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534发布日期:2019-05-24 21:3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飞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座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民机座椅根据适航规章要求既要保证安全性、舒适性,又要考虑民机的经济性,因此其体积大、重量重。这导致了舱内通道狭窄,降低了乘客登机、下机时的通过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地勤人员勤务以及餐车通过的效率,增加了飞机转机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座椅,以解决民机舱内通道狭窄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座椅,可实现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转换,包括:

靠背,可展开或折叠,当座椅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靠背的左部和右部沿所述靠背中垂线位置向前折叠;

坐垫,可展开或折叠,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靠背的下端,当座椅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坐垫的中垂线位置向下移动牵引所述坐垫的左部和右部向内折叠;

座椅扶手,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靠背的左右两端;

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坐垫的下端;

折叠机构,设置在所述靠背以及所述坐垫上,所述折叠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用于实现所述靠背和所述坐垫的展开或折叠。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由飞机提供电源供其运转。

可选地,在其中一个所述座椅扶手上安装有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可手动控制,亦可远程控制。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有自动上锁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座椅折叠技术节省空间的特点,在座椅靠背和坐垫处布置折叠机构,使得座椅能沿侧向进行折叠,减少了座椅近一半的宽度,进而增加民机舱内通道的宽度,提高了乘客登机和下机效率,同时也使得舱内设备如餐车增加了通过性,最终减少了民机转机时间,提高了民机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展开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折叠状态;

图3是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展开时通道效果图;

图4是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折叠时通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可实现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转换,包括:靠背1、坐垫2、座椅扶手3、支撑结构4以及折叠机构5。

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的主体结构包括靠背1、坐垫2、座椅扶手3以及支撑结构4。具体地,靠背1与坐垫2均可展开或折叠,坐垫2设置在靠背1的下端,两个座椅扶手3分别设置在靠背1的左右两端,两个支撑结构4分别设置在坐垫2的下端的左侧和右侧。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通过折叠机构5实现靠背1和坐垫2的展开或折叠,其中,折叠机构5设置在靠背1以及坐垫2上,且通过驱动机构6来驱动。当折叠式座椅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靠背1的左部和右部沿靠背1中垂线位置向前折叠,同时,坐垫2的中垂线位置向下移动牵引坐垫2的左部和右部向内折叠,从而完成折叠式座椅沿侧向进行折叠。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6设置在支撑结构4上,驱动机构6可以采用例如电动推杆、电动液压推杆等驱动机构,且可以由飞机提供电源供其运转。

进一步,在其中一个座椅扶手3上安装有控制器7。控制器7可由乘客或乘务员进行手动控制,也可在远程端由舱内乘务员统一进行控制。控制器7具有自动上锁功能,可在乘客登机后自动上锁,以防止乘客在飞行途中误操作。

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座椅的折叠功能主要在乘客登机、下机以及飞机转机时使用,另外,在地勤打扫卫生时也可使用,可以提高乘客登机、下机的效率,减少转机的时间。折叠式座椅在飞机飞行途中保持展开状态。

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实现了座椅的侧向折叠功能,还可远程控制,与现有的民机座椅相比,拓宽了民机舱内通道的宽度,提高了乘客、餐车等的通过效率,减少了转机时间,提高了民机的使用效率。而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安装方便,维护性好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座椅,涉及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包括:靠背(1)、坐垫(2)、座椅扶手(3)、支撑结构(4)以及折叠机构(5)。本发明的折叠式座椅,采用了座椅折叠技术节省空间的特点,在座椅靠背(1)和坐垫(2)处布置折叠机构(5),使得座椅能沿侧向进行折叠,实现了座椅的侧向折叠功能,拓宽了民机舱内通道的宽度,提高了乘客、餐车等的通过效率,减少了转机时间,提高了民机的使用效率。而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安装方便,维护性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彬;戴晶黎;王康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