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舱结构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5437发布日期:2023-07-27 14:1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船舱结构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尤其涉及一种船舱结构及船舶。


背景技术:

1、目前多数船舶的货舱采用槽型舱壁结构形式,且通常具有双层底及双舷侧结构。

2、参照图1-图4,在货舱横舱壁位置处设置有横向的槽型横舱壁1,槽型横舱壁1的上端与甲板10’相连,槽型横舱壁1的下端设置底凳结构2,底凳结构2一般下宽上窄,底凳结构2的前后侧板中的一个垂直安装,另一个倾斜安装。该船舱包括外舱板3和内舱板4,外舱板3的内侧和内舱板4的外侧之间留有空间,该底凳结构2设置于内舱板4的底部上侧。该内舱板4的侧部外侧和外舱板3的侧部内侧之间夹设有多个舷侧肋板5,槽型横舱壁1的端部与任一个舷侧肋板5对齐,并固连于内舱板4的侧部内侧。该内舱板4的底部下侧和该外舱板3的底部上侧夹设有与底凳结构2的前后侧板一一对应并对齐的底部肋板6,该底部肋板6通过舭部肋板7衔接于舷侧肋板5。当底凳结构2的前后侧板中的一个倾斜安装时,与之对应的舭部肋板7的一部分同样倾斜设置,这样会导致多个底部肋板6之间的距离并不均匀,如图3所示,上述设置会造成外舱板3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参照图4,若槽型横舱壁1的舷侧边沿与舷侧肋板5对齐设置,槽型横舱壁1的支撑力会被舷侧肋板5传递至外舱板3,该外舱板3在槽型横舱壁1的支撑作用和外部载荷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造成质量下降和安全性下降的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船舱结构及船舶,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舱结构,该船舱结构的受力均匀性得到提升,且能够有效防止船舶外部变形的问题,避免船舶发生质量问题,避免安全隐患。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船舱结构,包括:

4、船舱外围;

5、船舱内围,所述船舱内围和所述船舱外围间隔设置;

6、强框结构,所述强框结构夹设于所述船舱内围和所述船舱外围之间,包括多个沿船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的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均垂直设置于所述船舱外围的底部;

7、横向舱壁结构,所述横向舱壁结构的顶部连接于甲板,所述横向舱壁结构的底部连接于所述船舱内围的底部,所述横向舱壁结构的舷侧边沿连接于所述船舱内围的侧部,所述横向舱壁结构的舷侧边沿与所述加强框架错位设置。

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的优选方案,船舱外围包括依次衔接的底部外板、舭部外板和舷侧外板,所述船舱内围对应于所述船舱外围设置有依次衔接的底部内板、舭部内板和舷侧内板。

9、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框架包括依次衔接的底部肋板、舭部肋板和舷侧肋板,所述底部肋板垂直夹设于所述底部外板和所述底部内板之间,所述舭部肋板夹设于所述舭部外板和所述舭部内板之间,所述舷侧肋板夹设于所述舷侧外板和所述舷侧内板之间。

10、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底部内板朝向所述底部外板的一侧设置内底纵骨,所述内底纵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船舶长度方向,所述内底纵骨贯穿连接于多个所述底部肋板;

11、所述底部外板朝向所述底部内板的一侧设置外底纵骨,所述外底纵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船舶长度方向,所述外底纵骨贯穿连接于多个所述底部肋板。

1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舷侧外板朝向所述舷侧内板的一侧设置舷侧外纵骨,所述舷侧外纵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船舶长度方向,所述舷侧外纵骨贯穿连接于多个所述舷侧肋板;

13、所述舷侧内板朝向所述舷侧外板的一侧设置舷侧内纵骨,所述舷侧内纵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船舶长度方向,所述舷侧内纵骨贯穿连接于多个所述舷侧肋板。

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横向舱壁结构包括底凳结构和横向槽型舱壁,所述底凳结构设置于所述底部内板,所述横向槽型舱壁设置于所述底凳结构和甲板之间,所述横向槽型舱壁的舷侧边沿连接于所述舷侧内板,所述横向槽型舱壁的舷侧边沿与所述舷侧肋板错位设置。

1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凳结构包括底凳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凳顶板平行于所述底部内板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沿靠近所述底部内板的方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一个所述底部肋板对齐,所述第一侧板的舷侧边沿、所述第二侧板的舷侧边沿和所述底凳顶板的舷侧边沿分别连接于所述舭部内板。

1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槽型舱壁的前端面所在平面和后端面所在平面均与所述舷侧肋板错位设置。

1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横向舱壁结构还包括顶凳结构,所述顶凳结构连接于所述甲板,所述横向槽型舱壁设置于所述顶凳结构和所述底凳结构之间,沿远离所述甲板并靠近所述底部内板的方向,所述顶凳结构的相对两侧部彼此相互靠近。

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船舶,所述船舶包括所述甲板,还包括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船舱结构,所述船舱结构设置于所述甲板的下方。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提供的船舱结构包括船舱外围、船舱内围、强框结构以及横向舱壁结构。该船舱内围和该船舱外围间隔设置;该强框结构夹设于该船舱内围和该船舱外围之间,包括多个沿船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的加强框架,该加强框架均垂直设置于该船舱外围的底部。通过多个加强框架,能够保证船舱内围和该船舱外围受力的均匀性。该横向舱壁结构为多个,该横向舱壁结构的顶部连接于甲板,该横向舱壁结构的底部连接于该船舱内围的底部,该横向舱壁结构的舷侧边沿连接于该船舱内围的侧部,该横向舱壁结构与该加强框架错位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有效防止横向舱壁结构的支撑作用通过加强框架传递至船舱外围,防止在外部载荷的作用下出现船舱外围变形的问题,避免船舶发生质量问题,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舱外围(100)包括依次衔接的底部外板(110)、舭部外板(120)和舷侧外板(130),所述船舱内围(200)对应于所述船舱外围(100)设置有依次衔接的底部内板(210)、舭部内板(220)和舷侧内板(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架(310)包括依次衔接的底部肋板(311)、舭部肋板(312)和舷侧肋板(313),所述底部肋板(311)垂直夹设于所述底部外板(110)和所述底部内板(210)之间,所述舭部肋板(312)夹设于所述舭部外板(120)和所述舭部内板(220)之间,所述舷侧肋板(313)夹设于所述舷侧外板(130)和所述舷侧内板(2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内板(210)朝向所述底部外板(110)的一侧设置内底纵骨(211),所述内底纵骨(2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船舶长度方向,所述内底纵骨(211)贯穿连接于多个所述底部肋板(3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舷侧外板(130)朝向所述舷侧内板(230)的一侧设置舷侧外纵骨(131),所述舷侧外纵骨(1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船舶长度方向,所述舷侧外纵骨(131)贯穿连接于多个所述舷侧肋板(3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舱壁结构(400)包括底凳结构(410)和横向槽型舱壁(420),所述底凳结构(410)设置于所述底部内板(210),所述横向槽型舱壁(420)设置于所述底凳结构(410)和所述甲板(10)之间,所述横向槽型舱壁(420)的舷侧边沿连接于所述舷侧内板(230),所述横向槽型舱壁(420)的舷侧边沿与所述舷侧肋板(313)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凳结构(410)包括底凳顶板(411)、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所述底凳顶板(411)平行于所述底部内板(210)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412)和所述第二侧板(413)的顶部,沿靠近所述底部内板(210)的方向,所述第一侧板(412)和所述第二侧板(413)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板(412)和所述第二侧板(413)分别与一个所述底部肋板(311)对齐,所述第一侧板(412)的舷侧边沿、所述第二侧板(413)的舷侧边沿和所述底凳顶板(411)的舷侧边沿分别连接于所述舭部内板(22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型舱壁(420)的前端面所在平面和后端面所在平面均与所述舷侧肋板(313)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舱壁结构(400)还包括顶凳结构,所述顶凳结构连接于所述甲板(10),所述横向槽型舱壁(420)设置于所述顶凳结构和所述底凳结构(410)之间,沿远离所述甲板(10)并靠近所述底部内板(210)的方向,所述顶凳结构的相对两侧部彼此相互靠近。

10.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甲板(10),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船舱结构,所述船舱结构设置于所述甲板(10)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舱结构及船舶。该船舱结构包括船舱外围、船舱内围、强框结构以及横向舱壁结构。该船舱内围和该船舱外围间隔设置;该强框结构夹设于该船舱内围和该船舱外围之间,包括多个沿船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的加强框架,该加强框架均垂直设置于该船舱外围的底部;该横向舱壁结构的顶部连接于甲板,该横向舱壁结构的底部连接于该船舱内围的底部,该横向舱壁结构的舷侧边沿连接于该船舱内围的侧部,该横向舱壁结构的舷侧边沿与该加强框架错位设置。该船舱结构的受力均匀性得到提升,且能够有效防止船舶外部变形的问题,避免船舶发生质量问题,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