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舰载飞机弹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965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航母舰载飞机弹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国防军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只有美国航母装有蒸汽式弹射器,对关键技术严加保密,最近听说中国要造航母,特设计一种更先进的弹射器。

发明内容
主要目的在于发明实现飞机助推起飞的方式,发明实现这种方式的装置。让此种装置使用安全可靠,制造方便,成为航母的必要设备。为了实现飞机弹射起飞,首先需要确定助推弹射的方式,然后确定实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解决助推弹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轮组式弹射器。本发明解决飞机弹射方案是1.由两排上百个轮子对置平躺直线排列的轮组链的弹射器,两组轮子间有固定间隙,当厚度略大于间隙的弹射板从轮间通过时,轮组加速弹射板前进,推动飞几弹射。2.上百轮子组成的飞机弹射器是由轮组传动单元组成,每个轮组传动单元由一对垂直双轴的变速器和一对轮子组成,变速器中间为纵向惯通式传动主轴,主轴之间用连轴器连接,把上百个主轴连成一长轴链组成轮组弹射系统,每个单元传动主轴就是主轴链的一节,由航母动力输出轴与主轴链加速段前端或后端主轴相连接,为两排轮组提供加速动力3.弹射器轮组链由预备区,加速区,退出区三部分组成,其中加速区又分为五到十个分加速段,每段又包括数个单元,每个加速段轮子线速度相同,由轮组单元转速和轮子直径决定,每段后几单元加装轮间自动超越离合器,弹射板能从两个不同线速度间过渡。4.预备区主轴与加速区初加速段前端主轴用可控离合器连接,预备区是装填弹射板进入加速区段的准备等待区。退出区是将完成加速飞机后的弹射板减速至停止,并退出弹射滑板返回预备区,用可控离合器与加速区尾段连接。5.轮组传动单元可以是一轴单轮式轮组,也可以是一轴双轮式轮组。轮子可以用普通汽车轮子,也可另行研制专用轮子6.滑板长度和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长度可跨越多个单元轮组,有足够的摩擦力,弹射滑板下部设两对上下限位滑轮,穿插在设在两轮中间下部变速器上与弹射器等长的槽形轨道内,弹射板两面有橡胶层等摩擦材料以增加摩力。7.整条弹射器可以用相同轮径的轮子,也可在不同区段用不同轮径的轮子的变速轮组单元,通过改变轮子直径和改变变速器内部齿轮组比速,满足各个区加速要求。以上所述的各功能组成的系统方案,实现运行的自动化。特点1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技术要求低,研制成本低,只需研制一台轮组单元,
2 上百对轮子高速旋转时可储备巨大的旋转惯量,重载时也能达到较大的初加速度。动力来源于航母转轴动力,通过动力转换实现动力共用。3 与蒸汽式弹射器相比,推力更大,助推加速距离更短,占用空间小,轮组起动旋转后可随时使用,如预备区有多架飞机可连续弹射。


;附图所附的各个图画,它们是本发明的共同组成部分,显是了本发明的具体情况, 并且用于解释发明的原理,图画仅用于说明,不作为限定本发明的应用的阐述,它们将在权利要求部分明示。图1,图2是本发明运行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是单轮组传动单元示意4是双轮组传动单元示意5轮组传动单元结构示意图。1变速器,2,3轮子,4可控离合器,5动力源传动轴,6主轴链动力输入端,7弹射板,8轴节,9连轴器,10可控离合器11,18轮毂,12,17超越离合器,13,16凸缘套管轴,14 弹射板限位轮,15槽形轨道,19中间轴承座,20,30第二级从动齿轮轴,21,四第二级主动齿轮,22,31第二级从动齿轮,23,28中间轴,沈贯通主轴,25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图幻由上百个相同轮组传动单元(图幻串连成的弹射器,每个轮组单元由一个变速器1和上面平躺对置的两个轮子2,3组成,变速器1箱体中间是贯通式主传动轴沈,贯通主轴之间用连轴器9相连接形成主轴链纵向贯穿整个弹射器,为并列设在主轴链上两侧变速器上的两排轮组提供动力。变速器1上面对称垂直设置一对凸缘套管轴13,16,上面的两个轮子2,3平躺对置,旋转方向相反,中间有固定间隙,间隙略小于弹射板7的厚度,当两侧轮组相对旋转时, 助推弹射板7随轮子中间旋转方向前进,弹射板7上面设有推钩,可推动甲板上的飞机前进。弹射器上的轮组列,可划分为预备区a,加速区b和退出区c三部分,其中加速区又可分多个加速段(如5到10个),同一加速段的转速或线速度相同,每段又包括数个单元。加速段线速度由低到高排列,速度由变速器1的比速和轮子直径决定,末端的转动线速度达到飞机起飞速度。每区段后几个单元加装轮间超越离合器12,17,使弹射板能从低速段平稳过度到高速段。预备区a与加速区b前端用可控离合器4连接,预备区a用于装填弹射板7进入加速区段b前准备等待区。退出区c是将飞机加速任务完成后将弹射板7减速停止并退出轨道,再返回预备区,主轴间用可接控离合器连接。预备区a和退出区c需要较低的转速, 必要时主轴链间再增加一级减速装置。弹射器预备区a和退出区c轮组单元间距较大,两轮组间用轴节8连接,弹射器动力从航母传动轴5与加速区b前部轴链上传动齿轮组6接入,也可从加速区段b后端接入。轮组传动单元(图幻的轮子可以是一轴单轮轮组(图3),也可设成一轴双轮轮组(图4),轮子可同普通汽车轮,也可另行设计专用轮子。弹射板7长度可跨越多个轮组单元,弹射板两面设有橡胶等摩擦面以增加摩擦力,弹射板7下部设两对上下限位滑轮14,穿插在两轮之间下部变速器1上面的槽型轨道15内。 轮组传动单元(图幻结构的变速器1是一长方形箱体,上部垂直于箱体上设一对凸缘套管轴13,16,凸缘套管轴上各有一个轮子2,3,两个轮子2,3平躺对置,变速器1箱体下侧是横穿箱体的贯通轴26,箱体内贯通轴沈径向两边对称设有中间轴承座19,32,上面各有一根中间轴23,28,贯通主轴沈上的有第一级主动齿轮25分别与中间轴上23,28上第一级从动齿轮24,27相接。一路经中间轴23,上第二级主动齿轮21,与第二级传动轴20,上的第二级从动齿轮22,相接,第二级传动轴20 —端穿过凸缘套管轴16中心与轮子3上的轮间超越离合器17连接,离合器17另一端与轮毂18相接。另一路经中间轴观上第二级主动齿轮四与第二级传动轴30上的第二级从动齿轮31相接,第二级传动轴30 —端穿过凸缘套管轴13中心与轮子2上的轮间超越离合器12连接,离合器12另一端与轮毂11相接。
权利要求
1.(图1图幻由上百个轮组传动单元组成轮组式飞机弹射器,一个轮组传动单元(图 5)由一个变速器1齿轮箱体和两个平躺于箱体上面的对置轮子2,3组成,两轮转向相反,两轮之间有固定间隙,可通过厚度略大的弹射板7,并能施加一定压力,变速器1齿轮箱体中间是贯通主轴沈,将轮组单元逐个串列成弹射器所需长度,将上百个贯通主轴沈串联组成传动轴链,同时两排上百组轮子组成轮组链,轮组链可划分为预备区a,加速区b和退出区 c,其中加速区b又可分成多个加速段,速度由低到高排列,每个加速段轮子的线速度相同, 每个加速段包含数个轮组传动单元,每个区段或加速段的轮子线速度取决于轮组传动单元轮子2,3的直径,主轴转速和变速器1内的齿轮组比速,尾部加速段的线速度达到飞机起飞速度,每个加速段尾部的几个过度轮组传动单元(图幻加装超越离合器12,17,预备区a 和退出区c分别与加速区b首段和尾段分别用可控离合器4,10连接控制,弹射板长7长度跨越多个轮组单元,弹射板7两面设有橡胶等摩擦面,弹射板7下面设有一对上下限位滑轮 14,穿擦在轮间箱体1上面与弹射器等长的槽型轨道15内。
2.整个弹射器可用相同的轮径,也可不同区用不同直径的轮子,可以是单轮对轮组 (图幻也可以是双轮对轮组(图4)。
3.轮组传动单元(图幻结构的变速器1是一长方形箱体,上部垂直于箱体面对称设一对凸缘套管轴13,16,凸缘套管轴上各有一个轮子2,3,两个轮子平躺对置,变速器箱体下侧是横穿箱体1的贯通轴26,箱体内贯通轴沈径向两边对称设有中间轴承座19,32,上面各有一根中间轴23,28,贯通主轴上的有第一级主动齿轮25分别与中间轴上两组第一级动齿轮M,27相接。一路经中间轴23上第二级主动齿轮21与第二级传动轴上的第二级从动齿轮22相接,第二级传动轴20 —端穿过凸缘套管轴16中心与轮子上3的轮间超越离合器17连接,离合器另一端与轮毂18相接。另一路经中间轴观上第二级主动齿轮四与第二级传动轴30上的第二级从动齿轮31相接,第二级传动轴31 —端穿过凸缘套管轴13中心与轮子上2的轮间超越离合器12连接,离合器另一端与轮毂11相接。轮组式弹射器的具体实施方法不限于说明书所述方案范围,还有多中方案及实施方法,主要还有;
4.每个不同速度过度段之间都装变速器,轮组传动单元除一定的变速外主要起传递动力和转向作用。
5.贯通轴偏置于变速箱体的一侧,通过一个中间轴驱动两个轮子。
6.每个轮组传动单元由两个独立的变速箱体及轮子组成,形成分体式,分别设独立的贯通轴,组成双传动轴传动系统,轮组单元的两轮间距可调。
7.用万向节连轴器连接的轴连,可适于有一定弯曲度的坡道。
8.轮子采用多槽的V型皮带轮,弹射板两侧纵向设同等的多条V型橡胶条,弹射板面有足够的弹性张力,保持与轮子的压力。以上多项实施方法通过有选择的组合可满足不同设计要求
全文摘要
由两排上百个轮子对置平躺直线排列的轮组链的弹射器,两组轮子间有固定间隙,转向相反。当厚度略大于间隙的弹射板从轮间通过时,轮组加速弹射板前进,推动飞机弹射。上百个轮组的飞机弹射器是由轮组传动单元组成,每个轮组传动单元由一个双轮轴的变速器和一对轮子组成,变速器中间为惯通式传动主轴,每个单元主轴就是主轴链的一部分,主轴之间用连轴器连接,把上百个主轴连成一长轴链的轮组转动系统,由航母动力输出轴与链式主轴相连接,为并列设在主轴上两侧的两排轮组提供动力。加速区全程轮子转动线速度由低到高分多个加速段,尾部加速段的线速度等于飞机起飞速度,弹射板从两列轮组间隙轨道通加速前进时,通过弹射板上的挂钩推动飞机加速起飞。
文档编号B64F1/06GK102407946SQ20101029584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竹宝林 申请人:竹宝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