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8865发布日期:2024-02-26 17:0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尤其涉及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1、船舶中的月池贯穿各层甲板并与外界的海水相通,以便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营造出比船舶周围环境更稳定的小环境。科考设备或其他水下设备可以通过月池避开海浪或冰层直达水平面以下,以实现设备在水下开展各种任务。

2、随着科考任务的发展,对科考船舶的科考作业、装备布放回收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船舶中的月池大部分为小月池(月池的横向宽度未超过船宽的三分之一),无法进行大型布放设备的布放回收,难以满足科考作业、大型装备布放回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船舶中的小月池无法进行大型布放设备的布放回收,难以满足大型装备布放回收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船舶,包括:

4、船体,所述船体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l和b;

5、大月池,所述大月池的横向宽度大于1/3l,且所述大月池设置于所述船体的船中0.4l和以船体中心线为中线的0.5b范围内,所述大月池的顶部贯穿所述船体的主甲板,所述大月池的底部贯穿所述船体底部的外板。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大月池设置于所述船体的船中0.2l和以所述船体中心线为中线的0.5b范围内。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大月池的底部开口端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能够打开或密封封闭所述大月池的底部开口端。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大月池的顶部开口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大月池的顶部开口端。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盖封闭所述大月池的顶部开口端时与所述主甲板的上表面平齐。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甲板上设置有布放舱,所述大月池位于所述布放舱内。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布放舱内安装有布放机构,所述布放机构包括:

12、绞车,安装于所述布放舱内;

13、导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布放舱的内顶壁,且所述导轮位于所述大月池的正上方;

14、拉绳,绕设于所述导轮上,且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绞车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能够吊装布放设备。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吊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用于承载支撑所述布放设备。

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大月池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大月池的底部开口端,所述滑轨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大月池的顶部开口端,所述托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布放舱的内顶壁还安装有吊运装置,所述吊运装置能够将所述布放设备吊运至所述托架或吊离所述托架。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船舶,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大月池,以满足大型布放设备的布放回收。大月池设置于船体的船中0.4l和以船体中心线为中线的0.5b范围内,以保证大月池布置于船体的平整区域,使得大月池具有较大的横截面。同时避开了船体艏艉线型变化较大的区域,使得月池处于最大船宽处,便于在大月池沿船宽方向的左右两侧布置固定通道内,保证大月池前后舱室的通达。



技术特征:

1.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月池(2)设置于所述船体(1)的船中0.2l和以所述船体中心线(10)为中线的0.5b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月池(2)的底部开口端设置有底盖(3),所述底盖(3)能够打开或密封封闭所述大月池(2)的底部开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月池(2)的顶部开口端设置有顶盖(4),所述顶盖(4)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大月池(2)的顶部开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封闭所述大月池(2)的顶部开口端时与所述主甲板(11)的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甲板(11)上设置有布放舱(5),所述大月池(2)位于所述布放舱(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放舱(5)内安装有布放机构(6),所述布放机构(6)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63)的另一端吊装有托架(64),所述托架(64)用于承载支撑所述布放设备(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月池(2)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安装有滑轨(21),所述滑轨(2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大月池(2)的底部开口端,所述滑轨(21)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大月池(2)的顶部开口端,所述托架(64)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2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放舱(5)的内顶壁还安装有吊运装置(7),所述吊运装置(7)能够将所述布放设备(100)吊运至所述托架(64)或吊离所述托架(6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船舶包括船体和大月池,船体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L和B。大月池的横向宽度大于1/3L,且大月池设置于船体的船中0.4L和以船体中心线为中线的0.5B范围内,大月池的顶部贯穿船体的主甲板,大月池的底部贯穿船体底部的外板。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大月池,以满足大型布放设备的布放回收。大月池设置于船体的船中0.4L和船体中心线附近0.5B范围内,以保证大月池布置于船体的平整区域,使得大月池具有较大的横截面。同时避开了船体艏艉线型变化较大的区域,使得月池处于最大船宽处,便于在大月池沿船宽方向的左右两侧布置固定通道内,保证大月池前后舱室的通达。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平,何光伟,罗志农,张柏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