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置飞行器尾橇机构和致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89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系统,其包含:

飞行器,其具有机身,所述机身具有尾翼部;以及

尾橇,其被布置在所述尾翼部的开口中,所述尾橇包含:

地面接触块;以及

机构,其被配置为在布置在所述开口内的收起位置、布置在所述开口下方的着陆位置以及不同于所述收起位置和所述着陆位置的起飞位置的相应位置之间可选择地移动所述地面接触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机构包含:

第一附接销和第二附接销,其分别被束缚在所述飞行器的结构内以用于相对于所述飞行器的结构旋转;

联动装置,其包括两对连杆,所述两对连杆耦接在所述第一附接销和所述第二附接销之间且限定所述联动装置的中间处的节点;以及

致动装置,其被配置为以在分别对应于所述收起位置、所述着陆位置以及所述起飞位置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节点的方式可选择地旋转所述第一附接销和所述第二附接销中的相应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含:

第一竖直连杆和第二竖直连杆,每个竖直连杆具有相对端,其中

所述上竖直连杆的上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一附接销以用于与所述第一附接销共同旋转,

所述第二竖直连杆的上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一竖直连杆的下端以用于相对所述第一竖直连杆旋转;以及

第一水平连杆和第二水平连杆,每个水平连杆具有相对端,其中

所述第一水平连杆的前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二附接销以用于与所述第二附接销共同旋转,

所述第二水平连杆的前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一水平连杆的后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连杆的后端旋转,以及

所述第二水平连杆的后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二竖直连杆的下端以用于在所述节点处相对于所述第二竖直连杆的下端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致动装置包含:

第一曲柄臂和第二曲柄臂,其分别被固定到所述第一附接销的相对第一端和第二端以用于共同旋转;

第三曲柄臂,其被固定到所述第二附接销的第一端以用于共同旋转;以及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每个致动器具有相对端,其中

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一曲柄臂的外端以用于相对旋转,

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三曲柄臂的外端以用于相对旋转,

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二曲柄臂的外端以用于相对旋转,以及

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端被耦接到与其所述第一端相对的所述第二附接销的端以用于相对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进一步包含双偏心锁定机构以用于将所述地面接触块锁定在所述收起位置、所述着陆位置以及所述起飞位置中的每个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双偏心锁定机构包含:

第一偏心机构,其包括布置在第一水平连杆上的第一水平停止特征件和布置在第二水平连杆上的第二水平停止特征件,

所述第一水平停止特征件和所述第二水平停止特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两个水平停止特征件被布置为彼此接触且经过锁定位置时,其中所述铰链被布置为在两个水平连杆附接点之间延伸的负载管线下方,阻止限定在所述第一水平连杆与所述第二水平连杆之间的铰链的向下移动且允许所述铰链相对于所述锁定位置的解锁向上移动;以及

第二偏心机构,其包括布置在第一竖直连杆上的第一竖直停止特征件和布置在第二竖直连杆上的第二竖直停止特征件,

所述第一竖直停止特征件和所述第二竖直停止特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两个停止特征件彼此接触且经过锁定位置时,其中所述铰链被布置为在所述两个水平铰链附接点之间延伸的负载管线的尾部,阻止限定在所述第一竖直连杆与所述第二竖直连杆之间的铰链的尾部的横向移动且允许所述铰链相对于所述锁定位置的解锁向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进一步包含机构,所述机构用于:当所述地面接触块从所述起飞位置移动到所述收起位置,以及所述地面接触块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着陆位置时,解锁然后再锁定所述偏心锁定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机构进一步包含:

细长的缓冲器,其具有相对端、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被耦接到所述节点以用于相对旋转;以及

杠杆臂,其具有相对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耦接到第三附接销以用于相对旋转且所述第二端被耦接到所述缓冲器的第二端以用于相对旋转,其中

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所述杠杆臂的所述第二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缓冲器压缩以吸收能量。

10.一种用于保护飞行器免受尾翼撞击损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提供布置在所述飞行器的尾翼部的开口中的尾橇,所述尾橇包含细长的缓冲器,所述细长的缓冲器具有布置在其下端处的地面接触块,所述地面接触块在布置在所述开口内的收起位置、布置在所述开口下方的着陆位置以及布置在不同于所述收起位置和所述着陆位置的位置处的起飞位置的相应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以及

在起飞之前,将所述地面接触块移动到所述起飞位置,使得在所述起飞期间的所述飞行器的偏旋转中,所述地面接触块接触地表面且所述缓冲器吸收所述接触的震动以减少尾翼撞击对所述飞行器的损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着陆之前将所述地面接触块移动到所述着陆位置,使得在所述着陆期间的所述飞行器的偏拉平中,所述地面接触块接触地表面且所述缓冲器吸收所述接触的震动以减少尾翼撞击对所述飞行器的损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感测所述飞行器的着陆起落架是否被展开;

感测所述着陆起落架是否承受所述飞行器的重量;

如果所述着陆起落架没有被展开,则将所述地面接触块移动到所述收起位置;

如果所述着陆起落架被展开且没有承受所述飞行器的重量,则将所述地面接触块移动到所述着陆位置;以及

如果所述着陆起落架被展开且承受所述飞行器的重量,则将所述地面接触块移动到所述起飞位置。

13.一种尾橇机构,其包含:

上竖直连杆,其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被耦接到第一附接销以用于与所述第一附接销共同旋转;

下竖直连杆,其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被耦接到所述上竖直连杆的所述下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上竖直连杆的所述下端旋转且限定所述上竖直连杆与所述下竖直连杆之间的第一铰链;

前水平连杆,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被耦接到第二附接销以用于与所述第二附接销共同旋转;

后水平连杆,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被耦接到所述前水平连杆的所述后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前水平连杆的所述后端旋转移动,且限定所述前水平连杆与所述后水平连杆之间的第二铰链,所述后端被耦接到所述下竖直连杆的所述下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下竖直连杆的所述下端旋转;

第一偏心锁定机构,其在所述上竖直连杆与所述下竖直连杆之间延伸且被配置为阻止所述第一铰链的尾部移动经过锁定位置且允许所述第一铰链相对于所述锁定位置的解锁向前移动,其中所述上水平连杆和所述下水平连杆被布置为通常彼此共线;

第二偏心锁定机构,其在所述前水平连杆与所述后水平连杆之间延伸且被配置为阻止所述第二铰链的向下移动经过锁定位置且允许所述铰链相对于所述锁定位置的解锁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前水平连杆和所述后水平连杆被布置为通常彼此共线;

减震支柱储存匣,其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被耦接到所述下竖直连杆的所述下端和所述后水平连杆的所述后端的相应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下竖直连杆的所述下端和所述后水平连杆的所述后端的相应端旋转;

杠杆臂,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被耦接到第三附接销以用于相对于第三附接销旋转且所述后端被耦接到所述减震支柱储存匣的所述下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减震支柱储存匣的所述下端旋转;

地面接触块,其被布置在所述杠杆臂的所述后端上;

第一曲柄臂和第二曲柄臂,其分别被固定到所述第一附接销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用于与所述第一附接销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共同旋转;

第三曲柄臂,其被固定到所述第二附接销的第一端以用于与所述第二附接销的第一端共同旋转;

收起致动器,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一曲柄臂的外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曲柄臂的外端旋转,所述第二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三曲柄臂的外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三曲柄臂的外端旋转;以及

起飞/着陆致动器,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耦接到所述第二曲柄臂的外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二曲柄臂的外端旋转,且所述第二端被耦接到与其所述第一端相对的所述第二附接销的端以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二附接销的端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尾橇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曲柄臂、所述第二曲柄臂以及所述第三曲柄臂被配置且被布置使得:

当所述收起致动器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中的每个被布置在延伸状态中时,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着陆位置;

当所述收起致动器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中的每个被布置在收缩状态中时,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收起位置;以及

当所述收起致动器被布置在延伸状态中且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被布置在收缩状态中时,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位于所述着陆位置与所述收起位置之间的起飞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尾橇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曲柄臂、所述第二曲柄臂以及所述第三曲柄臂被配置且被布置使得:

当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所述着陆位置时,同时的所述收起致动器的延伸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的收缩使所述地面接触块从所述着陆位置移动到所述起飞位置;

当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所述起飞位置时,同时的所述收起致动器的收缩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的延伸使所述地面接触块从所述起飞位置移动到所述着陆位置;

当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所述起飞位置时,所述收起致动器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的同时收缩使所述地面接触块从所述起飞位置移动到所述收起位置;以及

当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收起致动器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的同时延伸使所述地面接触块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着陆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尾橇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曲柄臂、所述第二曲柄臂以及所述第三曲柄臂被配置且被布置使得:

当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所述着陆位置时,同时的所述收起致动器的延伸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的收缩使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控制与所述收起致动器相对的所述竖直连杆的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尾橇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曲柄臂、所述第二曲柄臂以及所述第三曲柄臂被配置且被布置使得:

当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所述起飞位置时,所述收起致动器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的同时收缩使所述偏心锁定机构解锁且然后再锁定;以及

当所述地面接触块被布置在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收起致动器和所述起飞/着陆致动器的同时延伸使所述偏心锁定机构解锁且然后再锁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尾橇机构,其进一步包括一对停止件,所述一对停止件分别被布置在所述上竖直连杆的后表面和所述下竖直连杆的后表面上且被配置为阻止所述上竖直连杆相对于所述下竖直连杆折叠过第一选择锐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