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0333发布日期:2024-04-18 11:5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光伏平台,特别是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陆上光伏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发展遇到瓶颈,现有的部分企业将光伏发电结构设置在大区域的滩涂上,但是设置在滩涂上的光伏组件对滩涂上原先的生物以及养殖区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故人们将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向投向了海上,相比于有限的陆地面积,广袤的海洋以及无遮蔽的天然条件为光伏发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在海上的光伏发电平台,往往采用的是将整个光伏平台通过固定在海底的钢缆座,通过钢缆将光伏平台拉结住使其浮于海面上,由此来提高光伏平台受海浪的冲击能力,并且还会通过加强平台钢构件的方式来提高其抵抗海浪的能力。

3、但是,若只是单纯的加固平台的钢构件能力,在遭遇极大风浪的情况下整个光伏平台所受到的冲击力也会急剧提升,较大的冲击力会直接将固定平台的钢缆扯断,使整个平台侧翻或者倒置,在风浪过后无法正常使用,频繁的维护会提高工人的劳作强度。

4、故本案旨在提供一种在面对较大风浪时能够减小风浪对平台冲击的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包括:

4、浮于水面的若干浮筒;

5、固接在所述浮筒上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管径小于所述浮筒的管径;

6、锁固在所有所述固定柱顶部的安置平台;

7、连接在所述安置平台上的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

8、固接在所述固定柱上的锚索,所述锚索的另一端插接至海底。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固定柱底部的外侧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底部加强筋条,所述底部加强筋条的底部连接在浮筒的顶部。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固定柱顶部的外侧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顶部加强筋条,所述顶部加强筋条的顶部连接在安置平台的下方,所述锚索的上连接端锁固在顶部加强筋条上。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安置平台包括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上安装板,连接在所述上安装板下端的侧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板下方且与固定柱顶部、顶部加强筋条连接的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侧支撑板、下安装板围成一支撑空间,所述支撑空间内为桁架结构。

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侧支撑板向固定柱的一侧倾斜。

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上安装板与侧支撑板的连接处打磨形成一弧形面。

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一维修步道,所述维修步道锁固在上安装板上。

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光伏组件自维修步道一端朝弧形面的一端倾斜设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首先设置浮于水面上的浮筒让整个平台能够浮于海面上,尔后在浮筒上设置管径小于浮筒的固定柱,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即便出现风浪冲击面高于浮筒的情况下,风浪会冲击到固定柱,由于与风浪的接触面变小,从而整个平台受风浪的影响也变小,通过改变水线面的方式让整个平台即便是在风浪较大的天气也能够较为的稳固。

18、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柱上设置锚索,当平台需要固定时,将锚索的底端固定在海底,而当此处的光照不足平台需要移动到光照充足的区域时,则可以取下锚索的固定在海底的一端,通过拖拽的方式移动整个平台,由此提高平台的灵活度,对整个光伏平台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19、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柱的底部与顶部均设置有加强筋条,由此在固定柱受风浪冲击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与浮筒、安置平台断开,有利于其在单独受风浪冲击时能够更加的耐压。

20、本实用新型将支撑光伏组件的安置平台设置为一个支撑空间,且支撑空间内为桁架结构,整个安置平台的结构强度高,并且进一步将侧支撑板设置为斜面,即便自下而上的风浪在冲击安置平台时也能够被侧支撑板引向固定柱的方向,减小了水线面面积,从而让冲击的风浪对光伏组件的影响达到最小。

21、本实用新型在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设置维修步道,在平台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维修人员能够驱船至维修步道对光伏组件进行维护,不用直接脚踩光伏组件维修,更加安全的同时也不会损坏到光伏组件的光伏板。

22、本实用新型将光伏组件倾斜设置,让落于光伏组件上的杂物以及水能够被及时的向下导走,避免堆滞在光伏组件的光伏板上影响其吸收光能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0)底部的外侧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底部加强筋条(21),所述底部加强筋条(21)的底部连接在浮筒(10)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0)顶部的外侧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顶部加强筋条(22),所述顶部加强筋条(22)的顶部连接在安置平台(30)的下方,所述锚索(50)的上连接端锁固在顶部加强筋条(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平台(30)包括用于承载光伏组件(40)的上安装板(31),连接在所述上安装板(31)下端的侧支撑板(32),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板(32)下方且与固定柱(20)顶部、顶部加强筋条(22)连接的下安装板(33),所述上安装板(31)、侧支撑板(32)、下安装板(33)围成一支撑空间,所述支撑空间内为桁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板(32)向固定柱(20)的一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31)与侧支撑板(32)的连接处打磨形成一弧形面(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光伏组件(40)之间设置有一维修步道(60),所述维修步道(60)锁固在上安装板(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40)自维修步道(60)一端朝弧形面(a)的一端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水线面型水上光伏平台,包括:浮于水面的若干浮筒;固接在所述浮筒上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管径小于所述浮筒的管径;锁固在所有所述固定柱顶部的安置平台;连接在所述安置平台上的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固接在所述固定柱上的锚索,所述锚索的另一端插接至海底,通过改变水线面的方式让整个平台即便是在风浪较大的天气也能够较为的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纳特电(厦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