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3827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植保作业具有航速快,喷幅大,载药量多,继航时间长,受地形限制少等特点,与传统的人工、半机械化植保作业方式相比,其作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然而,由于侧风等环境因素导致的雾滴飘移问题目前仍是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在植保作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非目标作物药害、人畜健康威胁等问题,而雾滴粒径大小是影响雾滴飘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雾滴粒径越大,其飘移损失越小,但其喷施均匀性和冠层穿透性较差。当雾滴粒径减小后,其在目标区域的沉积均匀性提高,但同时会降低沉积率,增大飘移损失。现有航空施药雾化器大多采用的是压力喷头,受外界气压的影响,会直接影响航空施药雾化器的雾化均匀效果。

因此,如何提高航空施药雾化器的雾化均匀性,是解决航空施药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以解决上现有航空施药雾化器雾化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包括电机、分水芯、内套管和雾化转笼,所述内套管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转子上,所述分水芯装设在所述内套管的内部,且所述分水芯的开口端穿过所述电机向外延伸用于获取待喷洒药水;所述雾化转笼套装在所述内套管外侧;所述分水芯的外壁上设有分水孔,所述内套管的外圆面上设有多个甩水孔,且所述内套管的内壁上设有雾化筋。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内套管包括套管底座和甩水管,所述甩水管装设在所述套管底座上,所述内套管通过所述套管底座装设在所述电机的转子上,所述甩水孔设置在所述甩水管的外圆面上,所述雾化筋设置在所述甩水管的内壁上,所述雾化转笼固定在所述套管底座上。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雾化筋为多条,且所述雾化筋的长边沿着所述内套管长度方向设置。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电机与所述内套管之间设有防水垫片。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分水芯上的分水孔至少为3个以上。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分水芯顶部设有调节阀。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分水芯的开口端设有流量传感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速的电子调速单元,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相连,所述电子调速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在使用时,通过在电机背离雾化转笼一端装设喷头底座,将本实用新型的航空施药雾化器固定在植保飞机的喷杆上,并通过外接头和泵,将本实用新型的分水芯与飞机的药箱相连。

使用时,泵将药箱中的待喷洒药水泵取至分水芯中,通过分水芯上的分水孔,将药水分成多股药流,分股药流分别进入内套管的内部,在内套管的内壁上雾化筋作用下,被撞击分流,液体加速成较大雾滴,形成一次雾化。然后,在电机的带动下,内套管高速旋转,将一次雾化后雾滴在内套管的甩水孔作用下,切割甩出形成微小雾滴实现二次雾化。最后,经过二次雾化后的雾滴进入雾化转笼中,进一步离心雾化成更加微小的雾滴,实现上次雾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通过三次雾化,可有效将药液进行充分雾化,形成体积大小均匀的雾滴,保证雾化程度均匀,提高其施药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航空施药雾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的另一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芯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芯与电机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芯、内套管与电机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包括电机10、分水芯20、内套管30和雾化转笼40,其中,内套管30可拆卸式固定在电机10的转子上,以方便更换不同内套管30,而分水芯20呈一端开口状,将分水芯20装设在内套管30中,并使分水芯20的开口端穿过电机10的定子中心向外延伸至电机10外用于获取待喷洒药水,雾化转笼40套装在内套管30外侧,且本实用新型的分水芯20的外壁上设有分水孔21,内套管30的外圆面上设有多个甩水孔323,内套管30的内壁上设有雾化筋324。

使用时,将将本实用新型的航空施药雾化器固定在植保飞机的喷杆上,将分水芯20通过输送管经泵连接至植保飞机上的药箱中。当启动泵工作时,泵将药箱中的药水泵取至分水芯20中,通过分水芯20上的分水孔21,将药水分割成多股药流,分股药流分别进入内套管30的内部,在内套管30的内壁上雾化筋324作用下,被撞击分流,液体加速成较大雾滴,形成一次雾化。然后,在电机10的带动下,内套管30高速旋转,将一次雾化后雾滴在内套管30的甩水孔323作用下,切割甩出形成微小雾滴实现二次雾化。最后,经过二次雾化后的雾滴进入雾化转笼40中,进一步离心雾化成更加微小的雾滴,实现上次雾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航空施药雾化器,通过三次雾化,可有效将药液进行充分雾化,形成体积大小均匀的雾滴,保证雾化程度均匀,提高其施药的作用效果。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为了方便安装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航空施药雾化器,本实用新型在电机10背离内套管30的一端设有一紧固件50,分水芯20的开口端穿过紧固件50延伸至紧固件50外,且该紧固件50上设有抱箍51,紧固件50一端与电机10固定相连,其另一端通过紧固件50的抱箍51固定在植保飞机的喷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筋324可以是多条,雾化筋324呈长条状,且雾化筋324的长边沿着内套管30长度方向设置。在进行雾化过程中,通过多个雾化筋324,进一步的加强破碎药液的目的,保证药液雾化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于不同航空植保作业模式下的药液流量不同,内套管30内壁上的雾化筋324结构尺寸进行相应变化。

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30包括套管底座31和甩水管322,其中,套管底座31呈圆盘状,包括安装板32和沿着安装板32的边缘向外凸起的固定凸起321,安装板32中心位置设有通孔,甩水管322安装在安装板32上,并与通孔同轴设置。安装板32固定在电机10的转子上,分水芯20穿过电机10的定子,并穿过通孔设置于甩水管322内,而雾化转笼40则嵌入式固定在固定凸起321上。

其中,雾化筋324设置在甩水管322的内壁上,用于破碎分流后的药业,形成第一次雾化,而甩水孔323设置在甩水管322的外壁上,用于对第一雾化后的药液进行二次雾化。

而本实用新型的甩水管322可以是呈两端开口状,并在背离电机10一端装设堵头34的方式安装,也可以是一端开口状设计。

为了避免在雾化过程中,内套管30中的药业向外渗漏影响电机10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在电机10与内套管30之间设有防水垫片33,防水垫片33呈环状结构,设置在套管底座31与电机10抵触的端面上。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分水芯20上的分水孔21至少为3个以上,以确保分流效果,并在分水芯20顶部设有调节阀22以调节雾化器的出水量,间接调节雾化器的雾化粒径、雾化密度和雾化宽度,且调节阀22可以是螺栓,具体结构请参阅图4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分水芯20的开口端设有流量传感器60,通过流量传感器60以获取药液进入分水芯20的流速和流量。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获取电机10转速的速度传感器和用于控制电机10转速的电子调速单元,速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60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性相连,电子调速单元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相连。

使用时,利用流量传感器60获取药液当前的流量和流速,利用速度传感器获取电机10当前转速,并将流量传感器60和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发送至控制器61,通过控制器61调节电子调速单元,以改变电机10转速,实现药液充分雾化至需要的最佳喷雾粒径范围。

如果在航空植保作业中,操作人员不适宜靠近飞机,为了实现对电机10转速的调节,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与控制器61电性相连。操作人员通过无线收发器以控制航空施药雾化器的控制电机10转速,雾化器工作时,电机10通过信号线实时把当前转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61,同时流量传感器60通过信号线把实时流量反馈给转速控制,形成闭环控制,保持恒定雾化效果。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收发器为zigbee收发器或蓝牙收发器,且该控制器61可以是单片机,也可以是PLC等其它电器控制元件,该电机10优选为直流电机10。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航空施药雾化器的直流电机10为防水电机10,并且转子外壳将直流电机10内部铜线与外部隔离,防止工作时产生的水雾对直流电机10造成影响。且内套管30和雾化转笼40均采用耐用防腐蚀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航空施药雾化器可手动多档调节选择转速,对应杀虫、灭菌、除草三种应用情景下多种常用最佳雾滴粒径范围选择;且考虑到野外作业,应急情况较多,本雾化器提供三种转速设定方法:①本地调节钮设定模式②PC串口设定模式③无线设定模式,使其使用更加方便;而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30还可以根据管道流量变化进行尺寸变化,以适应多种流量,从大到小设计多种尺寸内套管30可进行更换,实现剪切破碎药液,有利于加强雾化程度。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