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698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
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空中飞行交通工具, 一种是飞机,另一种是飞艇。飞艇的不足之处在于 没有采用了乘客座运系统;而飞机结构复杂,低空飞机安全性能较差, 一旦在空中发生停车 事故或鸟击等意外事件,不能保持平安降落,而且飞机需要有较大的降落机场。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主要包括空中浮力系统和乘客座运系统,所述的空中浮力系统是由铝合金包面和橡胶蒙皮层构成,铝合金包面内接橡胶蒙皮层,橡胶蒙皮层内的空腔中贮藏有浮力气体;空中浮力系统通过中间钢索带与下面的乘客座运系统固定连接;乘客座运系统主要由驾驶操作台、乘客座舱、升降动力装置、前后动力装置构成,乘客座舱的顶部设有升降螺旋动力装置、尾部设有前后螺旋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乘客座舱由座椅和座舱构成。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轻于空气的浮力气体作内核,以船制式样进 行长距离运输的新型客运交通工具。与现有的飞艇不同之处在于。第-、它采用一种铝合金 包面,橡胶蒙皮作内衬的船制形式,第二、采用了乘客座运系统。它作为一种空中飞行器, 具有极大的空运能力。同时,又具有飞机所不具备的安全性能(一旦飞船在空中发生停车事 故或鸟击等意外事件,飞船都能保持平安降落)。同时,飞船不需要像飞机一样的降落机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空中浮力系统、2铝合金包面、3橡胶蒙皮层、4浮力气体、5中间钢索带、 6乘客座运系统、7座椅、8座窗、9驾驶操作台、IO升降螺旋动力装置、11前后螺旋动力 装置、12乘客座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这种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主要包括空中浮力系统1和乘客座运系统 6,所述的空中浮力系统1是由铝合金包面2和橡胶蒙皮层3构成,铝合金包面2内接橡胶 蒙皮层3,橡胶蒙皮层3内的空腔中贮藏有浮力气体4;空中浮力系统1通过中间钢索带5 与下面的乘客座运系统6固定连接有机衔接成一体。乘客座运系统6主要山驾驶操作台9、 乘客座舱12、升降动力装置10、前后动力装置11构成,乘客座舱12的顶部设有升降螺旋 动力装置IO、尾部设有前后螺旋动力装置11,乘客座舱12由座椅7和座舱8构成。当飞船启动时,乘客座运系统中部的升降螺旋动力装置10启动,使发动机向下驱升动 力,使飞船向空中爬升。至高度200 300米时,飞船前后螺旋动力装置ll启动,从而形成 向前的推动力,飞船向前运动。
权利要求1、一种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主要包括空中浮力系统(1)和乘客座运系统(6),其特征是所述的空中浮力系统(1)是由铝合金包面(2)和橡胶蒙皮层(3)构成,铝合金包面(2)内接橡胶蒙皮层(3),橡胶蒙皮层(3)内的空腔中贮藏有浮力气体(4);空中浮力系统(1)通过中间钢索带(5)与下面的乘客座运系统(6)固定连接;乘客座运系统(6)主要由驾驶操作台(9)、乘客座舱(12)、升降动力装置(10)、前后动力装置(11)构成,乘客座舱(12)的顶部设有升降螺旋动力装置(10)、尾部设有前后螺旋动力装置(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客座舱(12) 由座椅(7)和座舱(8)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距离空中客运交通气船,主要包括空中浮力系统和乘客座运系统,所述的空中浮力系统是由铝合金包面和橡胶蒙皮层构成,铝合金包面内接橡胶蒙皮层,橡胶蒙皮层内的空腔中贮藏有浮力气体;空中浮力系统通过中间钢索带与下面的乘客座运系统固定连接;乘客座运系统主要由驾驶操作台、乘客座舱、升降动力装置、前后动力装置构成,乘客座舱的顶部设有升降螺旋动力装置、尾部设有前后螺旋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作为一种空中飞行器,具有极大的空运能力。同时,又具有飞机所不具备的安全性能,一旦飞船在空中发生停车事故或鸟击等意外事件,飞船都能保持平安降落。同时,飞船不需要像飞机一样的降落机场。
文档编号B64B1/00GK201026989SQ20072013979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4日
发明者赵树峰 申请人:赵树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