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7428发布日期:2023-09-07 00:5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站,具体为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1、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是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

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提升,人们开发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在水面建立光伏电站来克服传统光伏电站占用土地资源大的缺点,因此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5945592u)公开了一种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属于光伏领域,包括光伏组件、电缆、逆变器、多根预制桩以及多根缆索,光伏组件、电缆以及逆变器依次电连接,多根预制桩与多根缆索一一对应,多根预制桩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第一端分别与多根缆索连接,多根缆索远离相应的预制桩的一端分别与光伏组件连接。本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光伏组件的受力状态,避免电缆因为光伏组件浮动幅度过大而发生拉扯损伤,从而减缓电缆的老化,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在水面上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光伏组件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同的水面光伏电站多为固定结构,当水面上升时,光伏电站无法根据水面的高度进行同步上升,需要通过人工对光伏电站的高度进行调节,2、传统的水面光伏电站稳定性较差,无法根据水面环境情况对浮筒的间距进行调节,遇到大风大浪时,因底部浮筒不稳而导致光伏电站的倾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同的水面光伏电站多为固定结构,当水面上升时,光伏电站无法根据水面的高度进行同步上升,需要通过人工对光伏电站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及传统的水面光伏电站稳定性较差,无法根据水面环境情况对浮筒的间距进行调节,遇到大风大浪时,因底部浮筒不稳而导致光伏电站的倾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顶端四角开设有通孔,四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四壁均开设有凹槽,四个所述凹槽的内部两壁通过轴承设置有辊轴,四个所述辊轴的外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固定组件的两侧中部内嵌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伸出端设置有平衡板,两个所述平衡板的一侧两端设置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平衡板的底端内嵌有浮筒,所述固定组件的两侧外部分别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固定组件的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的底端开设有两个开槽,两个所述开槽的内部顶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若干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两两之间设置有固定环,若干个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浮筒。

3、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四角设置有导向柱,四个所述导向柱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杆,若干个所述支杆的顶端设置有光伏组件本体。

4、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外部尺寸略小于通孔的内部尺寸相一致。

5、优选的,所述四个滚轮的边缘与导向柱的四壁相贴合。

6、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和平衡板与导向杆各自之间均关于安装板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

7、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槽之间设为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浮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圆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0、通过导向柱、辊轴、滚轮和浮筒的配合,使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在使用期间,实现根据水面的高度对光伏电站的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当水面升高时,需要通过人工对光伏电站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大幅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1、通过电动推杆、导向杆和平衡板的配合,使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在使用期间,实现根据水面环境的影响来调节两个平衡板的间距,增加光伏电站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幅提升水面光伏电站的稳定性,进而符合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需求。



技术特征:

1.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包括固定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的顶端四角开设有通孔(2),四个所述通孔(2)的内部四壁均开设有凹槽(3),四个所述凹槽(3)的内部两壁通过轴承设置有辊轴(4),四个所述辊轴(4)的外部设置有滚轮(5),所述固定组件(1)的两侧中部内嵌有电动推杆(6),两个所述电动推杆(6)的伸出端设置有平衡板(7),两个所述平衡板(7)的一侧两端设置有导向杆(8),两个所述平衡板(7)的底端内嵌有浮筒(9),所述固定组件(1)的两侧外部分别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0),所述固定组件(1)的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浮板(11),所述浮板(11)的底端开设有两个开槽(12),两个所述开槽(12)的内部顶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13),若干个所述连接杆(13)的底端两两之间设置有固定环(14),若干个所述固定环(14)的内部设置有浮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顶端四角设置有导向柱(102),四个所述导向柱(102)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板(103),所述安装板(10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杆(104),若干个所述支杆(104)的顶端设置有光伏组件本体(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02)的外部尺寸略小于通孔(2)的内部尺寸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滚轮(5)的边缘与导向柱(102)的四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6)和平衡板(7)与导向杆(8)各自之间均关于安装板(103)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8)与导向槽(10)之间设为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圆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顶端四角开设有通孔,四个通孔的内部四壁均开设有凹槽,改良后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通过导向柱、辊轴、滚轮和浮筒的配合,使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在使用期间,实现根据水面的高度对光伏电站的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当水面升高时,需要通过人工对光伏电站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大幅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电动推杆、导向杆和平衡板的配合,使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在使用期间,实现根据水面环境的影响来调节两个平衡板的间距,增加光伏电站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幅提升水面光伏电站的稳定性,进而符合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清八度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