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4684发布日期:2024-04-18 20:3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船舶安全返港,具体涉及一种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


背景技术:

1、雾笛、雷达和航行灯系统属于重要航行系统,对船舶航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均需要满足安全返港要求。

2、现有技术通常将两个独立的雾笛系统布置在客船两个双驾驶室内,每个雾笛系统由独立雾笛控制器、汽笛、电笛等组成,在任一个驾驶室因火灾事故失去,备用驾驶室的雾笛系统仍然可用,两个系统之间无电缆连接,一个舱室的火灾事故不会对冗余的驾驶室产生影响,以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然而客船驾驶室火灾事故的风险极小,备用驾驶室的雾笛系统使用效率极低,配置两套系统造成材料浪费、增加船舶建造成本。常规的客船雾笛系统降本方案是减少汽笛和电笛的数量,即主驾驶室只配置一只汽笛,备用驾驶室只配置一只电笛,即主驾驶室仅能操作汽笛、备用驾驶室仅能操作电笛,然而仅对单个驾驶室而言,系统的安全性是有所降低的,如主驾室所控制的汽笛在故障后不可用时,紧急情况下又无法短时间内进入备用驾驶室开启电笛,进而影响航行安全。

3、同样,考虑客船的安全返港要求,任一个驾驶室火灾丢失后,剩余的驾驶室的雷达系统仍需可用,常规方案是在两个驾驶室布置两套独立的雷达系统,但也存在雷达天线布置困难、备用驾驶室的雷达使用率低的问题。

4、航行灯,又称“号灯”,用于显示船舶航行或停泊状态的,可表示夜间本船的航行方面和本船的大小。考虑到航行安全,航行灯按冗余要求设计和布置,通常采用双层灯,正常航行时使用其中一层灯,另一层灯为备用。对于需要满足安全返港的客船,既需要满足正常行时在主驾驶室对航行灯的冗余控制要求,又要满足在主驾驶室或备用驾驶室因火灾丢失的安全返港工况下,剩余的驾驶室仍有航行灯可用。系统设计时,同样需要考虑简化航行灯布置、提高航行灯使用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该系统能够以较低的系统成本,实现包含设备故障、火灾事故工况下雾笛子系统、雷达子系统以及航行灯子系统的冗余要求,满足正常的航行安全需求和安全返港要求。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包括雾笛子系统、雷达子系统和航行灯子系统,所述雾笛子系统包括汽笛、电笛、设置于主驾驶室的第一雾笛控制器和设置于备用驾驶室的第二雾笛控制器,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控制汽笛,第二雾笛控制器控制电笛;

4、所述雷达子系统包括x波段雷达控制单元、x波段雷达天线和x波段雷达选择开关箱;所述主驾驶室和备用驾驶室各设有一套x波段雷达控制单元;每个所述x波段雷达控制单元经x波段雷达选择开关箱连接至x波段雷达天线;所述x波段雷达天线和x波段雷达选择开关箱布设于不同的露天甲板区域;

5、所述航行灯子系统包括航行灯、设置于主驾驶室的第一航行灯控制器和第一航行灯板、设置于备用驾驶室的第二航行灯控制器和第二航行灯板,第一航行灯板和第二航行灯板分别通过串口通讯控制第一航行灯控制器和第二航行灯控制器;所述航行灯采用上下双层灯的冗余布置,第一航行灯控制器控制上层灯,第二航行灯控制器控制下层灯;

6、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与第一航行灯控制器连接,第二雾笛控制器与第二航行灯控制器连接,使第一雾笛控制器、第二雾笛控制器可控制莫氏信号灯。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和第二雾笛控制器均接自双路电源,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连接主驾驶室内部的第一主电源、第一应急电源,所述第二雾笛控制器连接备用驾驶室内部的第二主电源、第二应急电源。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直接与汽笛相连,并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触点相连;所述第二雾笛控制器依次通过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触点、电笛接触器与电笛相连;

9、通过第一开关的触点位置切换控制第一开关与第一选择开关的连通状态;

10、通过第一选择开关的触点位置切换控制第一选择开关与第一雾笛控制器、第二雾笛控制器的连通状态。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主驾驶室连至汽笛和航行灯的电缆与备用驾驶室连至电笛和航行灯的电缆从不同防火区走线;

12、电笛接触器由应急配电板供电,其电缆不经过主驾驶室以及主驾驶室与汽笛之间连接电缆所经过的防火区。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雾笛子系统运行方式如下:

14、a. 正常航行时:第一开关闭合,第一选择开关切换至第一触点的位置;

15、b. 安全返港工况:当主驾驶室火灾丢失:在备用驾驶室内将第一选择开关切换至第二触点的位置;

16、当备用驾驶室火灾丢失,在主驾驶室内将第一开关断开。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通用报警处理器和第二通用报警处理器;

18、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和第二雾笛控制器均接收来自第一通用报警处理器和第二通用报警处理器的两路通用报警信号;

19、所述第一通用报警处理器和第二通用报警处理器布置于不同主竖区。

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汽笛和电笛设置于不同的露天甲板区域。

2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x波段雷达选择开关箱连接主驾驶室的第一x波段雷达控制单元和连接备用驾驶室的第二x波段雷达控制单元的电缆从不同防火区域走线。

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驾驶室和备用驾驶室通过三根耐火电缆连接,分别用于航行灯子系统中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和串口通信信号的传输;

23、所述三根耐火电缆通过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控制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主驾驶室内,第三开关设置于备用驾驶室内。

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与继电器串联,继电器控制的常闭触点分别串联在三根耐火电缆上;

25、航行灯子系统运行方式如下:

26、a. 正常航行工况: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断开,所述三根耐火电缆连通;

27、b. 安全返港工况:当备用驾驶室火灾丢失:在主驾驶室内闭合第二开关;

28、当主驾驶室火灾丢失:在备用驾驶室闭合第三开关。

29、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1. 雾笛系统减少一只汽笛和一只电笛的配置,降低建造成本。

31、2. 正常航行时,主驾驶室雾笛控制器除可控制主驾室的汽笛外,还可以控制备用驾驶室的电笛。

32、3. 满足安全返港要求,主驾驶室或备用驾驶室因事故失去,剩余驾驶室雾笛控制器可用,并且至少一只汽笛或一只电笛可用。

33、4. 主驾驶室和备用驾驶室共用一支雷达天线,降低雷达布置难度,天线使用效率高。

34、5. 主驾驶室和备用驾驶室共用一套航行灯,正常航行时,主驾驶室可控制双层航行灯,安全返港时,至少一层航行灯可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包括雾笛子系统、雷达子系统和航行灯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笛子系统包括汽笛、电笛、设置于主驾驶室的第一雾笛控制器和设置于备用驾驶室的第二雾笛控制器,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控制汽笛,第二雾笛控制器控制电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和第二雾笛控制器均接自双路电源,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连接主驾驶室内部的第一主电源、第一应急电源,所述第二雾笛控制器连接备用驾驶室内部的第二主电源、第二应急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笛控制器直接与汽笛相连,并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触点相连;所述第二雾笛控制器依次通过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触点、电笛接触器与电笛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驾驶室连至汽笛和航行灯的电缆与备用驾驶室连至电笛和航行灯的电缆从不同防火区走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笛子系统运行方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通用报警处理器和第二通用报警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笛和电笛设置于不同的露天甲板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波段雷达选择开关箱连接主驾驶室的第一x波段雷达控制单元和连接备用驾驶室的第二x波段雷达控制单元的电缆从不同防火区域走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驾驶室和备用驾驶室通过三根耐火电缆连接,分别用于航行灯子系统中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和串口通信信号的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与继电器串联,继电器控制的常闭触点分别串联在三根耐火电缆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驾驶室客船航行系统,包括雾笛子系统、雷达子系统和航行灯子系统,雾笛子系统包括汽笛、电笛、分别设置于主驾驶室、备用驾驶室的雾笛控制器,航行灯子系统包括航行灯、分别设置于主驾驶室、备用驾驶室的航行灯控制器和航行灯板,航行灯采用上下双层灯的冗余布置,主驾驶室、备用驾驶室的航行灯控制器分别控制上、下层灯;主驾驶室的雾笛控制器与主驾驶室的航行灯控制器连接,备用驾驶室的雾笛控制器与备用驾驶室的航行灯控制器连接,使雾笛控制器可控制莫氏信号灯。本发明的系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包含设备故障、火灾事故工况下各子系统的冗余要求,满足正常的航行安全需求和安全返港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宁,李国荣,徐玉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