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带强制拉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830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带强制拉紧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航空救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带强制拉紧机构。



背景技术:

战斗机在正常飞行时,由于要进行机动飞行,需要对飞行员进行可靠约束,保证飞行安全,尤其在倒飞时,需求更加必要;同时在飞机出现不可挽回的情况下,飞行员启动弹射救生功能,此时为保证飞行员处于正确的姿态,降低生理损伤概率,腰部约束也就更加必要。目前国内的弹射座椅普遍使用背带与座椅的腰带插片以及负过载限动机构的连接,实现正常飞行时负过载的约束和应急弹射时腰部的约束。但随着我军训练水平、密度的提高,飞行训练中背带在座舱内调节不便、适体性较差问题更加突显,背带作为个人装具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这就要求飞行员穿着背带进出座舱时,与座椅腰部及负过载的约束连接和解脱简洁、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腰带强制拉紧机构,保证正常飞行和应急弹射过程中对飞行员腰部有效约束,尤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弹射时,腰带拉紧机构自动实现强制拉紧腰带并锁定,使飞行员处于正确的姿态,降低生理损伤概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腰带强制拉紧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螺杆气缸、主卷带轮、卷带轮组件和棘轮,螺杆气缸的尾部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与壳体固定连接,螺杆气缸的螺杆与卷带轮组件连接,带动卷带轮组件转动,棘轮同心固定于卷带轮组件上,棘轮上设有棘爪,腰带端头固定于卷带轮组件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卷带轮组件包括主卷带轮和右卷带轮,右带轮与主卷带轮同心设置,通过连接键与主卷带轮连接,右带轮带动主卷带轮转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螺杆气缸的螺杆包括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主动螺杆的一端与螺杆气缸内的活塞连接,主动螺杆的另一端与从动螺杆连接,带动从动螺杆转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从动螺杆上设有键槽,键槽内设有键,主动螺杆通过键与从动螺杆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螺杆气缸上设有接管嘴,接管嘴插入螺杆气缸进气端,接管嘴通过螺塞轴向定位。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为圆筒体,气缸套设于壳体内。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腰带强制拉紧机构置于座椅椅盆的两侧板之间,壳体充当椅盆下梁的作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螺杆气缸的螺杆和卷带轮组件之间连接有行程控制块,行程控制块用于限定卷带轮组件的转动角度和行程。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行程控制块为圆筒体,圆筒体内壁上设有凸台和凹槽,凸台和凹槽分别通过键与螺杆和卷带轮组件连接;通过凸台和凹槽的相对位置,从而限定卷带轮组件的转动角度和行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腰带通过腰部拉紧机构带对飞行员腰部进行约束,正常飞行或负过载飞行时,将飞行员下躯干约束限位,防止身体移位,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弹射时,由弹射操纵系统提供燃气推动螺杆气缸内的活塞,经螺杆和卷带轮组件强制拉紧腰带并锁定,达到将乘员腰部固定在座椅上的目的,保证正常飞行和应急弹射过程中对飞行员腰部有效约束,尤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弹射时,腰带拉紧机构自动实现强制拉紧腰带并锁定,使飞行员处于正确的姿态,降低生理损伤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腰带强制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行程控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行程控制块分别与从动螺杆和右卷带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1的K局部示意图;

图中,1-限位组件,2-棘爪组件,3-棘轮,4-右卷带轮,5-行程控制块,6-从动螺杆,7-主卷带轮,8-主动螺杆,9-螺杆气缸,10-螺钉,11-活塞,12-接管嘴,13-定位板,14-螺塞,15-壳体,16-腰带,17-连接键,18-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腰带强制拉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5,壳体15内依次设有螺杆气缸9、主卷带轮7、卷带轮组件和棘轮3,螺杆气缸9的尾部设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与壳体15固定连接,螺杆气缸9的螺杆与卷带轮组件连接,带动卷带轮组件转动,棘轮3同心固定于卷带轮组件上,棘轮3上设有棘爪,腰带16端头固定于卷带轮组件上;弹射操纵系统提供燃气管路与螺杆气缸的进气口连接,腰带16通过腰部拉紧机构带对飞行员腰部进行约束,正常飞行或负过载飞行时,将飞行员下躯干约束限位,防止身体移位,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弹射时,由弹射操纵系统提供燃气推动螺杆气缸9内的活塞11,经螺杆和卷带轮组件强制拉紧腰带16并锁定,达到将乘员腰部固定在座椅上的目的,保证正常飞行和应急弹射过程中对飞行员腰部有效约束,尤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弹射时,腰带16拉紧机构自动实现强制拉紧腰带16并锁定,使飞行员处于正确的姿态,降低生理损伤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卷带轮组件包括主卷带轮7和右卷带轮4,右带轮与主卷带轮7同心设置,通过连接键17与主卷带轮7连接,右带轮带动主卷带轮7转动,从而实现腰带16的强制拉紧;螺杆通过行程控制块5与右卷带轮4连接,腰带16两端分别固定于右卷带轮4和主卷带轮7上。

进一步地,螺杆气缸9的螺杆包括主动螺杆8和从动螺杆6,主动螺杆8的一端通过螺钉10与螺杆气缸9内的活塞11连接,主动螺杆8的另一端与从动螺杆6连接,带动从动螺杆6转动。

进一步地,从动螺杆6上设有键槽,键槽内设有键,主动螺杆8通过键与从动螺杆6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组件1,限位组件1固定于弹射座椅椅盆侧板上,限位组件1保证在棘爪组件2和棘轮3不工作时腰带16的定位动能。

进一步地,螺杆气缸9上设有接管嘴12,接管嘴12插入螺杆气缸9进气端,接管嘴12通过螺塞14轴向定位;弹射操纵系统提供燃气与接管嘴12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5为圆筒体,气缸套设于壳体15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腰带强制拉紧机构置于座椅椅盆的两侧板之间,壳体15充当椅盆下梁的作用。

进一步地,螺杆气缸的螺杆和卷带轮组件之间连接有行程控制块,行程控制块用于限定卷带轮组件的转动角度和行程。

进一步地,行程控制块为圆筒体,圆筒体内壁上设有凸台和凹槽,凸台和凹槽分别通过键与从动螺杆和右卷带轮连接;通过凸台和凹槽的相对位置,从而限定卷带轮组件的转动角度和行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正常飞行时,腰带16的释放与收紧通过棘爪组件2和棘轮3的转动来实现带子的收紧和释放,限位组件1保证在棘爪组件2和棘轮3不工作时带子的定位功能。

应急弹射时,约束系统高压燃气经过接管嘴12进入螺杆气缸9,燃气推动活塞11,产生的推力推动主动螺杆8在螺杆气缸9中平动,同时主动螺杆8沿自身的键槽轨迹转动。主动螺杆8运动产生的扭转力带动从动螺杆6转动,从动螺杆6通过行程控制块5带动右卷带轮4转动,右卷带轮4通过连接键17带动主卷带轮7转动,从而实现腰带16的强制拉紧。

所述的腰带强制拉紧机构置于座椅椅盆的两侧板之间,并充当椅盆下梁的作用。腰部拉紧机构带与过载束缚装置连接,对飞行员腰部进行约束,腰带16的最大伸缩长度应为180mm,并由腰带16操纵手柄由中立位向前往返移动可完全拉紧;操纵手柄向后拉动到后位时,腰带16能轻轻拉出。腰部拉紧机构由腰带拉紧机构壳体15、右卷带轮4、主卷带轮7、行程控制块5、从动螺杆6、主动螺杆8、螺杆气缸9、棘爪组件2、棘轮3及限位组件1等组成。腰部拉紧机构的操纵系统由安置在座椅椅盆右侧腰带操纵手柄和手柄回复机构等组成。应急弹射离机时,由弹射操纵系统提供燃气推动活塞11,经主动螺杆8、从动螺杆6和卷带轮强制拉紧腰带并锁定,达到将乘员腰部固定在座椅上的目的。

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