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桥及其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5200发布日期:2018-09-28 20:40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场登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登机桥及其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登机桥机电升降机构由减速电机、滚珠丝杠副、外套管和内套管组成,减速电机固定在外套管顶部,其输出轴与滚珠丝杠副的丝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滚珠丝杠副的螺母与内套管固定连接;内套管与外套管滑动配合,内套管与横梁固定连接;外套管与通道固定连接。由于减速电机的转速限制,现有的机电式升降登机桥不能实现登机桥快降。

常规的机电升降登机桥快降方式为在接机口前端设置升降小平台,并在飞机舱门下方放置安全靴,当飞机舱门与安全靴接触式,控制升降小平台进行快降,从而防止登机桥挂伤飞机舱门。但此种技术方案极不安全,当有工作人员或乘客处于接机口前端时,若此时升降小平台突然下降,将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目前也采用在机电升降式登机桥的升降立柱内部设置液压缸的方式实现快降,当飞机舱门与登机桥安全靴接触,控制液压缸伸出,从而实现登机桥快降。但此种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易受环境影响,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液压油黏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快降速度;

2、液压系统会存在液压油泄漏问题,需要经常进行复位来补充液压油。同时需要专门设计一套液压系统,这大大增加了登机桥成本。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快速下降的登机桥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升降机构的登机桥。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登机桥升降机构,用于连接登机桥的通道,包括横梁、内套管、外套管、丝杠副、主减速电机及辅助减速电机;内套管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外套管滑动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并用于连接所述通道;丝杠副与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相连接,包括与内套管固定连接的螺母以及与螺母转动连接的丝杆;主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连接以驱动所述外套管升降;辅助减速电机的最大转速大于所述主减速电机的最大转速,该辅助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减速电机为卧式电机,其输出轴为具有竖直轴线的空心轴,该空心轴内连接有一转接轴;所述辅助减速电机为位于主减速电机上方的立式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转接轴同轴连接;所述辅助减速电机和主减速电机之间设置有与两者的法兰相连接的连接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减速电机和辅助减速电机均设有刹车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用于对通道升降高度进行限位的限位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丝杠副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减速电机及辅助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丝杠副为滚珠丝杠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登机桥,包括通道,还包括上述的登机桥升降机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可以实现连续快降,现有的升降小平台和液压快降每次接机过程中只能够使用一次,下次再使用时需要进行复位,而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无此限制。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机电式快降受环境影响小,反应迅速,相对现有技术,安全性更高。再次,本实用新型对原升降机构的改动小,还可以省略现有升降机构中的液压系统等各种复杂部件,结构简单,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登机桥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登机桥升降机构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主减速电机;11、输出轴;2、辅助减速电机;21、输出轴;3、外套管;4、通道;5、内套管;6、横梁;7、滚珠丝杠副;71、丝杆;72、螺母;8、连接座;9、转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登机桥升降机构,包括横梁6、内套管5、外套管3、丝杠副、主减速电机1以及辅助减速电机2。

横梁6呈水平并位于登机桥通道4的下方位置,其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内套管5,该内套管5通过螺栓等连接件竖直固定连接于该横梁6。外套管3滑动套设于内套管5,该外套管3用于与登机桥的通道4连接,以便带动通道4共同升降,内套管5和外套管3可为圆筒型,也可为方筒等其他结构。

丝杠副设置在外套管3之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丝杠副为滚珠丝杠副7,包括与内套管5相连接的螺母72以及与该螺母72转动连接的丝杆71。丝杠副除了采用滚珠丝杠之外,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丝杠。该丝杠副也可以设置在外套管3的外部,并与外套管3和内套管5平行设置。

主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与丝杆连接,以驱动外套管3升降。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减速电机1选用的为卧式电机,其输出轴11为具有竖直轴线的空心轴。该主减速电机1设置于外套管3的顶部。该主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11的中心孔中可以供丝杆71的顶部插入。这样一来,在丝杆71和主减速电机1之间可以省略联轴器。该主减速电机1也可以采用立式电机,同时,该主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11也可采用实心轴,并通过齿轮箱等装置与丝杆71和辅助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21进行连接。

辅助减速电机2的最大转速大于主减速电机1的最大转速,其输出的力矩较小,而主减速电机1的最大转速虽然小于辅助减速电机2,但是其输出的力矩比辅助减速电机2要大。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辅助减速电机2位于主减速电机1的上方,其输出轴21与主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11为同轴设置。

在主减速电机1的空心轴内连接有一个转接轴9,该转接轴9与辅助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在辅助减速电机2和主减速电机1之间设置有用于与两者的法兰相连接的连接座8。该连接座8将辅助减速电机2固定在主减速电机1上。在主减速电机1和辅助减速电机2上均可设有刹车装置,以进行制动,在打开刹车装置后,电机才能够转动。在内套管5和外套管3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对通道4的升降高度进行限位的限位开关。

本实施方式的登机桥升降机构的使用过程如下。

当升降机构带动登机桥的通道4正常升降时,将主减速电机1和辅助减速电机2的刹车装置打开,然后,使主减速电机1通电转动,该主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11带动丝杆71转动,从而带动登机桥的通道4能够正常的上下运动。举例来说,当主减速电机1正转时,通道4上升,主减速电机1反转时,通道4随之下降。当通道4升降到位后,主减速电机1断电,并使主减速电机1和辅助减速电机2的刹车装置关闭。

当系统收到信号需要快降时,首先将主减速电机1和辅助减速电机2的刹车装置打开,然后主减速电机1和辅助减速电机2通电反转。当丝杆71的转速接近主减速电机1的最大转速时,例如丝杆71的转速达到了该主减速电机1的最大转速的80%,这时,将主减速电机1断电,但是辅助减速电机2仍然在驱动丝杆71不断地加速。由于主减速电机1断电,其不会产生反向力矩阻碍丝杆71转速的提高。

当丝杆71的转速接近辅助减速电机2的最大转速时,该辅助减速电机2也断电,此时辅助减速电机2也不会对丝杆71阻止其转速继续升高的施加反向力矩。在登机桥的通道4的自重的作用下,丝杆71会保持较大的速度继续下降。此时丝杆71的转速可以超过辅助减速电机2的最大转速。当登机桥的通道4的下降量达到了快降要求时,主减速电机1和辅助减速电机2的刹车装置同时通电进行制动,可以使登机桥的通道4快速地停下来,从而完成快降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可以实现连续快降,现有的升降小平台和液压快降每次接机过程中只能够使用一次,下次再使用时需要进行复位,而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无此限制。其次,本实施方式中的机电式快降受环境影响小,反应迅速,相对现有技术,安全性更高。再次,本实施方式对原升降机构的改动小,还可以省略现有机电登机桥中用于快降的升降机构液压系统等各种复杂部件,结构简单,大大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登机桥,其具有通道4,还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登机桥升降机构。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