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翼装置及具有该机翼装置的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7121发布日期:2018-11-20 21:4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机翼装置及具有该机翼装置的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翼装置及具有该机翼装置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类型的飞行器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飞行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固定翼无人机为例,现有的固定翼无人机一般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机翼设置在机身中部,尾翼设置在机身尾部。其中,机翼最主要的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部设置电池组、油箱,并在飞行中收纳起落架。另外,在机翼上还安装有改善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襟翼和用于飞机横向操纵的副翼,某些机翼前缘还装有缝翼等增加升力的装置。因此,机翼作为飞行器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成为飞行器设计的重中之重。

在现有技术中,难以对机翼进行准确的定位,需要不断调试才能保证机翼的安装位置,使得安装效率较低。同时,现有飞行器的机翼通常采用不可拆卸的方式与机身固定连接,不利于维修更换。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连接稳固、方便且便于维修更换的机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机翼装置的飞行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翼装置,包括翼台以及两个机翼,所述翼台固定于一飞行器的机身,两个所述机翼分别连接于所述翼台两侧。其中,每根所述机翼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翼台两侧分别具有第二连接端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开口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并分别与两个所述机翼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所述机翼装置还包括连接梁以及两组卡接组件。所述连接梁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以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对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梁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两组所述卡接组件分别设于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用以可调节地卡接所述翼台与两个所述机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端开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机翼装置包括多根所述连接梁,多根所述连接梁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机翼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开设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主连接孔和第一副连接孔,所述翼台开设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为两个,分别为对应于所述第一主连接孔的第二主连接孔和对应于所述第一副连接孔的第二副连接孔,所述连接梁为两根,分别为主连接梁和副连接梁;其中,所述主连接梁穿设于所述第一主连接孔和两个所述第二主连接孔,所述副连接梁穿设于所述第一副连接孔和两个所述第二副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机翼装置还包括定位销管。上述定位销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其中之一。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其中另一开设有定位销连接口,所述定位销连接口对应于所述定位销管,以供所述定位销管穿设于所述定位销连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连接梁的外径大于所述副连接梁的外径,所述第一主连接孔位于所述机翼的中部,所述第一副连接孔相对所述第一主连接孔靠近所述机翼的前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梁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道长度之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头、通孔、卡接板以及弹性件。所述卡接头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其中之一,并向其中另一凸伸,所述第二部设于所述第一部的凸伸一端,所述第二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部的外径。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其中另一,所述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一部的外径。所述卡接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其中另一且部分伸入其内部,所述卡接板邻设于所述通孔且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具有相连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一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孔部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部的外径。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于所述卡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其中另一,所述弹性件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孔部与所述通孔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机翼的翼尖设有空速管,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空速管接头,所述空速管接头连接于所述空速管,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空速管接口,所述空速管接口连接于所述机身内的空速计算仪器,所述空速管接口对应于所述空速管接头,以供所述空速管接头插入所述空速管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机翼装置还包括大电流连接器,所述大电流连接器的公头和母头分别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其中,所述机翼内具有翼肋,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置的所述公头或所述母头与所述翼肋的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装置,其中,所述机翼装置为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机翼装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及具有该机翼装置的飞行器至少包括以下优点和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通过连接梁分别穿设于翼台和机翼的设计,能够使机翼与翼台的安装更加稳固、便捷,且保证安装方向的准确性。同时,该机翼装置通过卡接组件可调节地卡接于翼台与机翼之间的设计,能够避免机翼与翼台连接后产生横向窜动,且实现了机翼与翼台的拆装,便于机翼维修更换时与翼台分离。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机翼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机翼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图1示出的机翼装置的机翼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图3示出的机翼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示出的机翼装置的翼台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机身;

110.机翼;

111.第一连接端;

1111.第一主连接孔;

1112.第一副连接孔;

112.前缘;

113.后缘;

120.翼台;

121.第二连接端;

1211.第二主连接孔;

1212.第二副连接孔;

131.主连接梁;

132.副连接梁;

141.卡接头;

1411.第一部;

1412.第二部;

142.通孔;

143.卡接板;

1431.第一孔部;

1432.第二孔部;

151.定位销管;

152.定位销连接口;

161.空速管接头;

162.空速管接口;

171.公头;

172.母头;

180.尾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端”、“前”、“后”、“之间”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机翼装置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机翼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是以无人机的机翼装置为例,进一步地,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的机翼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机翼装置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无人机或飞行器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主要包括翼台120、两个机翼110、主连接梁131、副连接梁132以及卡接组件。配合参阅图2至图5,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机翼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机翼装置的机翼110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图3示出的机翼110的侧视图;图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机翼装置的翼台120的局部立体图。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台120固定在无人机的机身100上,用于供机翼110连接于翼台120。其中,翼台120与机身100的具体位置关系可参考图6示出的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即翼台120可以设置在机身100的顶部。再者,翼台120可以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即两侧的机翼110分别连接在翼台120的两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翼台120与机身100的位置关系亦可采用其他设计,例如设置在机身100的底部或中部。另外,翼台120自身亦可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设计,例如分体式的结构,即翼台120分为两部分,分别固定于机身100的两侧,两侧的机翼110分别连接在翼台120的两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机翼110具有第一连接端111,且翼台120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二连接端121。具体而言,参考上述翼台120的结构设计,翼台120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二连接端121,两个机翼110分别以各自的第一连接端111对接连接在翼台120的两个第二连接端121上。以下对翼台120与一个机翼110的连接设计,即一个第一连接端111与相对应的一个第二连接端121之间的连接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附图所示的结构中,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21均是以端面的平面结构为例示出,即机翼110与翼台120是通过第一连接端111与第二连接端121这两个端面的对接而相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谓“端”的含义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端面结构,亦可为其他结构,但须使第一连接端111与第二连接端121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保证机翼110与翼台120对接时,第一连接端111与第二连接端121的对接面完全契合,确保机翼装置的完整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机翼110的第一连接端11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即第一主连接孔1111和第一副连接孔1112,分别用于穿设主连接梁131和副连接梁132。其中,关于第一主连接孔1111和第一副连接孔1112的开设位置和尺寸等具体设计方案,将在下述涉及主连接梁131和副连接梁132的内容中说明,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主连接孔1111中可以优选地穿设有套管,以供主连接梁131穿设于该套管中,从而实现对主连接梁131的辅助导向作用。相似地,第一副连接孔1112中亦可优选地穿设有套管,以供副连接梁132穿设于该套管中,从而实现对副连接梁132的辅助导向作用。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台120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即第二主连接孔1211和第二副连接孔1212,第二主连接孔1211分别开口于翼台120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端121并分别对应于两个机翼110的第一主连接孔1111,第二副连接孔1212分别开口于翼台120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端121并分别对应于两个机翼110的第一副连接孔1112,分别用于穿设主连接梁131和副连接梁132。其中,关于第二主连接孔1211和第二副连接孔1212的开设位置和尺寸等具体设计方案,将在下述涉及主连接梁131和副连接梁132的内容中说明,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主连接孔1211中可以优选地穿设有套管,以供主连接梁131穿设于该套管中,从而实现对主连接梁131的辅助导向作用。相似地,第二副连接孔1212中亦可优选地穿设有套管,以供副连接梁132穿设于该套管中,从而实现对副连接梁132的辅助导向作用。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连接梁131穿设于两侧机翼110的两个第一主连接孔1111和翼台的第二主连接孔1211。并且,基于上述第一主连接孔1111和第二主连接孔1211内均设有套管的设计,主连接梁131在本实施方式中实际上是穿设在上述两根套管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机翼110与翼台120之间穿设的主连接梁131的数量可以为多根,则以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连接孔1111和第二主连接孔1211为一对主连接孔时,主连接孔可以为与主连接梁131的数量相同的多对,从而分别供多根主连接梁131穿设。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副连接梁132穿设于两侧机翼110的两个第一副连接孔1112和翼台的第二副连接孔1212。并且,基于上述第一副连接孔1112和第二副连接孔1212内均设有套管的设计,副连接梁132在本实施方式中实际上是穿设在上述两根套管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机翼110与翼台120之间穿设的副连接梁132的数量可以为多根,则以相对设置的第一副连接孔1112和第二副连接孔1212为一对副连接孔时,副连接孔可以为与副连接梁132的数量相同的多对,从而分别供多根副连接梁132穿设。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连接梁131的长度优选为等于两个第一主连接孔1111和第二主连接孔1211的孔道长度之和。相似地,副连接梁132的长度优选为等于两个第一副连接孔1112和第二副连接孔1212的孔道长度之和。即,连接梁的长度优选为等于供其穿设的,分别开设在两个机翼110和翼台120上的两个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孔道长度之和。据此,当机翼110和翼台120通过连接梁穿设于两个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而对接时,连接梁完全充满两个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孔道,且不会因长度过大而使机翼110的第一连接端111和翼台120的第二连接端121存在间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梁的长度亦可小于两个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孔道长度之和(但须大于第二连接孔的孔道长度),在此不予赘述。

承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连接梁131与副连接梁132在设计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自相对于机翼110和翼台120的设置位置不同和两者的外径不同。需说明的是,主连接梁131与副连接梁132的设计可以根据机翼110的受力情况计算得出优化的方案,并可针对不同类型的飞行器或不同的需要计算出不同的布置方案。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连接梁131设置在机翼装置的中部位置,副连接梁132设置在机翼装置的靠近机翼110的前缘112的位置(即副连接梁132较主连接梁131远离机翼100的后缘113),且主连接梁131的外径大于副连接梁132的外径。相应地,第一主连接孔1111和第二主连接孔1211分别开设在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21的中部位置,第一副连接孔1112和第二副连接孔1212分别开设在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21的前缘112位置,第一主连接孔1111和第二主连接孔1211的孔径(本实施方式中为套设在其中的套管的内径)等于主连接梁131的外径,第一副连接孔1112和第二副连接孔1212的孔径(本实施方式中为套设在其中的套管的内径)等于副连接梁132的外径,即主连接孔的孔径大于副连接孔的孔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连接梁131与副连接梁132之间的设置位置的关系或外径的关系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例如,主连接梁131的外径亦可小于或等于副连接梁132的外径,则主连接孔的孔径与副连接孔的孔径的关系亦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同一可为小于或等于。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主连接梁131和副连接梁132分别为一根进行示例性说明,即主连接孔和副连接孔亦分别为一对。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连接梁131和副连接梁132均可设计为多根,且数量并不限于相等,则不同的主连接梁131(或副连接梁132)的外径亦可采用多种设计方案。以机翼装置包括多根主连接梁131为例,多根主连接梁131的尺寸可以均相同、各不相同或部分相同。

再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机翼装置亦可仅包括主连接梁131或副连接梁132,此时,连接梁实际上并无因尺寸而区分的“主”、“副”之分。即,机翼装置可以至少包括一根连接梁,则每个机翼110的第一连接端111可以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翼台120可以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另外,当连接梁为多根且外径相同时,亦可根据各连接梁相对于机翼110和翼台120的设置位置区分出“主”、“副”之分。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机翼110与其所对接的翼台120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即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11与第二连接端121之间。其中,每组卡接组件主要包括卡接头141、通孔142、卡接板143以及弹性件,其能够用于可调节地卡接翼台120与机翼110,从而在机翼110与翼台120对接时,避免两者产生沿连接梁轴向方向的窜动。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接头141具有第一部1411和第二部1412。第一部1411设置在第二连接端121上,并向外(向第一连接端111)凸伸。第二部1412设置在第一部1411的凸伸一端,且第二部1412的外径大于第一部1411的外径。例如,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类似大头针状的结构作为卡接头141的结构设计参考,则大头针的“针”部即为第一部1411,大头针的“头”部即为第二部1412,即采用头大径细的结构,以利于卡接头141的卡入。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142开设在第一连接端111且与卡接头141的位置对应,通孔142的孔径等于卡接头141的第一部1411的外径,以供卡接头141在机翼110与翼台120对接时穿过通过深入机翼110内部。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接板143设置在机翼110的内部且部分伸出于机翼110,卡接板143邻设在通孔142的内侧且开设有与通孔142对应的卡接孔。其中,卡接孔具有相连的第一孔部1431和第二孔部1432,第一孔部1431的孔径等于第一部1411的外径,第二孔部1432的孔径等于第二部1412的外径。另外,卡接板143在外形上大致呈“凸”字型或灯泡型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选择其他形状或结构,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接头141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圆形,或第一部1411和第二部1412的任一的截面形状不限于圆形,亦可为矩形、多边形等结构。相应地,卡接孔的第一孔部1431和第二孔部1432的任一的孔型不限于圆形或近似圆形,亦可为矩形、多边形等形状。因此,上述的“外径”和“内径”均不限于直径的含义,亦可理解为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优选为弹簧,其弹性连接在卡接板143与机翼110内壁之间。当弹簧处于原始状态(即未被拉伸或压缩)时,卡接板143上开设的第一孔部1431与通孔142对齐,当弹簧被下压(或拉伸)时,卡接板143相对通孔142下降而使其上开设的第二孔部1432与通孔142对齐。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需要对接机翼110与翼台120时,操作者下压(或拉伸)卡接板143,弹簧积聚弹性势能,卡接头141的第二部1412和第一部1411通过通孔142和第二孔部1432而插入机翼110的第一连接端111之内。之后,操作者释放卡接板143,弹簧释放弹性势能而转化为动能(即弹性恢复力),从而将卡接板143顶起(或拉回)至原始位置。此时,卡接头141的第一部1411卡入卡接板143开设的第一孔部1431,而使卡接头141的第二部1412被卡接板143卡固而无法拔出,从而实现了对机翼110与翼台120在插接方向上的卡固定位,避免窜动。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结合附图以卡接头141设置在翼台120,且以通孔142和卡接板143设置在机翼110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者的位置亦可互换,即卡接头141设置在翼台120和机翼110的其中之一,通孔142和卡接板143设置在翼台120和机翼110的其中另一。再者,亦可采用其他能够实现类似定位功能的定位组件设计替代上述结构,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还可包括定位销管151。该定位销管151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21的其中之一。以定位销管151设置在机翼110的第一连接端111为例,翼台120的第二连接端121上(即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21的其中另一)开设有定位销连接口152,定位销连接口152对应于定位销管151,以供定位销管151穿设于定位销连接口152。更进一步地,上述定位销管151与定位销连接口152的配合结构,亦可采用类似于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梁与连接孔的设计。即,可在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21上分别开设销孔,且可在销孔内套设提供导向功能的套管,对接时,可将销管预先插设在第一连接端111的销孔中,将销管露出于该销孔的部分再随第一连接端111一起插入第二连接端121的销孔中。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翼110的翼尖设有空速管,第一连接端111设有空速管接头161,空速管接头161连接于空速管,第二连接端121设有空速管接口,空速管接口连接于机身100内的空速计算仪器,空速管接口对应于空速管接头161,以供空速管接头161插入空速管接口。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翼装置还包括大电流连接器,大电流连接器的公头171和母头172分别相对地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21。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111上设置的公头171或母头172的位置可优选地与机翼110中设置的翼肋的位置相对应。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亦可包括其他连接器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空速管、空速管接头161与大电流连接器。进一步地,各连接器件亦可集成在一起,便于整体插接。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机翼装置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发明原理的许多种机翼装置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机翼装置的任何细节或机翼装置的任何部件。

飞行器实施方式

参阅图6,图6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飞行器是以无人机为例,进一步地,是以垂直起降的无人机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无人机或飞行器,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飞行器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垂直起降无人机,可以包括机身100、机翼装置和尾翼装置180。机翼装置即为本实施方式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详述的机翼装置,且机翼装置的翼台120设置在机身100上。尾翼装置180设置在机身100的尾部。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飞行器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发明原理的许多种飞行器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飞行器的任何细节或飞行器的任何部件。

举例而言,本实施方式中是以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主翼采用上述机翼装置的设计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将上述机翼装置的设计应用在飞行器的其他相似位置,例如副翼、尾翼、鸭翼等等,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通过连接梁分别穿设于翼台和机翼的设计,能够使机翼与翼台的安装更加稳固、便捷,且保证安装方向的准确性。同时,该机翼装置通过卡接组件可调节地卡接于翼台与机翼之间的设计,能够避免机翼与翼台连接后产生横向窜动,且实现了机翼与翼台的拆装,便于机翼维修更换时与翼台分离。再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由于采用可拆装的结构设计,便于维修、更换、运输、储存,且属于快拆形式,单个操作者可在2分钟内完成安装,操作便捷、高效,模块化的设计更加简单,使用维护成本较低。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及具有该机翼装置的飞行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翼装置及具有该机翼装置的飞行器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