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2834发布日期:2023-10-29 17:5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撞船舶。


背景技术:

1、船舶作为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在航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出现撞船或触礁等事故。而这类事故往往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可以理解,船舶和陆上交通运输工具不同,虽然水面开阔,易在距离比较远时发现前面是否有障碍物。但在天气恶劣时,水面上的烟雾较大,能见度较低。此时,在已经发现前面有障碍物时,由于船舶的行驶惯性,想要实现船舶随停效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船舶的撞击事件屡见不鲜。

2、对比,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在船舶的船体上设置弹性防撞装置的解决方案。然而,弹性防撞装置始终设置在船体的外部。在没有撞击风险的航行过程中,弹性防撞装置将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例如增大了船体的空气阻力造成船体的续航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撞船舶。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防撞船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前端设置有安装舱,所述船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舱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舱内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适配有弹性体,所述安装舱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杆进行伸缩,从而使得所述弹性体自所述第一连接孔伸出所述船体。

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船体的横向设置有若干,所述连接杆也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连接杆与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液压伸缩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缸以及适配于所述驱动缸的第一活塞杆,所述驱动缸的液压腔与所述连接杆的空腔相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驱动缸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相对滑移,从而使得所述驱动缸内的液压油压入所述连接杆的空腔内。

6、优选的,所述船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舱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下方,所述安装舱内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杆改变高度位置,所述弹性体通过弹簧弹动适配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孔内通过弹簧弹动适配有吸嘴。

7、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杆固定设置于所述船体,所述驱动缸的侧壁上设置有齿状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的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于所述齿状结构。

8、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丝杠以及螺纹设置在所述驱动丝杠上的驱动块,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驱动丝杠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

9、所述驱动缸上还适配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驱动缸之间连接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用于将所述第二活塞杆推离所述驱动缸,当所述驱动弹簧压缩时,所述驱动缸内的液压油压入所述连接杆的空腔内。

10、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前端开设有第三连接孔,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缸向所述船体的前端滑移时,所述第二活塞杆自所述第三连接孔伸出所述船体。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缸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囊,所述驱动缸的外壁上还滑动设置有抵触件,所述气囊的自由端与所述抵触件相固定,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设置有抵接件,当所述驱动弹簧压缩时,所述抵接件与所述抵触件相抵触,从而驱使所述气囊拉伸,所述气囊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吸嘴。

12、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处于相同高度位置。

13、优选的,所述抵触件包括抵触环,所述抵接件包括抵触管。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当船舶处于撞击风险时,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顶出,顶出的连接杆端部将适配有弹性体,通过弹性体可对撞击的能量进行缓冲,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船舶的撞击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防撞船舶在正常航行的过程中,弹性体不易突出于船体,船舶的正常航行不易受到影响。

16、2、当船舶需要停靠码头时,可通过驱动结构、升降机构的配合使得连接杆从第二连接孔中顶出。此时,连接杆的端部将适配有吸嘴,而通过吸嘴可对码头的岸边进行吸附,以此来实现船舶在码头的稳定停靠。同时,还降低了船舶与码头磨擦碰撞的风险 。

17、3、驱动结构、升降机构二者通过单一驱动源作为动力巧妙实现了连接杆两个使用状态的切换,从而大大降低了连接杆切换使用状态时控制流程的系统复杂性。

18、4、在吸嘴抵接于码头的同时,气囊被拉伸,从而可在吸嘴内进一步产生负压。因此,吸嘴与码头的吸附状态更为稳定,船舶在码头内的停靠状态也更为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撞船舶,包括船体(1),其特征是:所述船体(1)的前端设置有安装舱(2),所述船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舱(2)的第一连接孔(3),所述安装舱(2)内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端部适配有弹性体(5),所述安装舱(2)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杆(4)进行伸缩,从而使得所述弹性体(5)自所述第一连接孔(3)伸出所述船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孔(3)沿所述船体(1)的横向设置有若干,所述连接杆(4)也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连接杆(4)与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孔(3)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4)为液压伸缩杆,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缸(7)以及适配于所述驱动缸(7)的第一活塞杆(8),所述驱动缸(7)的液压腔与所述连接杆(4)的空腔相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驱动组件(9),所述驱动组件(9)能够驱使所述驱动缸(7)与所述第一活塞杆(8)相对滑移,从而使得所述驱动缸(7)内的液压油压入所述连接杆(4)的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船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舱(2)的第二连接孔(10),所述第二连接孔(1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的下方,所述安装舱(2)内还设置有升降机构(11),所述升降机构(11)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杆(4)改变高度位置,所述弹性体(5)通过弹簧弹动适配在所述第一连接孔(3)内,所述第二连接孔(10)内通过弹簧弹动适配有吸嘴(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活塞杆(8)固定设置于所述船体(1),所述驱动缸(7)的侧壁上设置有齿状结构(13),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第一齿轮(1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14)旋转的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14)啮合于所述齿状结构(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11)包括驱动丝杠(16)以及螺纹设置在所述驱动丝杠(16)上的驱动块(17),所述连接杆(4)设置在所述驱动块(17)上,所述驱动丝杠(16)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18),所述第一齿轮(14)的转动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三齿轮(19),所述第三齿轮(19)与所述第二齿轮(18)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船体(1)的前端开设有第三连接孔(22),当所述驱动组件(9)驱动所述驱动缸(7)向所述船体(1)的前端滑移时,所述第二活塞杆(20)自所述第三连接孔(22)伸出所述船体(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缸(7)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囊(23),所述驱动缸(7)的外壁上还滑动设置有抵触件(24),所述气囊(23)的自由端与所述抵触件(24)相固定,所述第二活塞杆(20)上设置有抵接件(25),当所述驱动弹簧(21)压缩时,所述抵接件(25)与所述抵触件(24)相抵触,从而驱使所述气囊(23)拉伸,所述气囊(23)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吸嘴(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连接孔(2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0)处于相同高度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撞船舶,其特征是:所述抵触件(24)包括抵触环(26),所述抵接件(25)包括抵触管(2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船舶,包括船体,船体的前端设置有安装舱,船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于安装舱的第一连接孔,安装舱内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适配有弹性体,安装舱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连接杆进行伸缩,从而使得弹性体自第一连接孔伸出船体。当船舶处于撞击风险时,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顶出,顶出的连接杆端部将适配有弹性体,通过弹性体可对撞击的能量进行缓冲,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船舶的撞击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防撞船舶在正常航行的过程中,弹性体不易突出于船体,船舶的正常航行不易受到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合兴船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