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罩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2924发布日期:2018-09-11 17:5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罩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上搭载有云台相机,该云台相机凸出无人机机身的表面,并具有多自由度在适应调节其拍摄角度。其中,该云台相机包括yaw轴、pitch轴及roll轴。通过控制yaw轴、pitch轴及roll轴的旋转及移动,可以使该云台相机能在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进行稳定拍摄,且拍摄角度广。

云台相机与无人机呈悬臂梁结构,在无人机的运输及携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震动乃至冲击的状况。若没有对云台相机进行支撑保护,云台相机易受到磕碰,可能导致操作不灵乃至损坏。

在相关技术中,云台相机采用外加保护机构以保护云台相机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如采用云台锁扣锁定云台相机以限定云台相机的自由度,并在云台相机外套设云台保护罩,从而保护云台相机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受到冲击损坏。然而该保护机构部件零散,在多次使用后容易丢失。而且,无人机需要经常进行使用,多部件的保护机构在云台相机的拆装过程中,使用繁琐,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保护罩及无人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保护罩,用于固定无人机的云台相机,所述保护罩包括滑动连接至无人机的限位件和可转动连接至所述限位件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锁定至无人机,以使得所述限位件及所述锁定件固定至所述无人机;其中,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限位件合拢以至少部分罩设所述云台相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装设于所述机身的云台相机及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固定无人机的云台相机,所述保护罩罩设所述云台相机并连接至所述机身,其中,所述保护罩包括滑动连接至所述机身的限位件和可转动连接至所述限位件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锁定至所述机身,以使得所述限位件及所述锁定件固定至所述机身,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限位件合拢以至少部分罩设所述云台相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保护罩为一体结构,在其组装至无人机的机身过程中,限位件与锁定件限定云台相机的自由度,所需配件少,易于携带及保存。限位件沿无人机滑动连接,锁定件绕限位件转动并锁定至无人机,锁定及拆卸方便。保护罩的结构与无人机的机身相匹配,整体美观,且对云台相机的保护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保护罩组装至机身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锁定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锁扣部与卡接部卡接部位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保护罩10;锁定件11;本体部111;形变凹槽1111;限位凸台1112;锁扣部112;锁钩1121;自由端1122;固定端1123;卡接凸台113;抵接部114;前挡板部1141;后挡板部1142;限位件12;主体部121;凸筋部1211;侧壁部122;限位部1221;弧形部1222;导向部1223;引导部123;圆弧部1231;斜坡部1232;导槽部1233;平面部1234;铰接部124;容纳槽125;封闭空间13;机身20;凹槽部21;卡接部22;卡口23;导轨部24;云台相机30;roll轴31;pitch轴32;摄像装置33;驱动装置34;端面341;云台框架35;外周面351;定位面3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无人机包括机身20、组装于机身20的云台相机30及保护罩10。云台相机包括驱动装置34、摄像装置33及连接驱动装置34与摄像装置33的云台框架35。其中,云台相机30包括云台,该云台包括一轴、二轴或三轴云台。机身20包括形成有收纳空间的凹槽部21,其中,收纳空间近似梯形空间,其由三个侧壁及一个顶面围成,并在底面及斜面处形成开口,云台相机30自机身20延伸至收纳空间。

保护罩10组装至机身20并与凹槽部21相匹配,其中,保护罩10至少部分嵌设于凹槽部21,以使得在凹槽部21处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保护罩10将云台相机30收纳于所述封闭空间内且保护罩10的内侧表面限定云台相机30的至少一自由度。为方便理解保护罩10对云台相机30自由度的限定,并对文中的上下前后方向进行定义:以无人机的机身20组装云台相机30的一侧为下方,以无人机的机身20组装云台相机30的一端为前方。以三轴云台为例:云台包括pitch轴32、roll轴31及yaw轴(未图示),roll轴31的轴线处于前后方向,pitch轴32组装至roll轴31,其中,yaw轴垂直于凹槽部21的底面。

该保护罩10包括滑动连接至无人机机身20的限位件12、及转动连接至限位件12的锁定件11。锁定件11绕限位件12转动,使保护罩10可处于展开状态或合拢状态。其中,限位件12与锁定件11的固定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1、限位件12与锁定件11合拢并连接以形成一整体,其中,锁定件11或限位件12其中之一者与机身20连接,以使保护罩10固定在机身20上。在该固定方式中,保护罩10的限位件12与锁定件11通过自身的结构独立限定云台相机30的自由度,并将保护罩10受到的冲击力通过连接部位传递至机身20,提高了云台的抗冲击性,且缓冲效果好,拆卸方便。

方式2、限位件12沿机身20滑动并限定至机身20的预设位置,锁定件11与机身20卡扣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在该固定方式中,限位件12、锁定件11结合机身20以实现限定云台相机30的自由度,限位件12与锁定件11分别将保护罩10受到的冲击力传递至机身20,从而避免将震动传递至云台相机30,对云台相机30的保护性能好。

保护罩10组装至机身20的动作过程如下:限位件12沿机身20的凹槽部21自云台相机30的自由端向云台相机30的固定端方向滑动,并罩设至少部分云台相机30。限位件12滑动至机身20的预设位置,以使云台相机30至少部分收纳于限位件12内。在限位件12滑动过程中以及滑动至机身20的预设位置后,限位件12至少部分与云台相机30抵接连接,以限定云台相机30的至少一自由度。锁定件11与限位件12枢接连接,转动锁定件11使之锁定至无人机的机身20。在锁定件11绕限位件12转动并与机身20卡扣连接的状态下,锁定件11至少部分与云台相机30抵接连接,以限定云台相机30的至少一自由度。可选地,锁定件11、限位件12及机身20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13。限位件12和/或锁定件11限定云台相机30的至少一自由度,以使得云台相机30限制在封闭空间13内。

而在其拆卸过程中,先解除锁定件11与机身20之间的锁定关系,如去除紧固件、压缩锁定件11以解除锁定件11与机身20之间的卡接关系等锁定关系。再转动锁定件11以脱离机身20并向远离机身的方向滑动限位件12,以使限位件12沿机身20滑动并抽出。从而解除对云台相机30的限制,保护罩10的拆卸方便。

限位件12及锁定件11可拆卸组装至无人机的机身20,方便保护罩10对云台相机30的保护及提供支撑,使云台相机30在运输及携带过程中,抗震性能好。云台相机30设于凹槽部21的收纳空间内,限位件12沿机身20滑动并封闭凹槽部21的一侧开口,锁定件11转动连接并锁定至机身20以封闭凹槽部21的另一侧开口,形成一个封闭空间13,使云台相机30处于一封闭的环境下,安全性高。其中,保护罩10的边缘与凹槽部21的边缘平齐,结构美观。

如图3及图4所示,限位件12用以滑动组装至机身20,限位件12包括主体部121、及相对设于主体部121两侧的侧壁部122。侧壁部122与主体部121的横截面呈“U”字形结构,两侧壁部122沿机身20滑动以使得主体部121封闭凹槽部21的端部。侧壁部122包括凸出的限位部1221,限位部1221朝向封闭空间13内凸出,用以卡持位于两侧壁部122之间的云台相机30。限位件12沿机身20滑动时,云台相机30的至少一轴云台被限位部1221所限定,以使得该云台的roll轴31、yaw轴的转动自由度、以及沿pitch轴32的平动自由度受限制。例如,在云台的两侧设有定位面352,该定位面352可位于云台框架35的两侧,限位件12沿机身20滑动时,限位部1221夹持至云台相机30的两定位面352,从而限定云台的部分平动自由度及旋转自由度等。

限位部1221凸出侧壁部122的内表面,其形状可根据所限定的云台框架35的定位面352相适配。例如:限位部1221包括若干间隔的凸筋,凸筋朝向封闭空间13一侧的表面平齐以形成限位面。或者在侧壁部122上凸出形成凸台,该凸台朝向封闭空间13一侧的表面形成限位面。限位件12滑动过程中,云台相机30被两个限位面限定部分自由度,如该云台的roll轴31、yaw轴的转动自由度、以及沿pitch轴32的平动自由度受限位面限制

如图6所示,为使云台相机30被限位部1221准确限定,侧壁部122还包括相交至限位部1221的弧形部1222。该弧形部1222形成与限位面平滑连接的引导面,云台相机30沿引导面滑动至限位面。弧形部1222设于侧壁部122的末端,相对两侧壁部122上的弧形部1222形成喇叭状结构,引导云台相机30滑动至限位部1221,从而使云台相机30被限位部1221所限定,引导效果好,重复性好。

主体部121还用以限制云台相机30的roll轴31向前的平动自由度,其可通过主体部121本身与云台相机匹配限定,或者通过凸出主体部121的凸台结构或凸筋结构以限定。例如,主体部121包括凸出的凸筋部1211,该凸筋部1211自主体部121的内侧表面向远离主体部121方向凸出,云台相机30抵靠至凸筋部1211,以限定roll轴31向前方向的平动自由度及旋转自由度等。设置凸筋部1211可减少主体部121与云台相机的接触面,可减小保护罩10传递至云台相机30的作用面积,提高缓冲效果,又能稳定云台相机30所处的位置。可选地,凸筋部1211与限位部1221相交,两者处于同一平面,整体简洁,加工方便。

弧形部1222用以从两侧引导云台相机30,为提高限位件12对云台相机30的限定效率及准确性,在限位件12移动过程中,还可以从云台相机30底部或顶部引导限位件12沿云台相机30滑动,从而使云台相机30被限位件12所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件12包括自主体部121一侧凸出的引导部123,引导部123向两侧延伸相交至侧壁部122,云台相机30沿引导部123滑动并被限位部1221所限定。在限位件12沿机身20滑动过程中,引导部123位于容纳空间内并沿凹槽部21的顶面移动,以支撑云台相机30朝向凹槽部21顶面的一侧。

其中,引导部123包括与云台相机30形状相匹配的圆弧部1231、及倾斜相交至圆弧部1231的斜坡部1232。主体部121呈曲面状,圆弧部1231相交至主体部121,以使得主体部121与引导部123圆弧过渡,结构美观。斜坡部1232向凹槽部21方向倾斜,使云台相机30平滑移动至圆弧部1231。引导部123限定云台相机30沿yaw轴向上方向的平动自由度及pitch轴32的旋转自由度。或者在斜坡部1232与圆弧部1231之间通过平面状的平面部1234连接,该平面部1234用以限定云台相机30的沿yaw轴向上方向的平动自由度及pitch轴32的旋转自由度。

云台相机30的端部设有凸出部分,如镜头等。相应地,引导部123包括自引导部123表面上凹形成的导槽部1233,导槽部1233向主体部121方向延伸。在主体部121凹陷形成容纳槽125,该容纳槽125位于凹槽部21的延伸方向,用以收纳云台相机30的凸出部分结构。云台沿引导部123移动过程中,云台相机30的凸出部分沿导槽部1233移动,并被收纳于容纳槽125内,从而使云台相机30被限定于圆弧部1231处,限定效果好。

如图5及图7所示,为限定绕roll轴31的旋转自由度及沿roll轴31和yaw轴的平动自由度,锁定件11扣合至机身20并抵接至云台相机30以限定其自由度。其中,锁定件11包括本体部111及从本体部111凸出的抵接部114,抵接部114用以抵接至云台相机30限定其绕roll轴31的旋转自由度及沿roll轴31和yaw轴的平动自由度。

在限位件12组装至机身20的预设位置时,转动锁定件11并使得锁定件11连接至机身20。其中,抵接部114包括凸出主体部121呈平板状的前挡板部1141,当锁定件11锁定至机身20时,前挡板部1141抵靠至云台相机30的一端面341,该端面341是驱动装置34的一侧面,与主体部121相对设置。前挡板部1141用以限定云台相机30中沿roll轴31的平动自由度。

在一实施例中,抵接部114包括与前挡板部1141间隔设置于本体部111的后挡板部1142,后挡板部1142用以抵靠至云台框架35的一外周面351。其中,后挡板部1142包括与云台框架35的外周面351匹配的凹形曲面。后挡板部1142抵靠至外周面351,可以限定云台相机30中沿yaw轴向下的平动自由度及辅助限定绕roll轴31的旋转自由度。

通过限位件12及锁定件11相结合的方式限定云台相机30的自由度,限定全面,并在拆卸后再次组装时,能准确限定相机自由度,重复性好。通过限位件12的滑动限定及锁定件11的转动锁定,实现云台相机30的全自由度限定,操作方便。

如图3及图4所示,限位件12沿无人机的机身20滑动,可包括如下形式:单纯的导向结构,如限位件12的一侧表面沿无人机的凹槽部21的表面滑动等。或者具有导向及支撑结构,如限位件12设有导槽或导柱,相对应地,在机身20上设有导柱或导槽,以使限位件12与机身20相互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侧壁部122还包括至少一导向部1223。其中,分别设于相对两侧壁部122的导向部1223相互平行,导向部1223用以引导限位件12沿无人机滑动。相应地,机身20包括至少二导轨部24,保护罩10的限位件12沿导轨部24滑动。导向部1223与导轨部24相匹配,例如:导向部1223为侧壁部122侧凹陷形成导槽状结构,导轨部24向外凸出形成凸筋状结构,导向部1223沿导轨部24滑动,反之亦然。通过设置相匹配的导向部1223与导轨部24以引导限位件12在机身20上的滑动,移动方向稳定,限位件12与机身20的预设匹配位置重复性好,对云台相机30的限定位置稳定。导向部1223沿导轨部24滑动,限位件12仅仅具有一沿导轨部24滑动的平动自由度,结合锁定件11与机身20的锁定连接,使得保护罩固定至机身20上,安装方便。

锁定件11铰接组装至限位件12,相应地,限位件12包括向主体部121一侧凸出铰接部124,铰接部124向两侧延伸相交至侧壁部122,锁定件11的本体部111与限位件12的铰接部124铰接连接。如此,锁定件11与限位件12固定连接,便于携带及收纳。

如图3、图7及图8所示,为减少保护罩10与机身20之间的固定配件,保护罩10与无人机的机身20采用卡扣连接。其中,锁定件11还包括凸设于本体部111的锁扣部112,锁扣部112用以将锁定件11卡扣连接至无人机。相应地,机身20包括向收纳空间方向凸出的卡接部22,保护罩10的锁定件11卡扣连接至卡接部22。

锁扣部112设于本体部111上,其用以受力后发生弹性形变,并与外力消失后复位。在一实施例中,锁扣部112呈“U”字形结构,其一侧固连至本体部111为固定端1123,另一侧为自由端1122,在固定端1123与自由端1122之间具有形变空间。在自由端1122设有锁钩1121。相应地,在锁定件11的本体部111设有形变凹槽1111,自由端1122处于形变凹槽1111内进行压缩形变或展开复位的弹性动作过程。为提高锁扣部112的实用寿命及控制其形变量,锁定件11还包括至少一限位凸台1112,该限位凸台1112处于形变凹槽1111内,并向自由端1122方向延伸。

如图9所示,当锁定件11转动并抵靠至无人机的机身20时,锁扣部112的自由端1122挤压至卡接部22的边缘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锁扣部112进入到凹槽部21内并使锁钩1121与卡接部22卡接。当锁钩1121穿过卡接部22后,锁扣部112弹性复位以使得锁钩1121倒扣卡接部22,使得锁定件11卡扣连接至机身20。而需要使用云台相机30时,挤压锁扣部112使得锁钩1121解除对卡接部22的锁定,可以方便将保护罩10从机身20上去除。保护罩10呈一体结构且可拆卸连接,用户体验好。设置限位凸台1112以限定锁扣部112的弹性形变量,以防止因过度挤压锁扣部112而导致锁扣部112损坏,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

锁定件11卡扣连接至机身20,其限制锁钩1121锁定方向的滑动自由度,而锁定件11可沿未被锁钩1121锁定的方向移动。因而,锁定件11包括凸出本体部111的卡接凸台113。相应地,机身20还包括与锁定件11的卡接凸台113相匹配的卡口23,锁定件11转动至机身20使得卡接凸台113与卡口23插接连接。

锁定件11通过卡接凸台113与卡口23的插接连接,使得锁定件11仅能沿两者的插接方向移动,同时结合锁扣部112的卡扣连接,使得锁定件11能稳定锁扣连接至机身20,安装位置稳定,锁定牢固。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