温时候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舱进风系统,其中,机舱进风系统设置在船舶机舱内,包括:机舱棚以及分别设置于机舱棚四角的四个机舱风机室;每个机舱风机室外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外界换气的对外换气窗,对外换气窗用于机舱风机室与船舶机舱外界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机舱风机室内部设置有用于机舱棚内部空气流通的对内换气窗,对内换气窗用于机舱风机室与船舶机舱的内部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3、进一步地,其中,每个机舱风机室各设置有一个对内换气窗,且,每个对内换气窗两两相对设置;其中,每两个相对设置的对内换气窗与机舱棚的内部空间构成气体交换通道。

4、进一步地,其中,每个机舱风机室各设置有两个对外换气窗,对外换气窗分别设置于机舱风机室与外部接触的两个侧壁上。

5、进一步地,其中,对外换气窗为电动百夜窗。

6、进一步地,其中,对内换气窗为电动窗口。

7、进一步地,其中,机舱进风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对外换气窗和换气窗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对外换气窗的开闭状态与开合角度;还用于控制对内换气窗的开闭状态。

8、进一步地,其中,控制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机舱棚的内部温度;控制系统还用基于机舱棚的内部温度控制对外换气窗的开闭状态与开合角度及对内换气窗的开闭状态。

9、进一步地,其中,机舱风机室内部设置有进风机,进风机设置有进风口;对外换气窗与对内换气窗均与进风口连通。

10、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舱进风控制方法,其中,机舱进风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机舱进风系统,包括:获取机舱棚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基于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计算得到所需进风量;调整对外换气窗的开闭状态与开合角度和对内换气窗的开闭状态。

11、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机舱,该船舶机舱包括上述机舱进风系统。

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舱进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船舶机舱,其中,该机舱进风系统设置在船舶机舱内,包括:机舱棚以及分别设置于机舱棚四角的四个机舱风机室;每个机舱风机室外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外界换气的对外换气窗,对外换气窗用于机舱风机室与船舶机舱外界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机舱风机室内部设置有用于机舱棚内部空气流通的对内换气窗,对内换气窗用于机舱风机室与船舶机舱的内部空气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在机舱内部增加机舱烟囱开口,引入机舱散热回风,与外界环境的低温新风混合,达到预热的效果。该方案利用机舱内各设备的散热量再循环,达到预热效果,避免了因对进入机舱内部的外界空气进行预热而额外消耗能量的情况。

13、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机舱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进风系统设置在船舶机舱内,包括:机舱棚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舱棚四角的四个机舱风机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机舱风机室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对内换气窗,且,每个所述对内换气窗两两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舱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机舱风机室各设置有两个所述对外换气窗,所述对外换气窗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舱风机室与外部接触的两个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换气窗为电动百夜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内换气窗为电动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舱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进风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对外换气窗和所述对内换气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舱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机舱棚的内部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风机室内部设置有进风机,所述进风机设置有进风口;

9.一种机舱进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进风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机舱进风系统,包括:

10.一种船舶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机舱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机舱进风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舱进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船舶机舱,其中,该机舱进风系统设置在船舶机舱内,包括:机舱棚以及分别设置于机舱棚四角的四个机舱风机室;每个机舱风机室外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外界换气的对外换气窗,对外换气窗用于机舱风机室与船舶机舱外界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机舱风机室内部设置有用于机舱棚内部空气流通的对内换气窗,对内换气窗用于机舱风机室与船舶机舱的内部空气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在机舱内部增加机舱烟囱开口,引入机舱散热回风,与外界环境的低温新风混合,达到预热的效果。该方案利用机舱内各设备的散热量再循环,达到预热效果,避免了因对进入机舱内部的外界空气进行预热而额外消耗能量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徐麟,马幽雅,郝子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