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3435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落伞,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低空救生用的降落伞, 属于降落伞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高层建筑发生地震或火灾,人们自行逃生的几率很低,而当救助 人员到达时,灾情已无法控制,而跳楼逃生者也几无生还。 借助普通的降落伞也几无可能,因为人在坠落时,开伞需要一个过程, 常常是伞未张开而人已落地,根本起不到救生的作用。
空军战斗机在低空坠毁前是采用弹力的方式,将其先弹回高空,然 后飞行员开伞,有足够的时间开伞降落,因此开伞并形成下降阻力是降 落伞的关键。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 种结构合理、操作安全可靠、在低空条件下能够快速开伞及平稳降落低 空救生降落伞。
本实用新型受轿车的防撞气囊启发,它能够在瞬间迅速膨胀并达到 一定的压力,缓冲人员遭受的撞击而减少伤害。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低空救生降落伞是在普通降落伞的基础上增加快速充气装置和柱状充气 束,逃生者首先把救生伞的装置穿在身上,然后打开高压充气缸的单向 充气阀门,高压空气迅速通过充气管道注入救生伞的多个柱状开张气束, 柱状开张气束充满的同时将救生伞完全打开,逃生时便可操纵救生伞由 高楼平稳降落。
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包括伞衣3及连接于伞衣3上的伞绳4,特殊 之处在于伞衣3上均布附着有多个柱状气束2,多个柱状气束2通过与其连通的高压充气缸6提供气源,柱状气束2与高压充气缸6之间由带有 单向充气阀1的高压充气管5连通;
所述高压充气缸6内的气源为氢气或氦气;
所述柱状气束2的数量可根据伞衣3的大小及高度要求设定3-10。 本实用新型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结构合理、操作安全可靠,解决 了在低空条件下快速开伞及平稳降落的方法,为在地震、火灾等灾害情 况下发生时人群的高楼建筑上逃生获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种逃生方 法也适合于野外由悬崖峭壁处的低空降落。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向充气阀,2、柱状气束,3、伞衣,4、伞绳,5、高压 充气管,6、高压充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实用新型 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参考图1,包括伞衣3及连接于伞衣 3上的伞绳4,特殊之处在于伞衣3上均布附着有多个柱状气束2,多个 柱状气束2通过与其连通的高压充气缸6提供气源,柱状气束2与高压 充气缸6之间由带有单向充气阀1的高压充气管5连通;高压充气缸6 内的气源为氢气或氦气;所述柱状气束2的数量可根据伞衣3的大小及 高度要求设定3-10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结构合理、操作安全可靠,解决 了在低空条件下快速开伞及平稳降落的方法,为在地震、火灾等灾害情 况下发生时人群的高楼建筑上逃生获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种逃生方 法也适合于野外由悬崖峭壁处的低空降落。
权利要求1、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包括伞衣(3)及连接于伞衣(3)上的伞绳(4),特征在于伞衣(3)上均布附着有多个柱状气束(2),多个柱状气束(2)通过与其连通的高压充气缸(6)提供气源,柱状气束(2)与高压充气缸(6)之间由带有单向充气阀(1)的高压充气管(5)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高 压充气缸(6)内的气源为氢气或氦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柱 状气束(2)的数量可根据伞衣(3)的大小及高度要求设定3-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落伞,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低空救生用的降落伞,属于降落伞结构技术领域。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包括伞衣及连接于伞衣上的伞绳,特征在于伞衣上均布附着有多个柱状气束,多个柱状气束通过与其连通的高压充气缸提供气源,柱状气束与高压充气缸之间由带有单向充气阀的高压充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低空救生降落伞,结构合理、操作安全可靠,解决了在低空条件下快速开伞及平稳降落的方法,为在地震、火灾等灾害情况发生时人群在高楼建筑上逃生获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种逃生方法也适合于野外由悬崖峭壁处的低空降落。
文档编号B64D17/72GK201321160SQ20082023327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李新民 申请人:李新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