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停机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2001发布日期:2018-09-08 01:1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降落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充电装置的无人机停机库。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即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作的不载人飞机,因具有成本低、效费比好、风险低、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高空拍摄,且在快递送货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无人机通常由搭载在其上的电池进行供电,受限于可搭载电池的重量有限,且耗电量随着辅助设备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导致其单次航程偏短,限制了其应用前景与发展。

为了延长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公开号为cn106368478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的分布式无人机充电机库,其包括机库保护箱体、停机坪、可滑盖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组、gps/北斗定位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及无线充电单元,电池组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以对其进行充电,无线充电单元与电池组电连接且受控制单元控制而对停靠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进行充电。

该专利文献通过分布式设置无人机充电机库,可有效地延长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但是其为无线充电,与有线充电相比,不仅充电效率较低,且充电设备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停机库,以在为无人机提供降落辅助的同时,能为其进行自动有线充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机停机库,包括停机坪、控制器、及受所述控制器控制的自动充电装置,所述自动充电装置包括一对卡压组件,所述卡压组件包括卡压无人机起落架的横向杆或支撑脚的若干卡爪、带动所述卡爪移动的行走机构、驱动所述行走机构移动进而使所述卡爪在卡压充电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致动器及固设在所述卡爪上的充电电极。

在工作过程中,随着致动器驱动卡爪移动至卡压充电位置处,卡爪卡压在无人机起落架横向杆或支撑脚上,并通过充电电极与设于起落架上的开放式电极接触而对无人机进行充电,同时通过一对卡爪从相对方向上卡压两侧起落架,使无人机在充电过程中被固持在停机坪上,有效确保充电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及可有效防止因外部震动而引起无人机在停机坪上滑动,确保其降落后的安全;在完成充电后,致动器驱动卡爪移至释放位置,无人机可继续飞行而延长其续航能力。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停机坪的相对两侧的两根相互平行的横向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停机坪的另外的相对两侧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纵向导杆及分别与两侧的两纵向导杆相接触并可沿所述纵向导杆滑动的若干滑块,其中,每根横向支撑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一所述的滑块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卡爪分组设置在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杆上。

当无人机降落至停机坪上时,致动器推动横向支撑杆将无人机推至停机坪在横向位置上的中心处,而后控制卡爪将无人机推至纵向位置上的中心处并卡压住起落架横向杆,从而对无人机降落位置偏差的容错性增加,进一步确保充电过程能正常进行。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纵向导轨及可沿所述纵向导轨滑动的一对滑座,所述纵向导轨沿卡压充电位置指向释放位置的方向布置,若干所述卡爪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滑座上;在所述停机坪上还设有供所述卡爪滑动通过的槽口。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槽口的两侧之间固设有封口拉链,在所述卡爪从卡压充电位置退至释放位置时,所述封口拉链同步对所述槽口进行封闭,而在所述卡爪从释放位置进至所述卡压充电位置时,所述封口拉链同步将所述槽口打开,以防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未停至预设位置而出现起落架嵌入该槽口中,有效地确保后续充电过程中卡爪移动路径不会被阻挡,也确保了无人机降落后能够正常起飞。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爪上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封口拉链的滑动件与所述卡爪上的固定部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拉链与所述卡爪移动的同步性。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机构上还设有弹性缓冲机构,所述弹性缓冲机构主要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座后部的后座、沿所述纵向导轨的方向布置且一端固设在所述后座上的光轴、设置在所述滑座中部且滑动地套装在所述光轴上的直线法兰轴承、可调预紧力弹性机构,所述可调预紧力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直线法兰轴承与所述后座之间。可调预紧力弹性机构可通过调整压缩量,以改变卡爪沿纵向的预紧力,便于卡爪在卡压无人机起落架时形成缓冲压力与缓冲位移,有效确保卡压紧密性及避免出现硬挤压而挤坏无人机起落架或卡爪。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机构上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直线法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卡爪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快拆式隼接充电头,以便于充电电极出现老化时进行更换。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预紧力弹性机构包括压于所述后座与所述直线法兰轴承之间的压簧,及用于调节所述直线法兰轴承与所述后座之间可压缩间距阈值的拉杆。

在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停机坪上的一对x轴方向推杆和一对y轴方向推杆,所述的一对x轴方向推杆的两个推杆相对设置且同步移动,所述的一对y轴方向推杆的两个推杆相对设置且同步移动,所述的一对x轴方向推杆和一对y轴方向推杆通过动力及传动机构带动而实现移动,在所述一对x轴方向推杆或所述一对y轴方向推杆的两个推杆上分别设有所述若干卡爪。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停机坪的中间位置设有对正引导装置。对正引导装置可选自二维码标签、光学标靶、u型指示灯等。通过增设对正引导装置,可有效地确保无人机精准降落。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正引导装置包括u型指示灯及位于所述u型指示灯所围区域内的方形指示灯、圆形指示灯与三角形指示灯。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正引导装置为二维码。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正引导装置包括圆形轮廓及设置在所述圆形轮廓内的工字标识。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爪上安装有卡压到位检测开关,卡压到位检测开关可选自微动开关、光电检测开关等。在确保卡压到位以使充电电极与起落架上的电极接触的同时,避免压坏起落架。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爪上固定有若干电压探测针,所述电压探测针与所述充电电极一起构成四线以上带有电压补偿的反馈检测充电结构。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电极为附着在所述卡爪的卡压面上的导电纤维布或网状金属电极。使用导电纤维布或网状金属结构作为充电电极,便于其与设于起落架上横向杆或支撑脚上的电极卡压接触,确保充电过程中的接触效果;此外,使用导电纤维布作为充电电极,可充分利用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使其与设于起落架上的电极卡压接触更充分,进一步提高充电过程的接触效果。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停机坪在其停机位处设有nfc/rfid读卡器;所述无人机停机库的外壁上安装有风传感器、光传感器及雨传感器。用于机库检测到夜间环境以提供照明或者检测到恶劣气象条件而中断无人机出行任务。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停机库包括两层以上的库单元,位于最上层的为顶部库单元,每个所述库单元包括支撑框架、保护壳及安装在所述保护壳内的所述停机坪与所述自动充电装置;

位于所述顶部库单元下方的库单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保护壳内的推拉式抽屉结构,所述推拉式抽屉结构包括推拉板及驱动所述推拉板沿横向导轨滑动的致动器,所述停机坪与所述卡压组件安装在所述推拉板上。设置两层以上的库单元便于根据实际需停无人机数量设置库单元层数,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拉式抽屉结构便于顶部库单元之下的库单元收纳或释放无人机,并通过卡压组件与推拉板配合,确保推拉板在将无人机推出或拉进库单元保护壳的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停机坪为镂空结构,并且所述停机坪与所述推拉板之间通过多块支撑板支撑,构成两侧透风的架空层结构;所述推拉式抽屉结构具有若干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上述结构可以减小无人机降落时气流反弹对无人机起飞或降落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准确地降落至预设区域内,以使卡爪上的充电电极能更准确及更好地卡压至起落架上的充电电极上,有效地确保充电过程的进行。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层库单元的推拉板的推拉方向为相反或相正交。以避免两架无人机停靠在相邻两层的停机坪上时出现相互干涉的问题,提高停机库可同时降落的无人机数量。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包括顶板、底板、后面板、两侧板,所述推拉式抽屉结构的推拉板与一前面板铰接,所述推拉式抽屉结构上设有推动所述前面板绕铰轴在闭合位置与平铺位置间转动的致动器。无人机起飞或降落时平铺前面板以减小气流反弹对无人机降落所造成的影响。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停机库还包括温控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及定位模块,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温控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分别电连接。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爪上还设有测温元件,所述控制器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工作过程中,所述控制器的处理器基于所述测温元件的温度检测数据,执行存储在所述控制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卡爪的温度高于一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致动器驱动所述卡爪释放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横向杆或支撑脚,并重新移至卡压充电位置进行充电,重复释放步骤与重新卡压充电步骤直至所述卡爪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若连续两次以上的充电过程都检测到卡爪的温度超过一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则发送更换电极的提醒。测温元件可以为热电偶、ntc等。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为无人机停机库的顶部库单元的顶板为推拉式盖板,无人机停机库设有将停机坪推出其保护壳的升降机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小无人机起飞或降落时反弹气流对无人机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能够准确地降落在预设区域内,以使卡爪上的充电电极能更准确及更好地卡压至起落架上的充电电极上,有效地确保充电过程的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发明的无人机停机库使用接触式快速充电的充电机制,在为无人机提供降落辅助的同时,能为其进行自动有线充电;

第二、本发明的无人机停机库能够控制无人机精准降落;

第三、本发明的无人机停机库能够在户外恶劣条件下高速、安全的进行快速充电。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停有无人机的库单元在略去壳板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推拉式抽屉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卡压有无人机的推拉式抽屉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底部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底部库单元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抽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卡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顶部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停机坪和行走机构的正面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停机坪和行走机构的正面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停机坪和行走机构的背面结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停机坪和行走机构的背面结构正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停机坪和行走机构的x轴方向推杆及其上设置的卡爪、步进电机和丝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停机坪和行走机构在无人机停靠后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停机坪和行走机构在无人机停靠后,其卡爪固定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库单元;11-支撑框架;12-侧板;13-侧板;21-第二库单元;22-第三库单元;23-第四库单元;24-顶部库单元;241-顶板;3-推拉板;31-固定杆;4、4’-停机坪;5-卡压组件;51、51’-卡爪;52-横向支撑杆;53-纵向导杆;54-滑块;511-楔形面;61-导杆;62-导杆;63-推拉致动器;64-滑块;7-对正引导装置;71-u性指示灯;72-方形指示灯;73-圆形指示灯;74-三角形指示灯;8-致动器;01-无人机;011-起落架;012-横向杆;32-推拉板;33-侧板;34-前面板;35-led灯带;36-致动器;91-运行状态警示灯;94-电源输出插座与空气开关;95-防水工业插头;97-进退2位按钮及紧停开关;92、93-推杆;41-槽口;42-二维码;81-纵向导轨;82-电压探测针;83-可调预紧力弹簧机构;84-滑座;85-光轴;86-卡爪51’上的固定部;87-卡托;88-;89-法兰轴承;98-固定座;96-传感器;

1a-停机坪;2a-一对x轴方向推杆;21a、22a-两根x轴方向推杆;3a-一对y轴方向推杆;31a、32a-两根y轴方向推杆;4a-卡爪;41a-卡爪的夹头;411a-夹头的弧形卡压面;51a-第一带轮;52a-第二带轮;53a-第三带轮;54a-第四带轮;6a-传动带;7a-动力源;8a-长轴;9a-滑块;10a-同步带;11a-连接件;13a-结构加强件;14a-丝杆;141a、142a-螺纹段;15a-无人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停机库包括控制器、若干库单元、温控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及定位模块,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库单元、温控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分别电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停机库包括五个库单元,其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库单元1、第二库单元21、第三库单元22、第四库单元23及顶部库单元24,其中相邻的两层库单元之间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在此处对于库单元的设置数量的描述仅为示例性的,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停靠的无人机的数量配置与本实施例不同层数的库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顶部库单元24的顶板241为由直线电机沿滑轨驱动的太阳能电池板,因此顶部库单元24不仅能够进行库单元的启闭,还能够产生电能。

本实施例以底部的第一库单元1为例对库单元的结构进行说明,请参见图1,第一库单元1包括支撑框架11、保护壳和及安装在保护壳内的推拉式抽屉结构,支撑框架11为一个长方体框架,保护壳包括图1中所示的侧板12、侧板13及图中未示出的底板、顶板与另外两个分别与侧板12、侧板13相对的侧板,所述推拉式抽屉结构设有停机坪,所述停机坪上设有充电结构。

对于顶部库单元24,在无人机需要释放时,顶板推出并在无人机起飞后收回,在无人机需要降落时,顶板推出并在无人机降落后收回。

对于其余每层库单元,在无人机需要释放时,推拉式抽屉结构推出并在无人机起飞后收回,在无人机需要降落时,推拉式抽屉结构推出并在无人机降落后收回。

控制器同时对所有库单元进行控制,并将每层库单元的抽拉方向设置成不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下部四个库单元的推拉式抽屉结构的出口方向各不相同,可允许四架以上的无人机同时起降。

在本实施例中,

控制器是无人机停机库的控制中枢,其通过内部的电子电路,采集各部件工作状态信息,产生控制指令,控制各执行机构协同动作,以实现无人机停机库的功能。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缆、电源、继电器、指示灯及供电接口,其中,

所述电缆沿所述库单元的支撑框架布置,以避免对库单元的活动机构造成干涉;所述电缆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极。优选地使电缆采用柔性的弹簧式电缆,通过这种柔性的弹簧式电缆将电能输送至各无人机停机位上;

所述电源是通过充电平台接口接入的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或者在库单元上设置的本体太阳能电源供电,并通过内部的电源转换装置,提供无人机充电所需的电源制式;

所述继电器直接控制供电接口电压的输出;

所述指示灯用于检测供电接口工作状态。

所述温控模块包括温度检测传感器和恒温模块,其中,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库单元内的温度,恒温模块可选内置/外置微型空调,为无人机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环境。例如,在环境温度低于10℃时启动空调为无人机预热,在环境温度高于30℃时启动空调为无人机降温。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一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通信,所述通信模块发送充电预约信息,此外通信模块还实时上传无人机停机库的工作状态参数,包括电源供给参数、充电电极是否正常接触、保护装置是否正常等关键性参数至该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上。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本无人机停机库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这一信息发送至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为无人机提供参考。

请结合参见图2至图3,本实施例以底部的库单元1为例对库单元的结构进行说明。库单元1包括支撑框架11、由侧板12和侧板13等各个板组成的保护壳及安装在保护壳内的推拉式抽屉结构,其中,推拉式抽屉结构包括推拉板3、停机坪4、一对卡压组件5及驱动推拉板3沿导杆61、62滑动的推拉致动器63。其中,所述卡压组件5作为上述的充电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其中,停机坪4与卡压组件5均安装在推拉板3上,以便能够随着推拉板3被推出或拉进保护壳内。

停机坪4上固设有对正引导装置7,对正引导装置7包括u型指示灯71及位于u型指示灯71所围区域内的方形指示灯72、圆形指示灯73与三角形指示灯74。对正引导装置7安装在停机坪4的停机位中间位置上。

卡压组件5包括行走机构、卡爪51及致动器8。其中,

行走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向支撑杆52、两根相互平行的纵向导杆53及可沿纵向导杆53滑动的滑块54,其中,

每根横向支撑杆5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一所述的滑块54固定连接,从而使横向支撑杆52可沿纵向导杆53滑动;

横向支撑杆52的横截面为半圆结构,卡爪51上设有与横向支撑杆52相配合的半圆固定通孔,每根横向支撑杆52上固定有三个卡爪51;纵向导杆53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纵向导轨,卡爪51通过横向支撑杆52实现与滑块54的固定连接。

行走机构的两根横向支撑杆52在相向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本降落位置有所偏差的无人机推正至正中央。在推动的过程中,无人机的机头偏移角度也同时可以被修正(偏移量不大的情况下,小于正负45度),即实现了定位的效果。

卡爪51为具有一个楔形面511的楔形卡爪,在楔形卡爪的楔形面511上附着有导电纤维布及微动开关,所述导电纤维布作为充电电极,所述楔形面作为卡压面。此外,可采用附着在楔形卡压面上的网状金属电极替代导电纤维布作为充电电极。本发明的无人机停机库的充电电极能够与多种机型的充电口匹配,兼容多种机型,通用性好。

固定在同一根横向支撑杆52上的三个卡爪51构成的一组卡爪上固设正极充电电极,固定在另一组横向支撑杆上的三个卡爪上固设负极充电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停机坪4下方空间通过柔性弹簧电缆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两极,将电源引至无人机停机位上并与设于卡爪51上的充电电极电连接。

致动器8包括丝杆螺母机构与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传动连接,丝杆螺母机构中的螺母与位于中间位置的一卡爪51固定连接,从而可推动中间卡爪51,并同时通过横向支撑杆52带动侧旁的两个卡爪51一起向停机坪4上的对正引导装置7移动或移离,即向停机坪4的停机位移动或移离。

推拉板3通过固定在推拉板3上的多个滑块64与导杆61、62滑动连接。

推拉致动器63包括丝杆螺母机构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传动连接,丝杆螺母机构中的螺母与推拉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以将推拉板3及安装其上的停机坪4、卡压组件5等一起推出或推进库单元的保护壳。

库单元的保护壳中沿推拉板的推拉方向的其中一个侧板与推拉板3上的固定杆31固定连接,从而可随推拉板3一起移动,保护壳的其他板则固定在支撑框架11上。

本发明的无人机停机库在工作过程中,通常是配合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多台无人机一起运行的,通过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协同控制多台无人机及多个无人机停机库,以控制无人机的定点巡航、任务执行和返航停机、充电等功能。

本实施例的无人机停机库部分的工作流程如下:

无人机停机库的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接收无人机的起飞降落指令或接收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发出的控制无人机的起飞降落指令控制分配的库单元的打开或闭合,同时控制器也可以通过检测到无人机是否到达,来控制分配的充电机库的打开或闭合;

当检测到无人机到达之后,控制器控制卡爪固定好无人机并闭合库单元的保护壳,闭合之后根据无人机是否需要充电执行对应的充电功能;在此过程中,

若温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库单元内的温度过低或过高,将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会开启温控模块,以将温度调整至适合温度;同时控制器也可以接收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的温度调控指令控制无人机停机库或某个库单元的温度到达指定的范围内,始终使无人机处于适合的温度范围。

除此之外,无人机停机库的控制器还能够将采集的温度信息、无人机的充电状况、无人机停机库和/或位于其内的无人机的位置状态等状态信息以及无人机停机库的温度信息、无人机停机库内的无人机是否可以运行等状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进行保存并反馈给用户。

并且,无人机停机库的控制器还能够将该停机库是否能够接收无人机以及停机库温度等状态信息发送给无人机,使其执行应急功能,比如,降落到应急工作点。

除上述描述提到的具体工作流程之外,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无人机、控制器和机库的库单元之间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其他的功能,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工作系统,包括若干上述无人机停机库、若干无人机和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所述无人机停机库、所述无人机和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分别设有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分别与每个无人机停机库、每个无人机无线通信连接。

请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01为一旋翼式无人机,其由与之匹配的遥控操控。该无人机01主要由飞控系统、通讯系统、定位系统、动力系统以及电池组成,其中,定位系统为gps和类似卫星定位单元与视觉定位系统,首先通过gps将无人机自动调度至视觉定位范围之内,然后通过视觉定位系统实现降落至停机坪上以进行充电。无人机01可接收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的指令并以该指令巡航至某特定范围(即无人机巡航范围)内任意一点。

请参见图4,无人机01的起落架011的横向杆012上固设有开放式电极。该开放式电极为镶嵌在横向杆012上的导电纤维布,其与固设在推拉板3的卡压组件5的卡爪51的楔形面上的导电纤维布配合。本实施例还通过设置在无人机停机库的充电卡爪上的电压感应探头进行电压检测,以防止无人机未正确降落的工况下可能出现反向电流,同时无人机机架上的用于引出无人机机体内电池电极并与起落架上的电极相连的电缆中串联了保护电路,具有过流保护熔断功能,以防止意外短路对无人机及自动充电平台造成损坏。

在无人机向停机坪4降落时,由无人机01的机载摄像头采集安装在停机坪的停机位中间位置的对正引导装置的图像后,通过无人机图像识别功能进行识别,并参考无人机陀螺仪产生的定位数据,用于无人机的定位、对正。

并且,对正引导装置的指示灯的标识中内嵌低发散led光珠,以利于无人机的摄像头在低照度环境下采集图像。

此外,本实施例在停机坪4的无人机停机位上设置标签识别装置(例如为nfc/rfid读卡器),用于读取无人机的电子标签信息,对无人机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对无人机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的无人机工作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无人机根据机载bms的参数(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适时发出充电请求;调度管理平台获取所辖范围内的无人机和停机库的位置、停机位占用状态以及其他工作状态信息,为其匹配一个合理的充电停机库,并指引其巡航至相应位置;当无人机巡航至停机库附近时,通过设置在停机库的停机位上的对正引导装置对正降落,通过身份验证,即可开始自动充电。当充电完成后,无人机起飞离开停机位。

本实施例的无人机工作系统的工作过程具体示例如下:

(1)无人机根据机载bms的参数,适时发出充电请求;

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获取所辖范围内的无人机和无人机停机库的位置、无人机停机库的停机位占用状态以及其他工作状态信息,并根据无人机的充电请求给无人机停机库的通信模块发送充电预约信息,为无人机匹配一个合理的无人机停机库,并指引其巡航至相应位置;

无人机停机库接到无人机降落指令时,自动充电装置获得响应,控制器将指定一个空置的库单元推出停机坪,例如控制顶部库单元开启顶板241或其他库单元推出停机坪4;

(2)无人机根据定位导航系统巡航至相应的无人机停机库的自动充电装置上方,开始缓慢下落,并在降落过程中,不断根据无人机停机库的对正引导装置7进行姿态调整,对正降落;

(3)在无人机稳定停靠到停机库的停机坪4上后,此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的标签识别装置开始扫描无人机底部的标签,进行身份验证,在识别成功后,顶板241或者停机坪4收回,同时,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致动器8推动卡爪51向中间移动,直到卡压住无人机起落架的横向杆012,从而将无人机固定,并使卡爪51的充电电极与无人机起落架的横向杆012的开放式电极的接触,并且还通过布置在卡爪51上的微动开关以反馈是否紧固到位,同时避免损伤起落架011;

(4)在卡爪51抓牢无人机后,电源模块的继电器闭合,电源模块的指示灯点亮,输送电流给无人机电池充电,同时,通过通信模块告知调度管理平台,该无人机停机库的相应停机位正处于充电状态;

在无人机电池充满后,电源模块的继电器断开,其指示灯熄灭,并通过通信模块告知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相应无人机电池已经充满,同时停机库接收到无人机准备起飞的指令,推顶板241或者退出停机坪4,两组卡爪向两侧移动,释放无人机起落架,即致动器8推动卡爪51在卡压充电位置与释放位置间移动,无人机处于待飞状态;

(5)待无人机离开停机位,飞离停机库继续续航后,顶板241或者停机坪4关闭,该库单元处于待机状态,同时,该无人机停机库通过通信模块向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更新本地的无人机停机位占用信息。

对于上述无人机工作系统来说,整个系统的工作区域可划分为飞行区、停机库工作区和服务区三个区间。其中,

飞行区是无人机的工作场所,无人机在工作场所飞行并通过随身携带的设备测量目标环境、采集对应数据并且将采集到的目标信息发送到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的云端,或者也可以将自身的状态信息发送到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的云端或系统控制器,完成信息的交互;

停机库工作区是停机库的所在地,其通常安装有停机库单元、控制器、遥控器等设备,可根据需求将这三者集成在一起或分开,这三者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其中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控制器获取外部对机库的指令,比如获取无人机起飞和降落的指令、云端发送的控制温度等指令,并解析这些指令,给对应库单元的从控发送相应的指令,从控通过获取解析指令之后,控制致动器、温控模块以及充电设备等执行机构的执行动作,从控也可以将采集的机库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比如停机库单元是闭合还是开启、是否正在充电、无人机状态、温度状态等一系列状态信息,控制器可以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的云端,也可以直接对数据进行解析,之后根据解析的结果反馈给无人机和用户,比如,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以及执行其他的一些状态;

服务区是数据集中分析处理数据的区域,同时也是人机交互的区域。服务区的云端业务系统的系统控制器获取大量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详细的分析之后,将最终的结果反馈给用户,用户获取这些信息之后,可以下达各项指令,并通过云端发送给无人机或无人机停机库的系统控制器,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

实施例2

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阐述,以下仅对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所述保护壳包括顶板、底板、前面板、后面板、两侧板。

请参见图5和图7,本实施例的停机坪4’为一镂空板结构,其与推拉板32间通过多块支撑板支撑,构成两侧透风的架空层结构;抽屉结构设置的两侧板33上均设有两排通孔及用于黑夜环境下照明的led灯带35,抽屉结构设置的前面板34与推拉板32间通过铰链铰接,通过致动器36推动前面板34绕铰链的铰轴转动,以控制前面板34在平铺位置与竖立位置间切换。通过在停机坪4’与侧板33上设置通孔,并且在无人机起落过程中使前面板34处于平铺状态,可有效地减少对旋翼下洗气流的反弹,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设于停机坪4’上的二维码42作为对正引导装置,此外,还设有nfc/rfid读卡器,用于读取设于无人机上的电子标签所包含的身份认证信息。

请参见图6,在库单元侧壁上安装有运行状态警示灯91、防水工业插头95、电源输出插座与空气开关94、进退2位按钮及紧停开关97。

请参见图7和图8,在停机坪4’上设有供卡爪51’滑动通过的槽口41,为了减少槽口41对无人机降落过程的影响,在该槽口41上设置用于对其进行启闭的封口拉链(图中未示出),封口拉链的两布条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槽口41的两侧壁上,且使其边与停机坪4’的上表面水平对齐,封口拉链的滑动件与卡爪51’上的固定部86固定连接而受其拉动或推动,以在卡爪51从卡压充电位置退至释放位置时,对槽口41进行封闭,而在卡压时打开。

在使用过程,卡爪51’会对降落至停机坪4’上的无人机的位置进行调整,但是其为沿纵向调整,为了使无人机能够位于预设位置而进行充电,在停机位两侧各设有沿纵向布置的推杆92、93,二者两端通过滑块而可沿图中未示出的横向导轨滑动,从而可通过一致动器推动推杆92、93沿横向导轨滑动,即可对无人机在横向上的位移进行调整。推杆92、93、横向导轨及与之配合的滑块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的位置矫正机构。

请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卡爪51’上固定有电压探测针82,用于检测无人机上电池极性,以防充电电极接反而出现反向电流,主要是在无人机未正确降落的情况下出现。两根电压探测针82与设于无人机的起落架上的导电电极电连接,而该导电电极与无人机电池的电压检测脚电连接,即其反馈了无人机上电池电压在充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能对无人机电池进行远端电压补偿,与两根充电电极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四线带有电压补偿的反馈检测充电结构,当然了,也可以将它们设置成五线以上带有电压补偿的反馈检测充电结构。

请参见图8,在卡爪51’的基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卡托87的安装槽,卡托87上安装有热电偶,该热电偶用于在充电过程中对卡爪51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监控。

如图8所示,卡爪51’的安装单元包括可沿纵向导轨81滑动的滑座84、光轴85、直线法兰轴承88、可调预紧力弹簧机构83、后座89及固定座98,其中:

后座89固定于滑座84上,两根光轴85沿纵向导轨81布置且一端固定在后座89上,即光轴85的长度方向沿卡压充电位置指向释放位置的方向布置地固设在后座89上,直线法兰轴承88可沿光轴85滑动地套装在光轴85上,固定座98与两个直线法兰轴承88固定连接,即固定座98可沿光轴85滑动地安装在光轴85上,卡爪51’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98上的快拆式隼接充电头,以便于充电电极出现老化时进行更换。

可调预紧力弹簧机构83设置在固定座98与后座89之间,即可通过调整压于二者间弹簧的压缩量,以改变卡爪51’沿纵向的预紧力,便于其在卡压无人机起落架时形成缓冲压力与缓冲位移,有效确保卡压紧密性及避免出现硬挤压而挤坏无人机起落架或卡爪51’。该弹簧机构83包括压于后座89与固定座98之间的压簧,及用于调节固定座98与后座89间可压缩间距阈值的拉杆。

在工作过程中,控制器的处理器基于卡托87上的热电偶的温度检测数据,执行存储在控制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1)在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卡爪51’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致动器驱动卡爪51’释放无人机起落架,并重新移至卡压充电位置进行充电,重复释放步骤与重新卡压充电步骤直至卡爪51’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通过对卡爪51’在充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检测,以对卡爪51’的充电接触是否良好进行判断,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

(2)若连续两次以上的充电过程都检测到卡爪51’的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则发送更换电极的提醒。

电极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不断老化,导致其电阻变大,即其在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会比新电极的高,从而可通过温度监控而对其老化情况进行监控,以提醒更换充电电极。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具体数值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测确定。

实施例3

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3的阐述,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9,在库单元的外侧壁上固设有传感器96,传感器96集成了风传感器、光传感器及雨传感器,以对停机库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控制器的处理器,处理器根据相关检测数据判断当前环境状态是否适于无人机停靠,并将判断结果通过通讯模块反馈给无人机或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96安装在推拉式盖板241上。

顶部库单元24的停机坪4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将其沿垂向推出保护壳外的升降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选为千斤顶。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停机库的通讯模块可以为3g、4g、wifi或其他类似的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无人机智能调度管理平台的调度控制命令和上传无人机停机库状态。

实施例4

请参见图10-图1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停机库的无人机归正与夹持机构,主要包括设置在停机坪1a上的一对x轴方向推杆2a和一对y轴方向推杆3a,所述的一对x轴方向推杆2a的两个推杆(推杆21a、推杆22a)相对设置且同步移动,所述的一对y轴方向推杆3a的两个推杆(推杆31a、推杆32a)相对设置且同步移动,所述的一对x轴方向推杆2a和一对y轴方向推杆3a通过动力及传动机构带动实现移动,在所述一对x轴方向推杆2a的两个推杆(推杆21a、推杆22a)上分别设有两个卡爪4a,每个卡爪4a包括一个夹头41a,每个夹头41a具有弧形卡压面411a,在每个弧形卡压面上设有充电电极。

在其他可替换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一对y轴方向推杆3a上设置卡爪,卡爪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以外的其他数量,此外还可以设置为仅一部分卡爪上设有充电电极,而剩余的一部分不设置充电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x轴方向推杆2a的动力及传动机构包括两组带轮、两个传动带6a、一个动力源7a,两组带轮分别设置在停机坪1a的相反的两侧边,所述停机坪的侧边是与所述x轴方向推杆2a相垂直的侧边,每根x轴方向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停机坪1a的两侧边的传动带上,并且两根x轴方向推杆的位于同一侧边的端部分别设置在该侧传动带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其中,第一组带轮包括第一带轮51a、第二带轮52a,第二组带轮包括第三带轮53a、第四带轮54a,所述动力源7a驱动所述第一带轮51a,所述第一带轮51a通过传动带6a带动所述第二带轮52a转动,所述第二带轮52a通过一长轴8a带动所述第三带轮53a转动,所述第三带轮53a通过另一传动带6a带动所述第四带轮54a。在本实施例中,两根x轴方向推杆使用同一个动力源7a,并通过上述带轮、传动带和长轴的组合传动结构实现同步移动。以上所命名的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第四带轮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作区分,而没有限制含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对x轴方向推杆的动力及传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多于一个动力源,即每根x轴方向推杆设置一个动力源,每根x轴方向推杆的传动机构中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设置其它数量组的带轮和其它数量的套在每组带轮上的传动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y轴方向推杆3a的动力及传动机构包括两根丝杆14a、四个滑块9a、一个动力源7a,两根丝杆14a设置在停机坪1a的相反的两侧边,所述停机坪1a的侧边是与所述y轴方向推杆3a相垂直的侧边,每根y轴方向推杆3a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滑块上;每根丝杆14a上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螺纹段141a、螺纹段142a),所述动力源7a驱动第一根丝杆14a,所述第一根丝杆14a转动继而带动安装在其上的两个滑块9a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所述第一根丝杆14a和第二根丝杆14a的轴的端部通过同步带10a实现传动,进而所述第一根丝杆14a带动所述第二根丝杆14a转动,继而所述第二根丝杆14a上的两个滑块9a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使两根y轴方向推杆使用同一个动力源7a,并通过上述丝杆、滑块和同步带的组合传动结构,实现了两根y轴方向推杆的同步移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对y轴方向推杆的动力及传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多于一个动力源,即每根y轴方向推杆设置一个动力源,丝杆的数量及丝杆上滑块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变形和替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方向推杆2a的两端通过多个连接件11a固设有一动力源7a及一丝杆14a,同时,设置在所述x轴方向推杆2a上的所述卡爪4a与其中一些连接件11a接触或连接,所述丝杆14a上设有螺纹段,上述动力源7a带动所述丝杆14a转动时,与所述卡爪4a接触或连接的所述一些连接件11a能够沿所述丝杆14a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卡爪4a沿着x轴方向推杆2a移动。该结构能使两端的两个卡爪4a从两侧向中间推进,从而夹持住无人机起落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爪4a后还安装有弹性元件(图中未示),具体为弹簧,在所述弹性元件压缩至预定形变量时触发一微动开关,进而使驱动卡爪4a沿x轴方向推杆2a推进的动力源7a停止。该弹性元件和微动开关结构保证卡爪4a与无人机起落架上电极的接触力。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动力源7a均为步进电机。

在其他变形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例的同步带结构可以用链条传动来代替,具体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知识替换的,此处不做详述和展开。

请参见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停机库,其包括停机坪,并设有上述任一的无人机归正与夹持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停机坪1a的中部设有对正引导标识,所述对正引导标识包括一圆形轮廓标识及位于所述圆形轮廓标识内的工字形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停机坪1a的背面设有若干结构加强件13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强件13a为杆状,并且为两条相互平行的加强杆,每个加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停机坪1a的两条长边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结构加强件的形状、数量和相对位置关系还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变形,或者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其他加强件结构,本实施例的图示及上述描述不对结构加强件的形状、数量和相对位置关系做出限定。

请参见图15,当无人机15a停在停机坪1a上后,两根x轴方向推杆21a、22a和两根y轴方向推杆31a、32a向停机坪1a中间位置推进,并推压在无人机15a的起落架上,请参见图7,同时,连接设置在两根x轴方向推杆21a、22a上的卡爪4a的弧形卡压面411a抵在无人机起落架的竖向杆上,并且,弧形卡压面411a上设置的充电电极与无人机起落架的竖向杆上对应设置的充电结构配合,对无人机15a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归正与夹持机构能够对降落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进行推正,由x轴方向一对推杆与y轴方向一对推杆实现自动推正(井字形推正),并保证了一组推杆中的两个推杆移动的同步性,同时还采用了竖向夹紧无人机机脚的充电卡爪,与现有的横向夹持相比,成功实现了另一种夹持方式。

以上实施例1-4中的各个技术特征之间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和相互替换,所有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不仅限于在该实施例中使用,而是还可以使用在其他的实施例的相同或类似的场景中。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