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空两用飞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6595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水空两用飞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空两用飞碟,它由:壳体、驾驶舱、升降螺旋筒、出入舱口、气流加压装置、排气推进孔、提升旋停排气筒、发动机、储气舱、着陆轮、螺旋风叶、电动机轴、压力阀门、压力排水孔构成。螺旋风叶安装在升降螺旋筒上,压力阀门安装在螺旋风叶的下端,升降螺旋筒安装在壳体上端的两侧,升降螺旋筒与储气舱、提升旋停排气筒、气流加压装置相连接,排气推进孔与气流加压装置相连接,壳体的两侧装有发动机,壳体内设有驾驶舱、出入舱口,着陆轮安装在壳体的底部。该产品在水上或空中航行时,前进的阻力可转化成提升的动力,航行速度快,起落安全可靠,停泊时不需要有较深的水位,空中飞行时可直降直落,不需要跑道,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专利说明】水空两用飞碟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空两用飞碟。
[0002]【背景技术】:目前,水上用的船大多采用叶轮和螺旋浆做动力,航行速度低,行程慢,停泊时需要有较深的水位,停泊不方便,空中用的飞机起落时需有机场和跑道,起落受限制,不安全,事故率高。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水空两用飞碟,它主要解决了水上用的船大多采用叶轮和螺旋浆做动力,航行速度低,行程慢,停泊需要较深的水位及空中用的飞机起落时需要有机场和跑道,起落受限制,不安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水空两用飞碟由:壳体、驾驶舱、升降螺旋筒、出入舱口、气流加压装置、排气推进孔、提升旋停排气筒、发动机、储气舱、着陆轮、螺旋风叶、电动机轴、压力阀门、压力排水孔构成。螺旋风叶有多个,它通过电动机轴安装在升降螺旋筒上,压力阀门安装在螺旋风叶的下端,压力排水孔设在升降螺旋筒的一侧,升降螺旋筒有三个,它分别安装在壳体上端的两侧,壳体为流线型,升降螺旋筒分别与储气舱、提升旋停排气筒、气流加压装置相连接,排气推进孔有多个,它与气流加压装置相连接,壳体的两侧分别装有多个发动机,壳体内设有驾驶舱、出入舱口,着陆轮安装在壳体的底部。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水上或空中航行时,前进的阻力可转化成提升的动力,航行速度快,储气舱通过加压喷出的气体可保证飞碟高速行驶,壳体成流线型设计减少了阻力,起落安全可靠,停泊时不需要有较深的水位,停泊方便,空中飞行时可直降直落,不需要跑道,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000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空两用飞碟的结构示意图。
[000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空两用飞碟升降螺旋筒的结构示意图。
[0007]I一壳体 2—驾驶舱 3—升降螺旋筒 4一出入舱口
[0008]5—气流加压装置 6—排气推进孔 7—提升旋停排气筒
[0009]8 一发动机 9 一储气舱 10—着陆轮 11 一螺旋风叶
[0010]12—电动机轴 13—压力阀门 14一压力排水孔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水空两用飞碟由:壳体1、驾驶舱2、升降螺旋筒3、出入舱口 4、气流加压装置5、排气推进孔6、提升旋停排气筒7、发动机8、储气舱9、着陆轮10、螺旋风叶11、电动机轴12、压力阀门13、压力排水孔14构成。螺旋风叶11有多个,它通过电动机轴12安装在升降螺旋筒3上,压力阀门13安装在螺旋风叶11的下端,压力排水孔14设在升降螺旋筒3的一侧,升降螺旋筒3有三个,它分别安装在壳体I上端的两侧,壳体I为流线型,升降螺旋筒3分别与储气舱9、提升旋停排气筒7、气流加压装置5相连接,排气推进孔6有多个,它与气流加压装置5相连接,壳体I的两侧分别装有多个发动机8,壳体I内设有驾驶舱2、出入舱口 4,着陆轮10安装在壳体I的底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空两用飞碟,它由:壳体(I)、驾驶舱(2)、升降螺旋筒(3)、出入舱口(4)、气流加压装置(5)、排气推进孔(6)、提升旋停排气筒(7)、发动机(8)、储气舱(9)、着陆轮(10)、螺旋风叶(11)、电动机轴(12)、压力阀门(13)、压力排水孔(14)构成,其特征在于:螺旋风叶(11)有多个,它通过电动机轴(12)安装在升降螺旋筒(3)上,压力阀门(13)安装在螺旋风叶(11)的下端,压力排水孔(14)设在升降螺旋筒(3)的一侧,升降螺旋筒(3)有三个,它分别安装在壳体(I)上端的两侧,壳体(I)为流线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空两用飞碟,其特征在于:升降螺旋筒(3)分别与储气舱(9)、提升旋停排气筒(7)、气流加压装置(5)相连接,排气推进孔(6)有多个,它与气流加压装置(5)相连接,壳体(I)的两侧分别装有多个发动机(8),壳体(I)内设有驾驶舱(2)、出入舱口(4),着陆轮(10)安装在壳体(I)的底部。
【文档编号】B64C35/00GK203612207SQ201320834160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王志民, 王海波, 王晓虹, 王晓燕, 王炎昭, 朱浩然, 张洁, 邹怀宇 申请人:王志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