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32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上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衣。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水上救生衣,由于不透气,所以在不下水时,不便随时带在身上,在舰船上的工作人员,由于救生用品不便随时带在身边,一旦有突发险情发生,大多来不及取用救生用品;而且,在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式救生衣,大多是整体气囊式的救生衣,一旦救生衣上的任何部位出现一点损坏,整个救生衣将会全部漏气,而失去救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和一旦救生衣上的任何部位出现损坏而不会全部漏气的水上救生衣。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救生衣由吹排气嘴(1)、可充气漂浮圈(2)、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可充气横断(4)和腰带(5)组成,在每个可充气漂浮圈(2)和可充气横断(4)上都装有一个吹排气嘴(1),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可充气横断(4)连接一起,在可充气横断(4)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作救生衣袖口的可充气漂浮圈(2),在可充气横断(4)的上端中部连接有作救生衣衣领的可充气漂浮圈(2),在可充气横断(4)的最下端连接有腰带(5),在每个可充气横断(4)上固定有按扣(3);在腰带(5)的两边分别固定有一排按扣盖(6)和按扣底(7),在腰带(5)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作系腰带的按扣盖(8)和按扣底(9)。当不使用救生衣时,可将每个可充汽漂浮圈(2)和可充气横断(4)的气放掉,并折叠放入腰带(5)内,将腰带(5)两边的按扣盖(6)和按扣底(7)扣好,这时救生衣就成了一条腰带,可随时带在身上;当使用救生衣时,将腰带(5)上的按扣解开,通过吹气嘴(1)将各充气漂浮圈(2)和可充气横断(4)充满气就可,当救生衣上的任何部位出现损坏时,由丁各充气漂浮圈(2)和各可充气横断(4)是相互隔离的,因而救生衣不会全部漏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携带容易、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成腰带时的正面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成腰带时的背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充气漂浮圈(2)和可充气横断(4)可用韧性较好的塑料膜或其它不透气的软质材料制作,腰带(5)可用皮革、人造革、化纤、棉织品等材料制作,在每个可充气漂浮圈(2)和可充气横断(4)上都装有一个吹排气嘴(1),用三个相互隔离的可充气横断(4)连接一起,在可充气横断(4)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作救生衣袖口的可充气漂浮圈(2),在最上部的可充气横断(4)的上端中部连接一个作救生衣衣领的可充气漂浮圈(2),在可充气横断(4)的最下端连接上腰带(5),在每个可充气横断(4)上固定三付按扣(3);在腰带(5)的两边分别固定有一排按扣盖(6)和按扣底(7),在腰带(5)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作系腰带的按扣盖(8)和按扣底(9)就可。
权利要求1.一种水上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救生衣由可充气漂浮圈(2)、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可充气横断(4)和腰带(5)组成,在每个可充气漂浮圈(2)和可充气横断(4)上都装有一个吹排气嘴(1),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可充气横断(4)连接一起,在可充气横断(4)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作救生衣袖口的可充气漂浮圈(2),在可充气横断(4)的上端中部连接有作救生衣衣领的可充气漂浮圈(2),在可充气横断(4)的最下端连接有腰带(5),在每个可充气横断(4)上固定有按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在腰带(5)的两边分别固定有一排按扣盖(6)和按扣底(7),在腰带(5)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作系腰带的按扣盖(8)和按扣底(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救生衣,它由吹排气嘴、可充气漂浮圈、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可充气横断和腰带组成,当不使用救生衣时,可将救生衣折叠放入腰带内,救生衣就成了一条腰带;当使用救生衣时,将各充气漂浮圈和可充气横断充满气就可,如果救生衣上的任何部位出现损坏时,由于各充气漂浮圈和各可充气横断是相互隔离的,因而救生衣不会全部漏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携带容易、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B63C9/00GK2230711SQ9520986
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3日
发明者陈大永 申请人:陈大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