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512发布日期:2018-08-29 00:5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因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勘探、摄影、边境巡逻等领域。

无人机均由独立的机身、机臂等组件组装而成,但是现有的无人机的机身、机臂部分都是由塑料外壳来作为强度部件的,其强度不够;这类无人机在受撞击过程中极易被损坏,甚至会四分五裂;另外,现有无人机机身、机臂上的电气件都是安装在塑料外壳上的,无人机受撞击过程中同样会造成电气件的损坏或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框架结构,无人机包括有机身和机臂,所述无人机框架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机身金属架、设置在机臂上的机臂金属架,且所述机臂金属架与所述机身金属架相连。

较佳地,所述机身金属架、机臂金属架均采用高强度、质轻的金属制成。

较佳地,所述机身金属架、机臂金属架采用镁合金。

较佳地,所述机身包括有机身外壳,所述机身金属架设置在所述机身外壳内或作为所述机身外壳的一部分;所述机臂包括有机臂外壳,所述机臂金属架设置在所述机臂外壳内或作为所述机臂外壳的一部分。

较佳地,所述机臂通过折叠臂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无人机框架结构还包括有折叠臂金属架,所述折叠臂金属架设置在所述折叠臂内或者直接作为折叠臂使用;所述折叠臂金属架一端连接所述机身金属架,另一端连接所述机臂金属架。

较佳地,所述机臂上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机臂金属架相连。

较佳地,所述机身内的电气件安装在机身金属架上。

较佳地,所述机身外侧设置有云台,所述云台与所述机身金属架相连。

较佳地,所述机身金属架前端设置有云台安装孔,所述云台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云台安装孔实现连接。

较佳地,所述机臂内的电气件安装在所述机臂金属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人机上设置有如上项所述的无人机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框架结构,通过在机身部位和机臂部位均设置有金属架,且机身金属架、机臂金属架相连从而构成一完整的无人机金属架,从而保证了无人机整体的牢固性和高强度,机身在高强度的撞击下也能够保证整机的完整性,具有耐撞的优点。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身金属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无人机框架结构安装在无人机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臂金属架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机身金属架,101-前折叠臂机身安装部,102-折叠臂安装孔,103-连接柱,104-云台安装孔,2-前折叠臂金属架,3一机臂金属架,301-螺旋桨安装部302一螺旋桨安装孔,303-后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4-前折叠臂机臂安装部,4-螺旋桨,5-电气件,6-云台,7-机臂外壳,8-机身外壳,9-后折叠臂金属架,10-固定座,11-电路板组件,12-散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框架结构,设置在无人机上,无人机包括有机身和设置在机身上的机臂,该无人机框架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机身上的机身金属架1、设置在机臂上的机臂金属架3,且机臂金属架3与机身金属架1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身部位和机臂部位均设置有金属架,且机身金属架、机臂金属架相连从而构成一完整的无人机金属架,无人机金属架的设置增加了无人机机身以及机臂上的强度,从而增强了无人机整机的强度;同时,由于无人机的机臂上的机臂金属架3与机身上的机身金属架1是相连接的,从而使得在无人机受到撞击的时候,在机臂金属架3与机身金属架1连接作用下,使得无人机不会出现机身与机臂分离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无人机的完整性,具有耐撞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机臂金属架3和机身金属架1均采用高强度、质轻的金属制成,从而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避免无人机过重,影响正常飞行。优选的,机臂金属架3和机身金属架1采用镁合金制成,镁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强,耐腐蚀性能好。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机身包括有机身外壳8,机身金属架1设置在机身外壳8内,且机身金属架1沿着机身外壳8的长度方向设置;机身金属架1和机身外壳8共同构成了机身的主体件,以保证机身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机身金属架1也可直接作为机身的一部分,例如机身金属架1可直接作为机身外壳的下壳来使用,此处不做限制。

其中,机身金属架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机身的形状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机身内设置有电气件5,且电气件5安装在机身金属架1上,本实施例将机身电气件5安装在机身金属架1上,是为了防止机身在撞击过程中造成机身内电气件的损坏或掉落。

进一步的,机身内的电气件5包括有散热组件12、电池组件、电路板组件11等,此处不做限制。例如,如图3中所示电路板组件11的下表面直接贴合固定在机身金属架1上,一方面实现固定,另一方面机身金属架1还起到为电路板组件11散热的效果;散热组件12在安装在电路板组件11上表面上并贴合,散热组件12与机身金属架1共同实现对电路板组件11的散热。

进一步的,机身前端外侧还设置有云台6,且云台6与机身金属架1相连;具体的,结合图2和图3,机身金属架1前端上设置有云台安装孔104,云台6通过连接件安装到云台安装孔104上,从而实现云台6与机身金属架1之间的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云台6直接安装在机身外壳上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将云台连接到了机身金属架1上,在无人机受到撞击的时候机身金属架1由于自身强度较强不易出现损坏,又由于云台6安装在机身金属架1上,从而使得现云台6不易从无人机机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再参照图3,机臂包括有机臂外壳7,机臂金属架3作为机臂外壳7的一部分,且机臂金属架3沿着机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机臂金属架3和机臂外壳7共同构成了机臂的主体件,以保证机臂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机臂金属架3也可直接设置在机臂外壳7内,此处不做限制。

其中,机臂金属架3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机臂的形状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机臂上设置有螺旋架4,且螺旋桨4与机臂金属架3相连;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机臂金属架3上端前后侧上分别设置有螺旋桨安装部301,螺旋桨安装部301上设置有螺旋桨安装孔302,螺旋桨4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例如螺钉等)安装到螺旋桨安装孔302上,从而实现螺旋桨4的固定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螺旋桨4安装到机臂塑料外壳上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将机臂上的螺旋桨4安装到机臂金属架3上,即便无人机在撞击过程中机臂外壳出现破损脱落,螺旋桨结牢固的连接在机臂金属架3上,从而防止机臂在遭遇撞击的过程中螺旋架4的脱落。

进一步的,机臂内也设置有电气件,且电气件安装在机臂金属架3上;其中机,臂内的电气件包括有用于控制螺旋桨的电调板等,此处不做限制。具体的,机臂内的电调板支架固定在金属架3的内壁面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电调板安装在机臂塑料外壳上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电调板还与机臂金属架3连接,即便机臂外壳被撞击口出现破损脱落的问题,电调板依旧连在机臂金属架3上,从而防止机臂在遭遇撞击的过程中机臂内电气件的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机臂设置在机身的两侧且沿着机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机臂与机身之间通过折叠臂实现折叠连接;无人机框架结构还包括有折叠臂金属架,在本实施例中折叠臂金属架直接作为折叠臂使用;折叠臂金属架一端连接机身金属架1,另一端连接机臂金属架3。本实施例中在机臂与机身之间架设有折叠臂从而便于实现机臂的折叠功能,以便于在无人机不使用的时候将即便收拢起来,便于无人机的存放和携带;同时,折叠臂具有折叠臂金属架从而加强了折叠臂的强度,且折叠臂金属架也与机身金属架1和机臂金属架3连接,从而实现了机臂与机身之间的强度连接,保证了整机的强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叠臂还可包括有折叠臂外壳,折叠臂金属架2布置在折叠臂外壳内或者作为折叠臂外壳的一部分使用,此处不做限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有折叠臂金属架,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机臂与机身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折叠臂,分别为前折叠臂和后折叠臂,用于保证机臂与机身之间的连接强度;相应的折叠臂金属架2也包括有前折叠臂金属架2和后折叠臂金属架9,且前折叠臂金属架2和后折叠臂金属架9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到机身金属架1上和机臂金属架3上,如图1中和图3中所示。

进一步的,前折叠臂金属架2和后折叠臂金属架9的两端均分别与机身金属架1、机臂金属架3之间铰接,从而边缘实现机臂的可折叠功能。

进一步的,结合图1、图2和图4,机身金属架1上前端两侧设置有前折叠臂机身安装部101,前折叠臂机身安装部101上设置有前折叠臂安装孔102,前折叠臂金属架2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例如转轴等)与前折叠臂安装孔102实现连接,从而实现前折叠臂金属架2与机身金属架1之间的铰接;机臂金属架3上设置有前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4,前折叠臂金属架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件安装到前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4上,从而实现前折叠臂金属架2与机臂金属架3之间的铰接。

进一步的,再参照图1、图2和图4,机身金属架1上后端两侧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103,连接柱103底部安装有固定座10,后折叠臂金属架9的一端通过铰接件安装到固定座10上;机臂金属架3上还设置有后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3,且后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3的设置位置低于前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4,后折叠臂金属架9的另一端通过铰接件安装在后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3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向下延伸的连接柱103的设置,以及将后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3的设置位置限定为低于前折叠臂机臂安装部304,从而使得前折叠臂金属架2高于后折叠臂金属架9,从而避免前折叠臂和后折叠臂在折叠过程中位于同意平面内发生干涉,保证了前折叠臂和后折叠臂顺利完成折叠和展开。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上设置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无人机框架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