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601发布日期:2019-03-22 19:4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无人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直升机凭借其机动灵活、低空飞行、原地起降等优点,在军事、地质、电力和消防等众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度,近年来无人技术深入应用于直升机领域,无人直升机不但巩固了直升机的应用领域,而且在边境巡查、森林防火、电磁干扰等领域的应用有了新的突破。

无人直升机依然需要面对传统直升机的技术难点,尤其是直升机振动问题,一方面会影响整机飞行品质,影响机上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如直升机振动问题会影响机上球头的使用与成像效果,另一方面还会加速机上零部件的损坏,不但降低了整机的使用寿命,还会大大增加无人直升机的维护成本。作为一个空中飞行个体单元,无人直升机在运行过程中有旋翼和传动结构等动部件的振动源存在,且振动无法向整机以外传递,只能在内部体系传递;同时为了追求直升机的低振动水平和飞行稳定性,又要求通过隔震技术阻止动部件的振动向整机传递,特别是对于直升机低频振动的隔离,是当前直升机振动控制的一大难点。

具有一定重量(≥100kg)的无人直升机,一般采用齿轮传动形式,输入端为发动机,输出端为旋翼结构,所以传动结构的振动频率不但包含各齿轮之间的转动和啮合频率,还包含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频率,以及旋翼结构的转动频率,频域范围宽、振动能量大,所以做好直升机传动结构的减震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该减震布局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减震器以及减震器安装支架,多个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以及第三减震器,减震器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以及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以及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采用前三点式布局方式,前三点布局方式为在无人直升机齿轮箱纵向轴线的前端布置一个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在齿轮箱后端沿纵向对称放置有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以及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以及第三减震器均相对应的水平安装于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以及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中;直升机机身上安装有减震器连接架,减震器连接架通过螺栓以及螺母与减震器相连接,减震器连接架为三个端面为U形的转接件,U形转接件的底端与机身相连接,U形转接件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减震器内衬套孔相一致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以及第三减震器均为由金属外衬套、金属内衬套以及橡胶胶结而成的减震器。

前述的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与齿轮箱一体成型,三个减震器安装支架的底端均设有能够水平轴向安装减震器的通孔,通孔的内径与减震器的外径一致。

前述的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齿轮箱后端沿纵向对称放置的第二减震器以及第三减震器的纵向距离为240-260mm,纵向对称放置的第二减震器以及第三减震器的横向距离为150-170mm。

前述的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减震器均为轴向水平安装于水平面内,其中前端安装点的第一减震器轴向与横向平行,后端的第二减震器以及第三减震器的轴向与纵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由金属和橡胶胶结而成的减震器在传动结构中的合理布局以及减震器与机身的连接布局,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小因旋翼和传动结构旋转产生的低频振动向机身传递,降低整机振动量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整机飞行的稳定性,如通过该减震布局可以实现球头画面的稳定;同时,通过提高整机抗疲劳特性,能够减少维修成本,提高使用经济性,本实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简单有效、容易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减震器,2-第二减震器,3-第三减震器,4-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5-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6-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7-齿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直升机传动结构用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减震器以及减震器安装支架,多个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1、第二减震器2以及第三减震器3,减震器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4、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5以及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6,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4、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5以及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6采用前三点式布局方式,前三点布局方式为在无人直升机齿轮箱7纵向轴线的前端布置一个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4,在齿轮箱7后端沿纵向对称放置有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5以及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6,第一减震器1、第二减震器2以及第三减震器3均相对应的水平安装于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4、第二减震器安装支架5以及第三减震器安装支架6中;直升机机身上安装有减震器连接架,减震器连接架通过螺栓以及螺母与减震器相连接,减震器连接架为三个端面为U形的转接件, U形转接件的底端与机身相连接,U形转接件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减震器内衬套孔相一致的通孔;第一减震器1、第二减震器2以及第三减震器3均为由金属外衬套、金属内衬套以及橡胶胶结而成的减震器;第一减震器安装支架4与齿轮箱7一体成型,三个减震器安装支架的底端均设有能够水平轴向安装减震器的通孔,通孔的内径与减震器的外径一致;齿轮箱7后端沿纵向对称放置的第二减震器2以及第三减震器3的纵向距离为240mm,纵向对称放置的第二减震器2以及第三减震器3的横向距离为150mm;减震器均为轴向水平安装于水平面内,其中前端安装点的第一减震器1轴向与横向平行,后端的第二减震器2以及第三减震器3的轴向与纵向平行。

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由金属和橡胶胶结而成的减震器在传动结构中的合理布局以及减震器与机身的连接布局,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小因旋翼和传动结构旋转产生的低频振动向机身传递,降低整机振动量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整机飞行的稳定性,如通过该减震布局可以实现球头画面的稳定;同时,通过提高整机抗疲劳特性,能够减少维修成本,提高使用经济性,本实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简单有效、容易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