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皮和其制作方法及浮空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70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囊皮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制作柔性太阳能电池薄膜层;

将防护层、阻气层、该柔性太阳能电池薄膜层及载荷承力层依序层叠并热压,制成囊皮,在热压时,该防护层、阻气层、该柔性太阳能电池薄膜层及载荷承力层相邻两层之间均设置有胶体,且该阻气层为透光阻气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薄膜层的步骤包括:

在柔性衬底层表面镀金属层以形成底电极,该柔性衬底层为柔性金属箔与绝缘阻挡层的复合材料层、或聚酰亚胺层;

在底电极上形成光吸收层;

在光吸收层上依次制备缓冲层、窗口层、透明导电层、上电极及减反射膜,从而形成柔性太阳能电池薄膜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电极上形成光吸收层的方法包括:采用电沉积工艺在该底电极上形光吸收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电极上形成光吸收层的方法为物理气相沉积法。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柔性衬底层为柔性金属箔与绝缘阻挡层的复合材料层时,采用电沉积工艺在该底电极上形成光吸收层的方法包括: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该底电极上形成前驱体;通过热处理工艺将该前驱体形成为光吸收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该底电极上形成前驱体的步骤包括:以该底电极为阴极,以氯化铜、三氯化铟、亚硒酸的水溶液为电沉积液进行沉积,得到前驱体;

通过热处理工艺将该前驱体形成为光吸收层的步骤包括:

将电沉积的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以8-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30-500℃的温度范围并保温25-40分钟(min)的时间范围,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随炉自然慢冷;

冷却到低于45-55℃的温度范围时,关闭氩气,开炉取样,得到形成于底 电极上的光吸收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沉积液中还包括三氯化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胶体为半固化胶膜或涂覆于胶结面的液态胶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的温度范围为80-180℃,压力范围为0.1-1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气层为PET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该阻气层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铜或镍上生长单层的厚度约0.3纳米的石墨烯薄膜;

将铜或镍上的石墨烯薄膜转移到PET上;

蚀刻去除铜或镍蚀层;

在PET上的单层石墨烯表面重复生长更多层的石墨烯,直至PET上的石墨烯达到阻氦的作用,从而形成阻气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生长于PET上的石墨烯的层数范围为10-50层。

12.一种浮空器用囊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层、第一胶层、阻气层、第二胶层、该柔性太阳能电池薄膜层、载荷承力层、第三胶层、及热封层,其中该阻气层为透光阻气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囊皮,其特征在于,该阻气层为Tedlar薄膜或PET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囊皮,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太阳能电池薄膜层为铜铟硒、铜铟镓硒电池薄膜、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或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囊皮,其特征在于,该防护层的材料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囊皮,其特征在于,该载荷承力层的材料为PBO纤维。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囊皮,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太阳能电池薄膜层的厚度范围为30-150微米。

18.一种浮空器,包括:

囊体,由如权利要求1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囊皮制作而成;

连接于囊体顶端的拉网,该拉网向该囊体的底端延伸;

底部挂装结构,连接于拉网的一端;

吊舱,连接于该底部挂装结构的下方。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浮空器,其特征在于,该浮空器还包括设置于底部挂装结构与该吊舱之间的桁架,以及设置于桁架相对两端的螺旋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