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没浮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7672发布日期:2024-04-01 14:0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沉没浮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体,具体为一种防沉没浮体,属于水利水电。


背景技术:

1、浮体是指漂浮于液体表面的物体,浮体一方面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又受到周围液体对它的作用力,水体水电工程中,需要在水面上放置浮体,对水体进行监测,然而,现有的防沉没浮体在使用时无法调节自身的浮力大小,容易因浮体上放置仪器的重力变化,而导致浮体在水中的下陷程度不同,进而较为影响浮体的稳定性,不便于使用。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沉没浮体,在对本实用新型使用前,使用者可先对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进而可增大本实用新型的浮力,功能多样。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沉没浮体,包括浮块和防护外壳,所述浮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的下端面上,所述防护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防护罩、可充气气囊、蓄水套筒、输出气缸、阀片、密封板、抽水管和过滤头,所述蓄水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输出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套筒一端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套筒的内侧壁上,所述输出气缸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密封板内,所述阀片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气缸的输出轴上。

3、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浮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套筒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上,过滤头可对进入抽水管内的水进行过滤,可防止水中的异物进入到本实用新型中。

4、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阻尼器、防护框架、安装板、防护板、连接套筒、连接杆、螺纹杆和防滑块,缓冲组件可对本实用新型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另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防滑槽,使用者可通过连接杆与连接套筒的相互配合使多个本实用新型进行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旋合在所述连接套筒内,所述防滑块转动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上,所述防护套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外侧壁上,当使用者对螺纹杆进行推动时,可将防滑块顶在连接杆上,进而可对连接杆进行限位。

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防护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阻尼器的另一端上,缓冲阻尼器可对防护板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防护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壁上,使用者可通过对安装板的拆卸达到对防护板进行更换的目的。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框架的下端面,所述可充气气囊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壁上,当使用者需要增大本实用新型的浮力时,可对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种防沉没浮体,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吃水程度进行调节,进而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当需要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浮力时,在对本实用新型使用前,使用者可先对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进而可增大本实用新型的浮力,功能多样。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沉没浮体,包括浮块(1)和防护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2)的下端面上,所述防护外壳(2)的上端面设置有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防护罩(301)、可充气气囊(302)、蓄水套筒(303)、输出气缸(304)、阀片(305)、密封板(306)、抽水管(307)和过滤头(308),所述蓄水套筒(303)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所述输出气缸(304)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套筒(303)一端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板(306)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套筒(303)的内侧壁上,所述输出气缸(304)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密封板(306)内,所述阀片(305)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气缸(304)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没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307)的一端穿过所述浮块(1)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套筒(303)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头(308)固定安装在所述抽水管(307)的另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没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2)上设置有缓冲组件(4),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缓冲阻尼器(401)、防护框架(402)、安装板(403)、防护板(404)、连接套筒(405)、连接杆(406)、螺纹杆(407)和防滑块(4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沉没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405)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2)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杆(406)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2)另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杆(406)上设置有防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沉没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7)旋合在所述连接套筒(405)内,所述防滑块(408)转动安装在所述螺纹杆(407)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沉没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阻尼器(40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外壳(2)的外侧壁上,所述防护框架(402)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阻尼器(401)的另一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沉没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3)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框架(402)的内侧壁上,所述防护板(40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03)的内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沉没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0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框架(402)的下端面,所述可充气气囊(302)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301)的内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沉没浮体,包括浮块和防护外壳,浮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的下端面上,防护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防护罩、可充气气囊、蓄水套筒、输出气缸、阀片、密封板、抽水管和过滤头,蓄水套筒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输出气缸固定安装在蓄水套筒一端的内侧壁上,密封板固定安装在蓄水套筒的内侧壁上,输出气缸的输出轴穿设在密封板内,该一种防沉没浮体,可对本技术的吃水程度进行调节,进而可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当需要提高本技术的浮力时,在对本技术使用前,使用者可先对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进而可增大本技术的浮力,功能多样。

技术研发人员:岳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岳东
技术研发日:20230906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