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1587发布日期:2023-07-06 01:0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上交通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虽然大多数一二线城市限摩禁摩,导致摩托车数量较少,但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摩托车数量非常庞大。据统计,中国摩托车数量上亿,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的摩托车保有量也非常大。

2、摩托车、三轮车等非四轮机动车一般用于陆地行驶,如果遇到需要过河等水路,只能依靠大型运输船只才能完成,这对于山区等不具备相关条件的地区来说,不能完成上述的水路迁移,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岛礁密布,摩托车水面行驶明显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摩托车的船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船体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摩擦轮轴,所述摩擦轮轴上设置有用于与摩托车驱动轮接触并产生摩擦驱动力的螺纹,所述摩擦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有一螺旋桨杆,所述螺旋桨杆的另一末端设置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伸出船体的后端。其中,所述摩擦轮轴优选摩擦系数≥1.0的材料。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摩擦轮轴末端的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联轴器;所述螺旋桨杆远离螺旋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与第一联轴器通过锥齿轮变速装置呈垂直角度连接。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船体转向机构。所述转向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转向结构,能够实现船体的转向即可。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体积较小的船体,船体的大小可以是仅仅够容纳一辆摩托车等非四轮机动车,将摩托车等固定在船体上,并发动摩托车,利用摩托车的驱动轮转动来驱动驱动单元,进而带动船体的螺旋桨使船体移动,完成摩托车过河等水上迁移工作,成本低,方便使用,实用性强。

6、本实用新型以“摩托车”(燃油摩托为主,兼容电动摩托)为动力,将摩托驱动轮(后轮)与设置在船体上的摩擦轮轴紧密贴合在一起,并优选将摩托车加重30-40kg且固定于船体上以增加摩擦力增强动力。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适用性强,可以作为邻水居民交通工具、江河湖海水务管理巡逻巡查工具、公安消防救援打捞工具、摩托骑游旅行跨界拓展等。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摩托车的船体(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船体(1)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摩擦轮轴(11),所述摩擦轮轴(11)上设置有用于与摩托车驱动轮接触并产生摩擦驱动力的螺纹,所述摩擦轮轴(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有一螺旋桨杆(8),所述螺旋桨杆(8)的另一末端设置螺旋桨(9),所述螺旋桨(9)伸出船体(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摩擦轮轴(11)末端的第二轴承座(12),所述第二轴承座(1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联轴器(13);所述螺旋桨杆(8)远离螺旋桨(9)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承座(7)和第一联轴器(6);所述第二联轴器(13)与第一联轴器(6)通过锥齿轮变速装置呈垂直角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船体转向机构(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水面行驶辅助装置,属于涉及水上交通辅助工具,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摩托车的船体(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船体(1)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摩擦轮轴(11),所述摩擦轮轴(11)上设置有用于与摩托车驱动轮接触并产生摩擦驱动力的螺纹,所述摩擦轮轴(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有一螺旋桨杆(8),所述螺旋桨杆(8)的另一末端设置螺旋桨(9),所述螺旋桨(9)伸出船体(1)的后端;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适用性强,可以作为邻水居民交通工具、江河湖海水务管理巡逻巡查工具、公安消防救援打捞工具、摩托骑游旅行跨界拓展等。

技术研发人员:赖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赖辉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